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医生没人当!陈静瑜建议免除儿科医学生学杂费

 医粒种子 2021-03-10

“我们的痛,儿科医生没人当”,《人间世2》第8集中的这句话,虽仅有11个字,却刺痛了全国儿科医生的心。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建议,加强儿科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免除儿科医学生学杂费,提高儿科医生待遇。

此外,陈静瑜还提交了其他若干提议:尘肺病诊断与职业病鉴定脱钩,尘肺病归到呼吸内科医生来诊断;坚持对涉医违法犯罪“零容忍”,司法不能降格处理;国内卷烟包装应采用图形警示;将体检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01
陈静瑜:建议免除儿科医学生学杂费 提高儿科医生待遇

陈静瑜指出,《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9名。但目前的儿科医生数量离这一要求仍有巨大的鸿沟,距发达国家的数量更是相去甚远。以无锡为例,目前无锡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0.5人,而发达国家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0.85~1.3人。

另外,据无锡市调研显示,儿科医生的平均工作量超出非儿科医生51%。

由此,陈静瑜建议:“儿科医学生的培养方式可以参照师范类学生模式,即免除大学期间的学杂费;儿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费也能全免。在综合公立医院儿科人才和儿童专科医院人才配比收入分配上,综合性医院要调节内部科室收入分配,不能让儿科医生收入太低。儿童专科医院建议国家财政增加补贴,提高儿科医生待遇。”

02
扎心!我们的痛 儿科医生没人当

近日热播的《人间世2》第8集,上海新华医院儿科女医生朱月钮的故事让不少母亲落泪。由于常年在医院加班、医治了无数别人家的孩子,却无暇照顾自己的女儿。

与此同时,“4年里5个儿科医生离职”也很夺人眼球。朱月钮的同事老张,医术好,工作勤恳认真,虽然工资一直不高,工作强度也大,但老张从不抱怨,工作很热情。让人很意外的是,老张马上要离职了,原因很无奈——新华医院是教学医院,对医生学历要求很高,老张是本科,没有经过硕士博士的训练,论文和课题方面少了一点,他觉得没有盼头,看不到未来职业发展的前景。

在送别老张的科室聚餐上,新华医院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朱晓东医生不断感叹:“我们科室,4年内辞职4个医生。我们的痛啊,儿科医生没人当,其他科室2个名额,有6个人报名,我们科室有8个名额,只有1个人来报名。”

离别前,朱月钮送了老张一支笔和一个钱包,“希望你书写更漂亮的人生,也把钱赚得多多的。”

03
当医生难 当儿科医生更难

“宁治十大人,不医一孩子”,是这行里的老话。儿童病情变化快,对医生诊断水平要求高,相应的儿科医生要承担的诊断风险也很高。此外,儿科常见病多、大检查少、用药少,儿科的收入也比别的科室少。压力最大的是儿科也是医患矛盾的重灾区,稍有不慎医护人员就有可能遭到家长的叱责甚至打骂。

05
儿科医生流失率持续走高

在这种情况下,儿科医生流失率持续走高。此前,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胡翊群称,为应对儿科医生短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6年前已率先恢复儿科专业方向招生,招了30名学生,都是五年制本科,但是去年这批学生毕业后,真正选择做儿科医生的甚至还不足三分之一。

此外,有数据显示,近3年,48.68%的医院有儿科医生流失现象。

04
破解儿科医生荒 给钱给肯定

近年来,儿科医生荒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和薪酬待遇与其职业特点不相符,儿科医务人员流失严重。如今二孩时代来临,儿科“医生荒”更是成为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

谈到人才流失的原因,有一种流传甚广的“马云说法”,即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伤心了。儿科医生荒,这两个原因都占了。给钱给肯定,则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本方法。

陈静瑜代表出的解决儿科医生荒的两个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吸引更多新生儿科力量,另一方面能更好的留住已有儿科医生,防止人才流失。期待陈静瑜代表提的建议能被早日采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