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唐三彩,那你得点开看看

 博搜艺术 2021-03-10

  唐朝的陶瓷工匠们在制作唐三彩之前,都会对开采的矿土进行细细的挑选,然后对其淘洗使之沉淀,晾干后用提前制定好的模具将它做成胚胎小心的放入窑中对其进行烧制。

  唐三彩鉴定:1、唐三彩釉面色光,是宝光,看起来舒适温和,不刺眼,仿制品的釉光,光芒四射,刺眼,是贼光;2、唐三彩用放大镜细看,釉里有无色纹片,纹片极细,两边翘起,稍微与胎体分离。仿制品不可能有纹片。只要拿放大镜对照,即辨真假。3、唐三彩的上釉汁是独特的,上釉方法为刷、淋、点,不注重满釉,讲究釉汁自然流淌,有的部位有意露胎。4、唐三彩的人物俑的脸部不上釉,第 二次烧成釉色后,再用墨水、朱砂涂脸。经掉色后,现在看到一些人俑的脸部是素色的。

  2005年9月20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高58.3厘米的唐三彩仕女俑以595440元人民币成 交;2006年6月22日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一件高49厘米的唐三彩马以440000元人民币成 交;

  根据外国考古发掘资料,在不少国家的许多地方已发现了唐三彩的踪迹。如埃及开罗南郊的福斯特、伊拉克巴格达北面的萨马拉和伊朗的内沙布尔等。另外,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大量唐三彩陶器发现,尤其是日本奈良等地发现了唐三彩壶、瓶、罐、枕等不同造型的器物和陶片。一些国家在输入了唐三彩陶器后,还仿烧了类似风格的三彩陶器,如伊朗的“波斯三彩”、朝鲜的“新罗三彩”、日本的“奈良三彩”等。这些国家制作的三彩陶器,在风格上与唐三彩陶器各有不同,还是可以看到唐三彩的基本风格。

  “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某三种颜色。唐三彩烧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次烧成,多运用于结构复杂、器型较大的器物,即先在1050℃至1100℃的窑内素烧,上釉后,于800℃至900℃的炉中再烧;另一种是做好坯后直接上釉,在900℃左右的温度下烧成。后者器物的胎质不如前者坚固,用手指甲就可以划出痕迹。烧制唐三彩的窑口主要有河南巩县、洛阳和西安附近的黄堡窑等。唐三彩的诞生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釉色有蓝(最为名贵)、绿、黄、白、赭、褐、黑等多种,也有单彩的。

  唐三彩多发现在唐代贵 族权要的墓葬之中,数量之多,令人惊叹!伴随着唐三彩的出土,考古工作者也在积极探寻烧制这些三彩的窑址。上世纪50年代,河南巩县曾发现唐代专门烧制唐三彩的窑址。根据西安地区出土三彩陶器、陶塑数量比洛阳还多,特别是大量陶塑长途运输并非易事之情况,学术界推想西安附近也应有烧制唐三彩的窑场。1984年,考古工作者终于在铜川市黄堡镇发掘出唐三彩作坊和窑炉,至此,学术界的推想得到实物佐证。

  唐三彩命运多舛,在发现之初许多人不仅没有加以重视,相反还进行了破坏,因为这些花花绿绿的唐三彩几乎都是陪葬陶器,许多人认为是不吉利之器,所以大量的唐三彩在出土后被就地砸碎,以避邪气,以今人科学的眼光来看,简直是暴殄天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