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理】误诊案例分析(九)驱车500公里发现的误诊:不可小觑的中耳炎

 一掬飘雪 2021-03-10

驱车500公里发现的误诊

不可小觑的中耳炎

图片
案例主人:windy家的布偶猫
整理人:windy家的布偶猫
史迪仔家史博士
编辑校对:史迪仔家史博士
前言:

很多读者在点开【误诊系列】之前,一直以为这个系列是小猫咪得了传腹却没有查出来的系列,没想到其实根本是【猫传腹背锅侠历险记】。传腹症状复杂多并发症,本身就容易与很多疾病互相误诊;加上曾经因为超高致死率恶名远扬,常常被拿去背锅。本篇误诊故事则是因为当地的医疗硬件水平不完善,无法检查出病因的。
现在的宠物医疗水平还是不成熟,比如核磁共振之类等重要检查很多城市都不具备条件,即便有价格也非常昂贵,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经济能力让猫孩子无条件享受最好的医护治疗。
今天的主角小汤圆就是因为耳外未观察到明显异物,症状与【神经性传腹】相似,当地没有核磁共振设备未查出中耳炎,是汤圆妈妈开车7小时,跨越500公里,带着小汤圆去北京看病才确诊治疗的。敬佩汤圆妈妈!也感谢她提供给我们宝贵的诊断资料可以给其他的小猫咪有所借鉴。

情况介绍:

汤圆是一只娇生惯养的小布偶,猫龄2岁,性别为母,体重4.3kg。三餐都是生骨肉喂养,8月中旬妈妈喂了前两顿后发现猫咪并没有消化,在当地先以肠胃炎治疗,治疗期间无明显好转。后出现眼球震颤症状,疑似传腹、血栓或其他脑部疾病,于是开始了小汤圆历险记。
图片
图片

01

 第一次就诊



时间:8月中旬
主诉症状肠胃炎,呕吐,精神萎靡
治疗方案:生化正常,以肠胃炎治疗,赛瑞宁注射,回家吃肠胃炎口服药及益生菌
结果:回家吃药持续7-10天,汤圆精神依旧萎靡,23日出现眼球震颤,斜头向右症状,24日发现头颈部有震颤,于是汤圆妈妈立即带去医院二次检查。

02

 第二次就诊



时间:8月24日
症状:23日眼球震颤,24日晚上头颈部出现震颤,无呕吐有大小便,精神不振,高烧40°,注射退烧针后仍反复发烧。通过X光片发现汤圆胃部有大坨未消化食物,肠内有胀气
检查项目:生化十六项、猫血清淀粉样蛋白检测、血常规、X光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结论:此时已有大夫考虑中耳炎,但是通过汤圆外耳道肉眼检查无任何症状,耳道未发现脏东西,所以最终大夫认为汤圆是传腹或是血栓,或是其他脑部疾病,汤圆还需继续观察。
编者注:根据汤圆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其实并不符合传腹猫咪的指标,传腹病毒作为可以攻击到几乎全身的系统性病毒,传腹猫咪的肝、肾、胰脏等指标往往会有一个或多个异常。
【观察一】血栓:血栓病情的进程很快,往往在12小时之内,猫咪可能就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甚至死亡了,汤圆妈妈当晚留汤圆在医院观察一晚,第二天汤圆眼球震颤和摇头,包括脖子往右歪的情况更严重,但无其他明显症状,因此排除血栓,怀疑到传腹或其他脑部病变。
紧接着汤圆拍了脑部CT(当地医院没有核磁),未看到明显肿瘤,因此医生更加怀疑传腹。
【观察二】传腹:怀疑传腹后汤圆妈立即向本地猫友借了441开始逆推,逆推后依然没有任何好转,于是汤圆妈妈立刻带着孩子驱车500公里去北京治疗。

03

 第三次就诊



时间:8月27日

检查项目:核磁共振、脑部CT
结果:经过核磁结果确诊中耳炎,且引发脑膜炎。因为积液在鼓膜后面,所以从耳道无法观察而后情况。
治疗方案:大夫将耳后积液抽出冲洗干净后,配合医生继续用药。虽然积液的细菌培养结果都是阴性(听说这种情况是比较难查出来的),但是我们还是配合医生推测采用了抗生素,汤圆现在已经又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猫咪啦~

汤圆的核磁共振记录,医生的鼠标位置为积水处

图片

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但是在担心可能假阴性的情况下还是采用了几天抗生素
现在汤圆已经完全恢复健康1

04

 编者复盘总结



就如开头所说,猫传腹症状复杂多样,且与其他疾病症状有重复之处。碰见一些疑难杂症往往就会当做传腹处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仔细辨别了。
小汤圆的诊断案例总结之前,我们先看看【猫传腹入眼入神经】和【中耳炎及内耳炎】。

猫传腹入眼入神经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猫冠状病毒变异而来,病毒多数由猫的腹部器官开始繁殖,再侵入其他其他器官。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情况,病毒在猫咪肠道繁殖,再侵入肾脏、肝脏、肺部等器官。哺乳动物血液和眼部及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天然的屏障,一般情况下,血液里的病毒是无法突破这两个屏障的,但是有些情况下病毒是有可能通过这两个屏障的,引起眼部和神经症状。入眼入神经的意思就是病毒突破了眼屏障或者血脑屏障。
入眼的表现:瞳孔大小不一、出现浑浊(房闪)、前房出血、第三眼睑翻出
以上这些是典型的葡萄膜炎的特征,入眼后,往往是几种症状一起出现。
入神经的表现:步履不稳,肢体摇晃,走路突然摔倒,不能跳等共济失调症状以及眼球震颤、癫痫等症状。
中耳炎及内耳炎
【症状】
中耳炎典型症状包括:甩头、频繁“洗脸”或用后肢抓耳,少部分猫咪会出现偏头(头部倾斜)、食欲下降、嗜睡、易怒、耳道流脓等症状。
当中耳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到面神经,出现流涎(流口水)、耳麻痹、唇麻痹、眼睑反射异常、眼裂增宽等症状。
再严重一些会影响到猫咪的交感神经,出现霍纳氏综合征(上睑下垂、瞳孔缩小、顺膜吐出、眼球内陷)。
内耳炎的临床症状就较为简单直接,包括有斜头朝向病灶那一侧,如果两侧都有病灶则可能呈现头部大幅度左右摆动症状,会有非对称性的共济失调,患畜会呈现斜行、跌坐、倒向病灶那侧,也会呈现自发性水平眼球震颤,震颤的快速期方向则表示病灶在对侧,也可能会引发反胃及呕吐。
【家长注意事项】
1、我们在家需要观察猫咪目前表现的症状:是否有频繁甩头、头部倾斜、共济失调、面神经异常、耳部分泌物的症状,以及猫咪在家的食欲、精神、行动力表现情况。
2、思考从成为这只猫主人开始,猫咪是否有上呼吸感染及猫耳部螨虫的病史,如果有猫耳部皮肤病的病史也可以记录下来。思考这只猫咪的洗澡频率以及耳道清洁频率。思考是否定期驱虫和是否按时接种疫苗。
把观察到的信息和思考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提供给兽医,会让兽医的诊断轻松很多,有助于更快的进入治疗阶段,也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
小贴士:如果猫咪的症状通过文字描述比较复杂,别忘了手机拍照或照相机拍照功能,这也是记录猫咪症状的“神器”。
注意:还有一个小细节需要注意,如果猫咪耳道有分泌物,在诊断前不要擦拭猫咪耳道内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可能会成为诊断疾病的“有利线索”。
【预防和预后
1、如果发现猫咪有鼻腔分泌物、结膜炎、过度流泪等典型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症状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因猫咪长期上呼吸感染诱发中耳炎。
2、如果猫咪做出甩头、频繁“洗脸”或用后肢挠耳朵等症状,要及时诊断治疗,预防耳部疾病恶化成为中耳炎,甚至内耳炎。
3、不需要经常给猫咪洗澡,正常情况下,短毛猫可以考虑一年一次,长毛猫视情况而定。给猫咪洗澡的时候避免使猫耳朵进入大量水,也可以使用宠物耳塞或棉花一类物品塞进猫耳朵里,避免过度进水。
4、不需要给猫咪频繁清洁耳道,在猫咪没有耳部疾病的情况下,可考虑一月一次甚至更久一次。
5、家庭卫生处理好,可以降低因环境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类诱发中耳炎和内耳炎的风险。
6、家猫数量不要太多,猫只密度不要太大,毕竟像寄生虫类疾病、真菌类疾病、耳螨,都具有传染性,如果确定家中某一只猫咪患有耳螨,需要隔离及全家治疗。
7、如果要养新猫,记得回家第一件事是隔离,无论是捡到的流浪猫还是花高价买来的猫,这一步都不能少。可以直接降低家猫感染传染病的风险,真菌类疾病、寄生虫、耳螨、上呼吸道感染是非常常见的传染病。
8、如果条件允许,我个人建议可以选择纯室内养育方式,包括封窗/阳台,可以规避猫咪走失到野外的风险,进而规避猫咪在野外与其他猫争斗、高空坠落、车祸等意外创伤的风险,降低因创伤引起中、内耳炎的可能性,起到预防效果。
中耳炎的预后状况视潜在病因而定,当是感染病因时,如果能针对感染病因加以控制治疗则大多会有不错的预后,而炎症性息肉若是能进行鼓泡骨切开术来移除息肉及引流时,预后也是良好。但若是肿瘤或严重创伤时,则预后大多不良。
小汤圆的积液送检之后菌培结果为阴性,且在CT中未发现明显肿瘤,所以还不知道引起的原因是什么。但是庆幸的是小汤圆已经痊愈健康啦!
这里还是要再啰嗦一句:当猫出现甩头、斜头或面神经异常症状就必须怀疑中耳炎,一定要尽快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记得即使外耳道干净时也不能排除哦。我们在这里整理了一些【猫传腹和中耳炎对比】,仅供大家初步参考。
图片


图片
 END

当前环境宠物医疗环境确实有许多不足之处,或条件不达标或成本过于昂贵,希望我们宠物医疗行业更加规范,猫孩子的健康更有保障。
祝每只小猫咪都能碰见汤圆妈这样坚强果断的家长,也祝每位家长都不会有学习汤圆妈的机会。
图片

猫传腹小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