分享

108.古诗词意象解读之杜鹃

 初高中古诗文 2021-03-09

108.古诗词意象解读之杜鹃

图片来自网络

1.古诗中的杜鹃

      子规是在古诗词中作为一个特别的意象,出现的频率很高。

初中学过的: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北宋·苏轼《浣溪沙》)

高中学过的:

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唐·李白《蜀道难》)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唐·白居易《琵琶行》)

比较知名的:

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2.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北宋·王令《送春》)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南宋·翁卷《乡村四月》)

2.杜鹃意象的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子规,又叫杜鹃,也就是我们说的布谷鸟。它常在春末夏初的夜晚不停鸣叫。有的说他的叫声是“布谷”“布谷”是催促人们播种之意。有人认为它的叫声是“不如归去”。

杜鹃在古诗词常用来抒发四种感情。一是伤春惜春之情。二是思乡怀国之情。三是悲苦哀怨之情。四是表达亡国之痛。这里面有个凄惨的传说。

原来蜀帝本命杜宇,又称望帝。他本擅长农耕,把国家治理的很好,但后来出现了难以对付的洪水。恰好出现了一个叫鳖灵的人,他非常善于治理洪水,于是就作了国相。后来,鳖灵就夺了杜宇的地位,杜宇逃进深山,忧郁而死。也有一种说法,说杜宇和鳖灵的妻子好上了,自己无颜再见鳖灵,自己主动躲进深山。还有说是把帝位禅让给鳖灵的。总之,王位是丢了,他自己不甘心,死后就魂化杜鹃,不停鸣叫,以致吐出血来。

    于是在这个凄美故事的渲染下,加上历代文人的引用创作,杜鹃的意象逐渐就与凄凉、愁苦、幽怨、悲凉的感情或氛围联系在一起了。

3.生物学上的杜鹃

       其实,生物学上的杜鹃和诗词中的杜鹃有很大区别。杜鹃啼血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杜鹃是嘴里皮肤、舌头发红,并非是血。另外,杜鹃鸟自己不孵卵,把蛋产在别的鸟窝里,借别的母鸟喂食,慢慢的杜鹃长大后,借自己体型庞大,就把别的鸟挤出巢外,典型的鸠占鹊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