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宝斋写生

 慢悠悠的虫子 2021-03-10


“彩云易散琉璃逝”,最先知道琉璃二字,是在这一句诗里,而后知道了琉璃厂是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却总也未及触摸,不曾想,缘分就在不经意间。

想起孔乙己结巴着说,“窃书不能算偷”,觉得这酸腐与愚痴之间,又有几分因为了对书的痴迷而掩盖了穷困潦倒的可爱,如此想来,又觉得去蹭课,也多了几分小喜。

拐进琉璃厂西街,就觉得这里把城市的喧嚣全阻挡在外了,人一踏进这条街,首先觉得特别的安静,是一种沉寂了的安宁,粗略看看,就发现既有颜值还有内涵。

荣宝斋坐落在这条街上 ,是一座古色古香、 雕梁画栋的高大仿古建筑。郭沫若提词的黑色牌匾上赫然写着“荣宝斋”三个烫金大字,低调中的奢华与大气。荣宝斋“以文会友,荣名为宝”,提起这个名字,已经把深沉的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了。看到门两边石墩里种着的石榴,花开正好,“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鬓”,绿叶葱茏葳蕤,透着金光,觉得一树石榴,就把象征中国人希望的那种繁荣美好,红红火火,多子多福的生活完全体现出来了。


除此之外,墙边还有竹子,与北方的干涩不相适应的,在这个地方长得非常的好,竹叶茂盛,清风过去沙沙作响,“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文人墨客,怎么能少了竹子呢?这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节操与气节,含蓄地体现在这一方竹子上。

街道两边,有古籍书店,有装裱店,有拍卖行,还有卖画的,有文房四宝,不一而足,但无不是与文化相关联。文人雅士的清雅与文化的深沉底蕴,穿越几百年的历史,依旧清丽而来,抬头看,夕阳初升,金光闪闪,突然间觉得,只用眼睛看,就单薄了些,需要用心去感受。

走走停停,其实脚步是细碎的难以挪动的,因为每一处地方都让人流连忘返,一幅幅画,都是传世珍品,一本本书,穿越时光,还有那些文房四宝,带着历史的光芒,在这里,唯独是恨画笔不够精准,文采不能斐然,你不能完全地去表达。虽然自身的修养不够,但艺术是想通的,说不出来哪里好,可是凭借直觉,就能够感知,中国画,总是在淡然间有那么一种意境是所有中国人都能够领会的。

意犹未尽,又该写生了,看到这雕梁画栋的古建筑,那种穿越历史而来的厚重,还有这厚重滋养而出的文化,都让人无比折服,又岂是自己那拙劣的画笔能够描摹的?又岂是歪歪扭扭的几根线条能够表达的?良久不敢下笔,老师鼓励下才开始描线画形状,抬眼望去,所有的人都专注于自己的画,不禁在想到底是被这建筑以及这种属于中国人的内涵折服还是被艺术折服?就不得而知了,此时此刻,只有一颗谦卑之心。


街道静谧,游人二三,没有喧哗声也没有喧闹声,偶尔不协调的,是一个女人的声音,不太好听的,“老板,买画吗?”也就那一刻,是有一种什么东西跌落神坛的感觉,但是丝毫不影响那种神圣。就是觉得不搭调,更而况,艺术打动人心,就不是钱能衡量了,兜售的廉价,怎能与绝世珍品相提并论?

偶尔有路过的人,会跑过来看大家的写生作品,还不忘由衷赞叹,“画得真好”,每每此刻,就会心地笑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艺术如此,人间万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可是那样想来,就又恨艺法不够精湛,不能够精准地表达自己。

于荣宝斋,感受到的是一种随风潜入夜的滋养,于自己,在这样的地方,油然而生的就是谦卑之心,至于表达,文字还是画笔,倒在其次了。

夕阳西下,倦鸟归林,清风时起,而我依然,久久矗立,不愿离去,想把这一切,深深地,刻画在心里!

2019.5.18晚      郭江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