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肚菌产业——生于清醒死于糊涂(谈人篇)

 lyan63 2021-03-09

有关于羊肚菌的人,也是很有糊涂概念的一个事实。

比如说到最上面,目前中国羊肚菌产业的始作俑者,是谭方河先生这样的探索者。

探索者当然不止一个谭方河,但我们知道,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都是尸横遍野的,其他的人未能达到某个阶段性高度,对他们个人固然是悲剧,但不能不说很多人还是做出了一些阶段性局部性成绩的。谭方河先生就非常谦虚的列举了几个例子,说明还有不少人的研究对他有启发。

当然这些人不包括我们最负盛名的培训者朱斗锡、也不包括谭方河的母校四川农大那位职业食用菌牛皮大咖田鸿田大叫兽,同样不包括在某视露脸的几位广告牌,更加不包括河北迁西的速成教练赵贱赵国强(今年被撸去官职后,直接疯狂号称一周让你成为高手)。

据可靠消息,我的《菌种篇》一出,那些卖种的里面就有好几个人在他们各自的群里义愤填膺的,田大叫兽借机推波助澜。为什么一篇文章就义愤填膺,因为真相影响生意。很好,他们不打算浑水摸鱼了,骂我的事情很小,暴露了自己的弱项事大啊,到底智商不高,一气之下露底了,以后行骗就难得多了。

人的糊涂,就是不能识别真假,很不好意思的说,我那《菌种篇》本来就不属于自我认识,而是谭方河先生和张亚先生给我的教诲,看来这些攻击我的人都觉得谭方河也不在话下了,张亚更加不算啥。

整个羊肚菌领域人才的名头,具有最典型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现象。

羊肚菌行业里,现用营养袋栽培技术发明人谭方河并不显山露水,一是因为这个人低调,二是因为另外一些人太高调。这样的反差,让真正的发明人几乎被雪藏,这不仅是行业的糊涂笑话,也是悲剧。

第二点关于人的糊涂事情,是很多人在勇猛进军羊肚菌产业的同时,忽视了配套的服务以及质量要求,把羊肚菌这种高端产品与平菇这样的大路货一样搞,结果,失败固然惨,成功的利益也很受影响。

今年一位网友给我报喜说丰收了,结果后来他一说产值,就不那么惊喜了,这是一个意外的糊涂,虽然他分析到某些原因,但对我提出的针对方法却不采纳(不是我水平高,而是食用菌培植手段有些东西是通用的),而这一次我和谭张相会,特意提到此事,谭方河先生认可这个对策。

另一个糊涂事儿是完全听信培训机构的广告词,这当然也是人的问题,对利益相关方的广告词缺乏免疫力,反而对利益无关者的意见不予理睬。

第三个糊涂事儿是对卖种者不加选择的问题,甚至有人明明比较过不同来源菌种的差异,却还拘泥脸面继续买不该信任的菌种,这就更加显得糊涂不可理喻了。

当然最大的糊涂的人的问题是外行进入。

食用菌行业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进出,但羊肚菌进出的人员构成,是很特别的。

一般菇种的栽培新进人员,多数是半从业者(菌业工人)和从业者的关系人,比如有亲近的人先期入行了。这种人员结构,一定具备前期发展的技术和信息、市场等的支持,因此发展会比较稳。

然而一看羊肚菌的新进人结构,就会发现,完全不懂得菌物栽培,没有菌物培植概念的人是真正的主流。不得不说张亚当初入行也是如此,但并不是每一个新进者都具备张亚的条件。

张亚的大学学历,是体育教育出身的,这个专业非常特别,它包括的学科非常特别,既有营养学也有生理学这样的专业学科,自然也会有生物学基础的生物基础和化学基础学科,同时还有一般人接触不到的心理学科(体育运动心里)和市场营销学科,所以,张亚这样的知识构成进入菌业,基础反而是相当雄厚的,比之多数农业学科的人知识要齐备得多,而且有经营事业的潜质知识。

某些读者背后把我对张亚的评价视为“吃了口软拿了手软”,这就太过搞笑了,鄢某人有那么容易被人俘获吗?以己度人也不量量自己的高度。

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谈到张亚的知识构成的时候,其实我和谭方河先生都挺羡慕,因为我们两个反而没有营销和心理学基础。一般来说,知识水平越低越容易自我膨胀,而我们这个层面,常常都是找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板来比较。

如果羊肚菌栽培大军是有其他食用菌成功培植基础的人构成,那么情况一定不至于如此惨烈,我说收集到的信息里,比较好一点的培植者,都是有其他菇种的培植经验的人居多。

我谈新进者构成的主要意思叫做“糊涂人是主流”,不能不承认很多搞羊肚菌失败的人可怜又可恨。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我一朋友的表弟在新加坡工作,不知道搭错哪根筋,去年回来老家要大种羊肚菌,当然培训者是大名鼎鼎的朱斗锡,菌种来自朱先生的固定搭档保兴公司。他到老家必然要找我朋友帮忙,我朋友一听他要搞这玩意,就建议他找我咨询一下。

我把他的师父和菌种供应商的情况跟他说了,也把目前的全行业状况和风险告诉他,之后,这位居然不是问技术上面能否支持他,而是问我:“有没有人成功”,我回答说赚大钱的都有,只是比例太低,你不要指望自己中大奖。但他根本听不进去,我朋友很生气,反复劝诫,最后妥协由计划搞50亩成为搞5亩。

按道理我是行业信息灵通人士,又是他表姐的朋友,立场一定是为他着想,即使不涉及技术本身,可信度也是很高的,但人家就是至死不渝要搞,结果当然是至死不悟,五亩亏了10万(因为从新加坡跑来跑去费用更大)。即使如此,他居然今年还要搞,认为有些问题是自己没做好,如果做好了就能丰收。他的总结是不是太快了?我朋友直接晕了,打电话给我,我也晕。

后来我那朋友釜底抽薪,拒绝给他任何支持,这位先生才迫不得已死了这条心。

很多进入羊肚菌产业的人都是类似的糊涂,那么这种糊涂人会糊涂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是某些坚定不移的从事培训的“忽悠者,而被忽悠的对象,当然主流只能是外行业的HTC(不是手机品牌,是拼音字头,避免伤害他们脆弱的心灵)。

用糊涂的知识水平和内容忽悠糊涂的人,羊肚菌行业不一塌糊涂才怪。

(待续)

预告下篇:羊肚菌产业——生于清醒死于糊涂(信息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