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忧郁

 木蘭猫不睡 2021-03-10

图片

2021023

另一种

1498 年,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因雕凿雕像《圣母怜子》名贯罗马,年纪稍长的卢卡斯·克拉纳赫( Lucas Cranach )却还只是一位无人听闻的画师。

这样的境遇又有什么奇怪。那个年代,阿尔卑斯山南侧的亚平宁半岛,星光熠熠,是被上帝眷顾的地方,若与之相比,只会愈发暗淡。

图片

圣母怜子 米开朗基罗 1498 年

或许,正是由于这座弧形山脉的阻隔,使得罗马的庄严未能及时抵达北海之滨,低地之国尼德兰竟悄悄绽放出了奇异光彩——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 )、博斯( Hieronymus Bosch )和老勃鲁盖尔( Bruegel Pieter )以北方谚语和细密画为底色,将想象与细腻带向了无人触及的奇诡天地。

再次回望文艺复兴,尼德兰足以比肩罗马。

相较之下,两地之间的德国,仍是不常被提及,但那里也曾隐藏着另一种独特的美,它们正被现代人频繁顾盼,其创作者便是丢勒( Albrecht Dürer )之后的克拉纳赫,那位年长米开朗基罗两岁的画师。

图片

克拉纳赫

他的肖像画作,极具现代性。

与尼德兰传统中的场景式荒诞不同,克拉纳赫绘制的肖像,本身已是弥漫着怪诞趣味,它们介于真实与不真实之间,变形稚拙,它们大多被安排在纯色的“幕布”前,充满戏剧感,令人玩味。

图片

男子肖像 克拉纳赫 1523 年

这大致是克拉纳赫最为独特的绘画方式。

他将人物外形略作夸张,同时又通过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对象身上特有的气质。就像《约翰和他的儿子约翰·弗雷德里克肖像》这件双联画,父亲显得老练沉稳,甚至透露出一丝狡猾,而一旁的小约翰,身着绿色丝质衣服,目光微散,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图片

约翰和他的儿子约翰·弗雷德里克肖像 克拉纳赫 1503 年

若将焦点落于小约翰身上,会发现克拉纳赫的捕捉并非偶然。因为这位年仅 6 岁的孩子,在 30 年后,仍被他定格了相近的气质——尽管头发少了,胡须多了,但那份与生俱来的目光微散的神情,似乎始终未变:

图片

约翰·弗雷德里克萨克森选侯的肖像 克拉纳赫 1533 年

改变的是,这一年的小约翰继承了父亲的权力,成为萨克森公爵,拥有了选举皇帝的权利,这项权利的拥有者,又被称作选侯,类似于中国商朝的诸侯。

只不过,德意志历史中的选侯,力量更大。七个固定选侯里,三位为公爵、一位国王,还有三位大主教。皇帝的最终确定,需由选侯选举产生。由此可知,起源于 13 世纪的此项制度,削弱了皇权,加固了宗教势力,最终又导致了教会的腐败。

欧洲宗教改革及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之所以出现在德国,这也便是原因之一。

图片

马丁·路德肖像 克拉纳赫 1533 年

有趣的是,不仅流传最广的马丁·路德肖像是由克拉纳赫绘制,甚至轰动欧洲的那场改革运动,也隐约看得到这位画家的影子。

除去画家身份,克拉纳赫做过市长,有地产和医药产业,更重要的是,他创建了自己的出版社。而马丁·路德抨击教会、发起宗教改革所使用的大量文本,多由克拉纳赫的出版社印制。为了便于阅读传播,他还为挚友特意制作了木刻版画配图,可谓用心良苦。

图片

热情的基督和反基督者 克拉纳赫

也正是因为对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想的拥护,克拉纳赫的后期作品,显著的多了几分对现实的隐喻。例如下面这幅《忧郁》,初看,会让人想起丢勒完成于 1514 年的著名铜版画《忧郁Ⅰ》。

图片

忧郁 克拉纳赫 1540 年代

在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 Erwin Panofsky )的解读中,丢勒的“忧郁”与古希腊的“四性论”相关。这一医学理论认为,人体中有四种不同的流动液体:血液、胆汁、粘液和黑胆汁。四种液体不平均地分布在每个人的体内,其分布多少,决定了人的四种不同性格——积极、易怒、安静和忧郁。

其中的忧郁,是因黑胆汁过多而导致,画中处于阴影中的“黑脸”女子,即是如此。但“忧郁”这个词,又与今天所说的低沉情绪不同,彼时的忧郁更像是某种贬义的病症,与生俱来。

图片

忧郁Ⅰ 丢勒 1514 年

至文艺复兴,从新柏拉图主义思想中吸取营养的人文主义者们,将“忧郁”做了更正向的引申:凡是勇于求实与探索人类奥秘的智者,都会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忧郁的孤独感,这当然也是丢勒内在自我的真实写照。

回到克拉纳赫的《忧郁》。

为数不多的对这幅画的解读,都将其视作丢勒理念的延续。在我看来,此种阐释应是忽略了一个时间节点:前辈完成《忧郁Ⅰ》 3 年后,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大幕,又过 20 多年,克拉纳赫画出了自己的《忧郁》。

通过读图,能够清晰看出,他至多只是借鉴了丢勒的图式,但却抛出了不同的内涵——

窗外的图景,是一种象征。已经巫化的神权,骑在野猪与公牛上,用木棍挑着骑士,意味着中世纪政教合一的宗教,对皇权的架空。

图片

图片

窗外图景

婴儿荡着从空中飞来的秋千,连结了室外与室内的场景。此时乌云里的虚幻图景,也就成为了室中女子的想象,她将树枝削尖,手持武器,准备投入战斗。

图片

女子

同一题材,克拉纳赫总是绘制多次,这符合他的另一个身份:画商。

图片

忧郁 克拉纳赫 1540 年代

不过,画中几乎所有的年轻女性,都保持着相似的妆容与神情,这是区别于罗马圣母式的另一种女性——

她们皮肤白皙,略施腮红,眼型相近;她们有时凝视画外,有时看向别处,魅惑又庄重。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真实的美。

图片

女子肖像 克拉纳赫 1540 年代

你还可以看还是要狠 | 遇到了杠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