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念桐花

 慢悠悠的虫子 2021-03-10

清明时节,一候桐花。

可是街道两旁,都是妖娆的西府海棠,美艳异常,是“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天与妖娆缀作花,更于枝上散余霞”的贵府妙人,公交车停下,司机,乘警,乘客,一同地探头窗外,“这西府海棠好美啊!”然后又开始预测,接下来,该谁斗芳华了。

想起了家乡的泡桐花,此刻,正是花开如云的时节,就突然特别的想念泡桐花,这素朴的乡下妞,所以人们总是说桐花落尽沟渠,确实是一种开在乡下的花。

西北的黄土地,终年是那种昏黄的颜色,与之相匹配的,便是那些枯败的枝桠,树也与人一样,木讷中多了些沧桑,可是桐花开的时候,就全然不同了,你就觉得那些沧桑露出喜悦的笑脸。

泡桐花那么美,每年的三四月,泡桐花在头顶悄悄绽放,美成一朵淡紫色的云。“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只有白与紫两种颜色,却将艳与素表达得淋漓尽致。


桐花缺牡丹的富贵,竹兰的气节,桃李地粉艳,但是她有自己的特色,有“素面凭添雅,轻芳未失真”的朴实无华,更有“心高不惹蝶蜂群,只把多情默默系凡尘”平淡真切。所以桐花是故乡里最亲切的花。

诗人并未因为桐花的乡土气嫌弃它,反而更多的怜爱。宋代诗人方回《伤春》诗认为春天是在桐花开放时最盛:“等闲春过三分二,凭仗桐花报与知。”林逢吉《新昌道中》认为桐花的飘落即优美也感伤:“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赵蕃《三月六日》:“桐花最晚开已落,春色全归草满园。”

桐花开时,麦子抽穗,菜花始黄。所以村里人不需要跑到田地里,只要看到路旁屋外的桐花开放,就知道,预示着收获的季节马上就要来到了,于是就开始紧张忙碌起来,为夏收做先期的准备。

总是在桐花开放的时节,奶奶会拄着拐杖,昂着头,看向那满树的挤挤挨挨的桐花,微笑着说,“你闻,你闻,这桐瓜瓜花香的!”其实哪里还要她说,那种清香根本就遮掩不住的,空气里的清香,散之不去。好像人随意行走,就走在花香里。

小孩子们比大人更兴奋,爬到树上,像是要将自己隐藏在花间,还要随手摘下一朵,嘬一下华尾部的蜜,只一口,便已醉。而今再回想起来,还是想不通那种兴奋的原因,只是当初那种看到桐花开时的兴奋的微笑,多年之后再回想起来,依旧真切。


农家人,没有什么品味,但是实实在在,讲求实用,所以老爹总是在看到屋外随意肆意长成的泡桐树时,对着它说,“这树不好,木材不瓷实!”当初也不懂《后汉书·蔡邕传》中的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不知道它可以制成焦尾琴,音色纯美,是比木材的瓷实更有雅用。但是却总是好奇他说这树不好不好的,怎么没见给它砍掉,反而总是惦记着给它浇水,也总是喜欢在桐花开的时节树下久久矗立。连落了的花,都舍不得乱倒,一定要将它埋在泡桐树下。“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不说,也没人问,只是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以自己的方式爱些这桐花。

桐花开时,紫霞云蒸,蜂虫环绕,最忙的大概要数忙着采蜜的蜂和树上寄生的虫子了,嗡嗡嘤嘤个不停。说“桐花万里路,连朝不语歇”,所以又把桐花叫做“不语歇”,可是桐花却是最安静的花,它只是安安静静地口朝下听着蜂虫的乱语,静静地看着它们乱舞。孩子们不淡定了,一会儿捡捡花,一会儿捅捅蜂,要是蜂追来蜇就吓得乱跑,蜂不追了就又回到桐花树下,仰望着朵朵桐花,感受暖阳和煦,春和景明。这个时候,妈妈会将做好的苜蓿锅盔送来,咬一口,甜到心里,当然还不忘分给小伙伴们,一个个都开心不已,又蹦又跳,“手之舞之”,只是现在就像桐花,落下四散了。想再见,就得仰望,还需等待与缘分了,不像花,年年开,人哪里能做到年年见?

桐花,是北方的花,是乡下的花,是素朴的花,但有事肆意的花,肆意地开,同时又肆意得落,“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落尽桐花春已休”桐花盛开在春盛而衰的时节,预示着夏天的到来,时节的更迭,不可阻挡。更何况是那些人事,也被一季季的花开与花落,催散了。唯有花开花落间不尽的想念与回望。

又到桐花开放的季节了,桐荫瑟瑟摇微风,桐花垂垂香满空。而我只能在远方,想念关中平原的黄土地上盛开的桐花,怀念伴随着桐花开放的那些盛时锦年,和那盛时锦年里的亲人们!

2019.4.3晚 郭江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