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牢记两个禁忌,老传统别丢,日子越过越顺

 江山携手 2021-03-10

俗话:“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正月二十五大填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填仓呢?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引明朝陆启宏《北京岁华记》说:“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第二种说在这一天要籴米积薪,收贮煤炭,把这叫做“填仓”。正月二十五“填仓节”,牢记两个禁忌,老传统别丢,日子越过越顺!

填仓意思就是说,把粮食作物填满粮囤和库仓,这是人们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食大丰收的殷切希望。填仓节。名称比较多,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正月二十三是过小填仓日,但是到了正月二十五这天,是大填仓节。


传说,填仓节是仓神的生日。在过去,凡是与粮食有关的的粮商店铺们,还有油条铺、馒头铺、包子店等等店主们,到了填仓节都要燃放鞭炮,上香摆贡,叩拜祭祀,祈求仓神保佑粮食富足,生意兴隆,四季来财。有的地方,在填仓节这天,人们适当的往粮仓里填加一些粮食,表示粮食丰富,喜获丰收.


两个禁忌:1、填仓节讲究的是“只进不出”,因此这天东西是不外借的,如果往外借东西是有“破财”的寓意。因此这天懂事的人也不会去找人借钱或借东西,如果那样很有可能被讲究的人家用扫把扫的。2、究不借忌出。这一天,大家都知道不去别人家借东西。假如有人来借东西,也不能借出。


《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这两本书都说在填仓节这一天,城里人要好吃好喝一番,农民的生活不比城里人,特别是新年刚过,开销很大,再买大鱼大肉既无必要,一般人家也没那个经济条件,吃小米干饭、绿豆杂面汤,算是新年过后换换口味。对一般农户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顿“美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