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美初次看医生

 微微波澜号 2021-03-10

在中国流传着一种说法:美国看病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不仅费用昂贵,而且比中国人去国内医院看病还要难。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在美国看病要预约,预约医生要等很久,等轮到自己了,人也病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来美国已经两年,但我很少与医院打交道,尽管这里的医院挺干净,也很安静。美国的医院一点也不拥挤,有花有草有喷泉,一切井然有序,一尘不染,但说真心话,医院仍然是我不喜欢的地方。我仅有的两次走进医院,都是去看望生病的朋友。而今,他们均已在另一个世界了。

日前,朋友小李来美国留学,学的是桥梁设计,因为常在外边跑,再加上身体本就虚弱,因此看医生就成了家常便饭。记得他刚到旧金山的第三天就生病了,于是向我咨询有关看医生的事宜。

“喂!老高,昨夜受凉,偶染小恙,去哪家医院好呢?”

“在这里看病,并非得去医院不可,除非你患的是重病,或者急诊。”

“什么?看病不去医院?那要去哪里呢?”

“在美国,人们生病了,不会直接上大医院排队、挂号、看病,而是在第一时间找自己的家庭医生。美国的家庭医生(family doctor),或者叫私人医生(primary-care physician PCP)是很棒的,所以,他们又被叫做全科医生。PCP有自己的诊所,他们包看百病。”我在电话里很认真地告诉他。

在美国,医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科医生(specialist),一类是私人医生(PCP)。专科医生可以是全职在医院工作的,也可以自己在外面开个私人专科诊所,例如妇产科、心脏科、皮肤科、诊断科等等,或者单独的耳鼻喉专科诊所。美国的医生是高级职业,也是精英们最向往从事的职业。要说美国医生收入高,也理所应当。其从医之路,艰辛漫长。不同于中国,美国的医生最少要经过10年奋斗,才能拿到从医资格。从学历来看,4年本科,算是第一个台阶,而后,才能再专门读医,其间的花费和付出的精力巨大,且淘汰率惊人。

据我了解,想要做一个家庭医生,必须取得医学博士学位,而能授予医学博士头衔的大学,每所皆是名校。读了博士还不算完,毕业后还要经过3年的家庭医学住院医师实习期(residency),然后通过多种严格的考试才能行医。从培训过程来看,美国不仅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而且还要经历7年一个周期的全部家庭医生不分年龄、不论背景,重新考试,合格者继续从业、不合格者吊销执业资格的“严酷”淘汰制度。从个人能力来看,家庭医生要求全面掌握临床各科常见病、易发病和预防保健知识,且经过社会学、心理学、运动学、营养学、康复训练学等全科知识的系统培训。

听了我的介绍,小李忙问:“在美国,是不是只有富人才请得起家庭医生?”

“其实这并非只是有钱人的消费项目,相反,大多数的低收入且有医疗保险的人群,人人都有一个私人医生,因为美国有着较为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两部分:社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享有社会医疗保险的人群,只需支付很少的月费、预付额等费用,其余的费用一律由政府买单。这类人群有病可以看私人医生,也可以直接看专科医生。私人医疗保险是由私人保险公司经营,适用于美国的较低收入人群,为管理式保险计划,其保险费相对便宜。根据美国保险政策的要求,购买该保险的病人必须由保险公司指定一名私人医生,私人医生的名字会印在病人的医疗保险卡上。

“那么,我该怎么联系一个私人医生呢?”

“这很简单。如果你生病了,像普通的发烧感冒等小病,就可以上网找一个常规的“Family Doctor”。网上会有你所在城市的所有家庭医生的信息,包括他们的学历学术,曾经救治过的病人及他们的留言,联系方式等等。你可以对比这些信息,找一个你认为最适合你的家庭医生,然后打电话去预约看病的时间。”

因为小李初来乍到,且是首次看医生,所以,预约了医生后,我就驱车赶到他的寓所拉上他,按照预约的时间,我们一起去一家私人诊所。

在车上,小李一边看着窗外的街景,一边问:“预约医生,会不会发生'轮到自己了,人也病死了’,这样极端的情况?”

“当然,在美国,要看自己的家庭医生是要预约的,要提前一两天打电话进行预约,除非发生意外情况叫了急救车。那么,会不会发生你所说的极端情况呢?首先,假如不是病得很严重,但是还必须当天看医生的话,的确有时候是约不到家庭医生的,特别是口碑好的家庭医生,每天日程都排得很满。赶上患者多的时候,预约到几周以后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过,如果患者特别着急,一旦他跟家庭医生说明情况之后,医生一般也会给患者加急。”

一位华裔患者回忆:“有次女儿小秧蛀牙,她说牙疼了,我就跟医生说我们比较急一点。医生一开始给我们约到5天后,但随即医生打来电话说,明天上午临时有空位,你们过来吧。”需要说明的是,几乎所有的家庭医生的诊所都有好几个医生驻诊,如果病情较急,特殊情况下可以让另外一位医生暂时先看,然后把治疗记录交给自己的家庭医生跟进。

“其次,假如是较为严重的病,就会由家庭医生推荐给专科医生。家庭医生是全科常规医生,他们能够应付常见病,比如可以给病人开药或者打针等;一旦遇到重病,比如肿瘤、心葬病等重大疾病时,家庭医生就会考虑将患者转给专科医生。此时,家庭医生需要向患者解释转诊原因,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填写转诊单。”

在美国,每一个行医的医生,无论受雇于大医院也好,自己开个小诊所也好,都隶属于一个医疗集团。每一个医疗集团通常拥有几家甚至几十家、几百家医院,因此不会出现大量急诊病人集中在急诊室的情形。如果一个人病得很严重,病情紧急,还可以立即到家庭医生所属医疗集团的医院看急诊。假如病人有疑难杂症,需要进行大手术之类,比如发生“半夜高烧、急腹痛、胳膊摔断、车祸外伤、心肌梗塞”等等,这些情况可以直接由亲友送医院急诊室,或者打911电话。所以,只要不是自己认定非自己的家庭医生不看,就不会出现“病死了都没医生看”的情形。

小李听了我的介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实际上,在美国,很多人从出生到离世,一辈子只找家庭医生。作为初级医疗服务承担者,美国家庭医生分流了大部分病人,其数量占医生总人数的80%以上。

说话间,一抬头,一家写着“Cleveland Clinic”的私人诊所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