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慨之余(五)

 lyan63 2021-03-09

专业价值观这个东西,本来是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观念,但奇怪的是,很多看起来在做专业工作的人,不仅成绩能力无可称道,连专业价值观都没有。

中国菌业,究竟有多少人行为不符合上一节提的“不断学习新知,不做虚假陈述,不讲不懂东西,不跨行业揽事,不做感情用事,不受不当荣誉”六个准则?这没人统计过,也没人说得清。但是毫无疑问,在我们所有人的身边,恐怕都有这样的人存在。

可是,菌业内外,不称职的人是大有人在,这是“不当荣誉”,在非自己长项的方面发表言论并为产品站台,这是“跨行业揽事”,还有些“岗位专家”根本专业不符,那就两者兼备了。不排除有些人的不当言论和跨行业揽事是属于“感情用事”,但这么滥用感情,就是对这个行业的无情了。“感情用事”的另一个附加状况,就是“讲不懂的东西”,这种状况还相当有普遍性。

在中国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过程里,最恶劣的影响,莫过于专业价值观的错位。中国专业机构的普遍状况,叫外行领导内行,虽然这话严格说不太精确,因为领导完全不懂专业的情况也不是很多,但如果用比较水平来衡量,低水平领导高水平则就可能只有极个别的例外了。

前段时间西安某研究所“捉人回单位”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例证。

我们的“领导”不仅是一个名词,而且是一种权力表述,是一种“专业败类”通行证,是专业特权许可证,换言之就是很多具体的好处。

所以,这样的现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之路。

抗拒社会影响,对任何人都不是个容易事,专业技术人员也不例外。

所以当专业技术人员面临各种威逼利诱的时候,并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是圣人,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圣人。但不是圣人也不是堕落的理由,人类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交换关系,交换不可能绝对公平,但必须有最基本的底线。专业技术人员的底线,与上述成功要求比,实际上要求并不会更高,说得浅一些只有两条:不骗人、不害人!那么拿这个作为专业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应该也是不过分的。不骗人这一条,大体上包括了前面那六原则,而不害人一条,自然而然成为了专业价值观的核心。

不过当今语境下,这个问题是不能展开讨论的,否则封号和删帖都有极大可能的。

幸好,大范围的害人不适合讨论,小范围的害人还是可以谈,也就是菌业里不害人的问题可以谈。实际上基于农业和食品行业这个基本上可以谈,这和涉及华为的问题不同,华为问题不可谈。

食用菌行业有多少人都是打着帮人的旗号干着害人勾当的,恐怕很难统计。大体上给个类别,就有如下:

大的方面包括:直接从事制造有毒有害产品,污染环境,浪费公帑,为错误的官员决策寻找依据。在菌业里,鼓吹用药拌料,无底线使用药物生产,不反对燃烧塑料袋灭菌,扯淡的研究课题,支持所谓的食用菌扶贫产业政策都是害人,而且是无差别大范围的害人,甚至祸害整个产业。

从小处讲做老好人,任人唯亲,近亲繁殖,以招牌取人,不得罪行业骗子甚至沆瀣一气,也都是害人,只是这样的害人有些间接了。

这话肯定令我所熟悉的部分长者和我尊敬的人不舒服了,但是,非常抱歉,因为在这之前,你们的行为也已经很久就令我不舒服了,而且不是我一个人不舒服,只是你们可能听不见人家说什么。所有在这些行为里受到压抑打击的人都很不舒服,它是相当不利于各个层面的健康发展和进步的,所以,我还是不得不说这话,请你们务必原谅并反思。

当你们以德高望重的姿态做着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的时候,回头会否有一丝的歉疚吗?估计之前很少有人想这样的问题,那么以后能不能想一想?

看起来的小事,做起来的常事,实质上是恶事,改起来是难事,认识了是丑事,这不应该成为科技工作者的价值观里应该有的东西。

所以不具备正确的专业价值观的专业人士,有可能祸及子孙!其努力和所谓成就,是短命的,也许随着话语权的逐步丧失,也就很快一钱不值了。

悲乎?

因为李晓的感慨,我触动了这么多感慨,算不算无事生非?

以此与业内所有先贤后进共勉,戒之哉,给自己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就是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更好的句号。

(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