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金山”观千年古灯 | 作者:沈学印

 大河文学 2021-03-09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在上海金山博物馆,一场由该馆主办的“流光溢影——古代灯具展”,让人明晓了“钻木取火,以火为光源”的道理,由此推出的“中国古代灯具起源”“明清灯具”“近现代灯具”等6个展区, 以140余件从汉代至民国近2000年的千古灯具,展示了古代灯具的雏形及历史变迁。
灯的鼻祖是“豆”。“豆”非食用豆,是远古时期的一种食器。一灯如豆,即可释然。《尔雅·释器》载:“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说文解字》也有载:“燈者瓦豆也”。“登”“镫”“燈”的演变,可觅灯与豆的关系。
那么,“豆”啥样子?据文字记载:“'豆’像一种高脚盘,古人拿它盛放食物,中央有一小小突起,便是灯芯的由来。”知晓“豆”的演变,就该清晰演变成灯的原理。灯的制作保留“豆”的原型,有高脚立足,圆盘盛以燃料,扩大光源。战国时期出土的“豆形灯”是我国最早的定型灯具。
从馆藏展品来看,较早的战国灯具主要分豆形灯、簋形灯、人形灯、多枝灯等,尽管数量少却见证了中国灯具发展的历史源头。如最具代表性的“勾连纹青玉豆形灯”,灯体由底座、柄、盘三部分组成,灯盘圆形,盘心凸起,灯台呈五瓣花形,以三玉分雕合成。到了汉代灯具则在品种、数量、质量和使用上远超战国,是古代灯具的繁荣时期,材质也由陶制转向青铜或铁、陶、瓷、玉、石等,造型多以器皿、动物、人物、连枝等为主。如著名的“西汉长信宫灯”,全身鎏金,宫女跽坐,一手恬静执灯,一手以袖挡风,神态优雅,不失千年飘逸之感。造型奇特的船形古灯很受观众青睐,它圆肚高挺,内盛燃料,一手臂将圆盘举过头顶,下有两根长脚。据传它是汉代出土最早的船形铜灯,属2000余年古灯。自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宋元时,灯具则以实用为主,在百姓中盛行。宋代是陶瓷灯具发展的繁荣时期,数量猛增,“省油灯”便是其例。明清时灯具丰富多彩,各种观赏宫灯应运而生,如陶瓷灯、金属灯、玻璃灯、木制烛台等,造型优美,装饰富丽,是中国古代灯具史上的高峰时期。同时玻璃也走进灯具家族,成为灯具制作必备的原材料之一,随后又有了军用灯、防风灯、信号灯等,能提能吊,经久适用,传承至今。
在展厅我看到,最早的灯具当属晋代的“双管陶烛台”,随后是南北朝的“双元宝陶灯”和汉代的“人形铜灯”及清代的“粉彩瓷烛灯”“青花釉里红瓷灯”和“铜制三叶反光灯”,还有民国的“双狮陶烛灯”“彩绘纸制铁灯笼”等。
可以说,一部中国灯具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人类创造了灯具,灯具照亮了前程。虽然眼前的古代灯具已衍化为陈列及观赏之物,但依然能从它的鎏金岁月中,真切触摸到每个时期灯具所焕发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气息。

作者简介:沈学印,黑龙江人。迄今已有4000余篇(首)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百余家报纸杂志等发表、出版文学著作30余部、编辑文集10余部;荣获各类国家和省级文学奖项30余次。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生态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多家民刊名誉顾问、主編等。曾创办主编《江海文艺·东北版》《岷州文学·绿色风》《雅海文学·综合版》等10余年,出版民刊60余期。现为《乌苏里江·绿色风》杂志社总编辑、《知青文学专号》编辑部主编。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手机:13849531938;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