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练习)解析版

 风吟楼 2021-03-10

【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其他)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了很高的气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暖空气低气压控制,冷而重的空气就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一样,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这种风被称为布拉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结合上图信息推测,在亚得里亚海海域中最有可能出现布拉风的地区是
A.西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东南部
2.一天中,布拉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时刻可能是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夜间
【答案】1.B   2.D
【解析】
1.根据材料形成布拉风需要冷空气遇到山脉阻挡,之后沿山坡向海洋一侧急剧下沉,读图,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以及分布可知,亚得里亚海东北部为山地,因此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是该海域的东北部地区,故选B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发生布拉风需要海洋相对为低压,而陆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为高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夜间,陆地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因此布拉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段应是夜间,D正确。正午,在近地面,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不易形成布拉风,排除B;上午,陆地逐渐升温,傍晚,陆地逐渐降温,与海洋的气温相差不大,布拉风发生频率较低,排除AC。故选D

(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42′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3.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A.夏季白天       B.夏季晚上       C.冬季白天       D.冬季晚上
4.该时刻甲地吹(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3.D   4.A
【解析】
3.洱海所处纬度相对较低,而图中该时刻洱海上空等温面温度数值较低,应表示冬季而非夏季,排除AB;读图可知,该时刻洱海上空气温高于同海拔两侧气温,表明为冬季的晚上(夜晚湖泊降温速度相对较慢,气温较两侧同海拔地区高),C错,D正确,故选D
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时刻表示冬季夜晚,由于湖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为气温相对较低为高压,湖泊为低压,空气由陆地吹向湖泊,同时向右发生偏转,甲地吹西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6.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C.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7.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图片
A.A       B.B       C.C       D.D
【答案】6.C   7.B
【解析】
6.本题主要考查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而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出不去,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水蒸气遇到塑料大棚不能通过,大量水蒸气凝结形成液态水再回到地面,故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叙述正确,B不符合题意。光照强度和太阳辐射的强度有关,大棚无法提高光照强度,叙述错误,C符合题意。大棚阻挡了大气及水汽与外界的交换,故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叙述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由于大棚内温度高,故气流上升,高处形成高压;而门外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故上部大气由大棚内流向门外,下部气体由门外流向大棚内,符合此特征的为B图,B正确。故选B
(2020·陕西省高三三模)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湖口水文站位居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地(如图甲示意鄱阳湖水系分布),图乙为某日湖口水文站南北方向风速与该月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的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图丙为湖口水文站多年平均月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读图,完成回答下面小题。
图片
8.该日图示时段,湖口水文站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5:00~6:00       B.湖风转陆风8:00~9:00
C.陆风转湖风8:00~9:00       D.湖风转陆风14:00~15:00
9.与冬至日相比,夏至日(均为晴天)湖口水文站的(  
A.陆风转湖风提前       B.湖陆风转变均提前
C.湖风转陆风提前       D.湖陆风转变均推迟
【答案】8.C  9.A
【解析】
8.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和热力环流的掌握。受湖陆热力差异的影响,鄱阳湖与周围陆地之间形成呈现日变化的湖陆热力环流。白天鄱阳湖区气温低、气压高,周围的陆地区气温高、气压低,因此湖口水文站白天吹湖风。夜晚反之,吹陆风。因此,湖口站03:0~8:00(白天)风速为负距平的风为陆风(北风),8:00~15:00(白天)风速为正距平的风为湖风(南风)。由此可见,08:00左右由陆风向湖风转换。因此答案选C。
9.与冬至日相比,夏季陆地升温快,陆风转湖风提前,夜间降温慢,湖风转陆风时间推迟,A正确,BCD错误。因此答案选A。

景观图中这条道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 是日本著名的“雪墙公路”。从1971年开始,这里就成了观雪圣地。很多人还专门前往附近主峰饱览雪景,每年吸引近百万游人前来观光。结合日本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图片
10.图示“雪墙公路”景观位于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1.厚厚的雪墙离不开大量的水汽,大量的水汽来源于
A.甲海域寒流       B.甲海域暖流       C.乙海域暖流       D.乙海域寒流
12.下列时间段中,“雪墙公路”景观最吸引游客的是
A.11月-12月       B.3月-4月       C.7月-8月       D.10月- 11月
【答案】10.B   11.B   12.B
【解析】该题组考查日本北海道岛冬季的降雪。
10.图示雪墙公路景观应分布在降雪多的区域,日本冬季降雪多的区域位于西部沿海,山地迎风坡,可能位于图左图的②地,B对。①地位于背风坡,降雪较少,A错。③地、④地位于岛屿东侧,是冬季风的背风坡,降雪少,C、D错。故选B。
11.厚厚的雪墙离不开大量的水汽,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过甲海域到达日本,水汽来自甲海域,C、D错。甲海域有流向较高纬度的暖流,大量的水汽来源于甲海域暖流,A对,B错。
12.雪墙来自于冬季降雪的积累,3-4月,气温回升,积雪还未大面积消融,因此吸引大量游客,B正确;到7月份积雪几乎全部消融,为了游客安全,当地一般11分开始封山,排除A、C、D,故选B。
考艾岛(位于太平洋中)上的怀厄莱阿莱山海拔1548米,山上某地年平均降水量11430 mm。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13.甲乙丙丁四个方向,降水最多的是
A.       B.
C.       D.
14.年降水最多的地方,其带来降水的盛行风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答案】13.D   14.D
【解析】
13.结合图示纬度,向北增大,位于东北信风带,甲乙丙丁四个方向,丁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最多的是丁,D对。甲、乙、丙降水较少,A、B、C错。
14.该地位于东北信风带,年降水最多的地方,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其带来降水的盛行风风向为东北风,D对。A、B、C错。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5.A、B两地的气压性质是(  )
A.A是高压,B是低压   B.A是低压,B是高压
C.A、B都是高压        D.A、B都是低压
16.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答案】15.A    16.B
【解析】本题考查海陆热力性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5.1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欧大陆由于低温形成高压,海洋由于高温形成低压。故选A。
16.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欧大陆为高压,太平洋为低压,亚洲东部形成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风,亚洲东部C点位于高压的东侧,所以形成西北风,故选B。

【能力提升】
(2020·日照青山学校高三月考)读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时、16时气温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7.有关25℃等温线分布的时刻及主要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a等温线表示10时,西坡是阴坡
B.a等温线表示16时,东坡是阳坡
C.b等温线表示10时,西坡是阴坡
D.b等温线表示16时,东坡是阳坡
18.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上午,甲地谷风比乙地弱       B.甲、乙两地最高温时刻相同
C.下午,乙地谷风比甲地弱       D.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
【答案】17.B   18.D
【解析】
17.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10点,太阳位于东部天空,山谷的西坡被阳光照射,气温高;16点太阳位于西方天空,山谷的东坡被阳光照射,气温高;因而,a等温线表示16点,b表示10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由于坡向不同,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温应不相同,A错误;
上午,甲地的谷风比乙强,B错误;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弱,C错误;甲地的最高气温应较低,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D正确。
故选D。

(2020·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二模)舍尔金井位于俄罗斯雅库茨克市(62°N,130°E),水井的挖掘前后历时10年,总深度达116.5 m。由于舍尔金井在科学方面的意义,之后一直有专人保持长期的温度监测,并将井深延伸到了140 m,然而舍尔金井作为水井却始终未能取到饮用水。如图示意近150多年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
图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井中温度和地面气温的差异会影响井中新鲜空气的置换,由此推断舍尔金井适宜挖掘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舍尔金井未能取到井水主要因为该地    (    )
A.冻土深厚       B.气候干旱       C.无地下水       D.技术落后
21.运用近150多年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资料,可研究该区域    (    )
①土地荒漠化问题    ②多年冻土退化问题    ③水资源缺乏问题    ④气候变化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19.D   20.A   21.C
【解析】
19.据题干可知:井中温度和地面气温的差异会影响井中新鲜空气的置换,冬季井外地面温度低,工人在井底呼出的空气(含C02)相比而言温度高,对流上升后排到井外。夏季,周围气温高,井内C02无法通过对流排出,工人在井底呼吸困难,所以冬季最适合在井底作业,故D正确。
20.据材料可知:舍尔金井位于俄罗斯雅库茨克市(62°N,130°E),纬度高气温低,井水是地下水渗进井壁积少成多形成的。雅库茨克气候严寒多冻土,这是难以获得井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故A正确。
21.根据近150多年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可知气温有明显的增高的趋势,可研究多年冻土退化和气候变暖问题,故C正确。

(2020·日照青山学校高三月考)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片
22.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A.西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北部
23.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 )
①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
②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
③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④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为( 
A.盛行西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北信风
【答案】22.C   23.C   24.A
【解析】
22.读图.西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7月1日左右.退却时间在9月1日到9月15日之间;西南部夏季风到 达时间为6月1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之间;东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东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5月2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比较可得受 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为东南部。故选C。
23.3月到5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白昼变长,太阳高度角变大,吸收热量增多.气温较高,① 正确;3~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达(西南季风影响南亚的时间为69月).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晴天多.降水较 少,②错、③对;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北部南下的冷气团,气温高,④对。故选C。
24.读下图,斯利那加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东北风的背风坡,B、D错误;夏季风到达的时间为7月份前后,3 月份夏季风尚未到达.C错误;该地海拔较高,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正确。故选A。


二、综合题
25.下左图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下右图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
图片
(1)读图,比较①、②、③、④气压数值大小,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序为    
(2)比较①、②的昼夜温差哪个大并分析原因。
(3)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答案】(1)②>①>③>④。
(2)①<②;①地为阴雨天,②地多晴天,①地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白天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偏高,所以①地昼夜温差小。< span=''>
(3)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解析】试题考查热力环流
【详解】
(1)同一高度处,高压等压面向高空凸,可判断出②>①。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③>④,②>①>③>④。
(2)图中①处等压面向低处凹,为低压,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昼夜温差小。②处等压面向高空凸,为高压,高压控制下多晴天,晴天昼夜温差大。阴雨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偏高,因此昼夜温差小。
(3)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近地面形成低压。林地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增强了穿堂风。
26.(2020·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其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板块,原位于南半球,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时期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南亚地区由海洋转换为陆地,北部形成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南亚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等环境发生变化。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河流注入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坡河流汇入雅鲁藏布江,南北坡的地势、河流不对称。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山峰。攀登珠峰一般选择5月份,此时气象条件较适宜。世界上很多高山峡谷区存在山谷风、冰川风。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下图为喜马拉雅山局部图。
图片
(1)目前图示区域分水岭北移,据材料判断图中分水岭北移的主要原因。
(2)早期在南亚地区由海洋转换为陆地形成过程中,当地夏季风变化明显,判断南亚夏季风势力强弱变化及其原因。
(3)攀登珠峰最佳月份是5月,从气象角度分析其有利条件。
(4)说明冰川风对珠穆朗玛峰北侧山谷风的影响。
【答案】(1)印度板块北移,山脉海拔抬升,图中山脉南侧河流多,落差大,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于北坡,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侧的河流溯源侵蚀使沟谷延长,不断向北侧移动。
(2)夏季风增强。该地由海洋抬升为陆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大,气压梯度增大,风力增强。
(3)5月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时间,风力小;5月进入暖季,降水少晴天多,此时气候条件相对适宜,白天气温和能见度较高,风速和降雪较缓和。6-9月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能见度低。
(4)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
【解析】
(1)图示区域分水岭北移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图示区域南坡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的径流量大,河流的侵蚀作用或山坡的剥蚀作用都强于北坡,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侧的河流通过溯源侵蚀或侧向侵蚀使沟谷延长,不断向北侧移动。
2)季风是季节不同,风向有明显改变的风。季风的形成原因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南亚地区由海洋转换为陆地形成过程中,陆地面积增大,夏季升温速度快,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差增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大,使得气压梯度增大,使得夏季风增强。
3)在8000米高空,季候风无遮无拦,非常强劲,一般不适合登山。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珠峰的雨季, 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 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C,平均气温在-40°C-50°C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 /秒。只有春秋两季在季候风转向时,高空才会短暂出现风力较小的几天,而这几天就是喜马拉雅山的登顶窗口;5月进入暖季,降水少晴天多,此时气候条件相对适宜,白天气温和能见度较高,风速和降雪较缓和。6-9月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能见度低。
4)由材料“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可知,冰川风风向与山风相同,所以冰川风会延长山风的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