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流动要解决好“下位”交流问题

 木香草堂 2021-03-11

程亚博

近日,上海市教委、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各区要采取绝对流动和相对稳定的举措,明确交流轮岗的对象和条件,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区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每位教师10年内须有规定的流动记录。交流轮岗可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村学校支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教师流动要解决好“下位”交流问题

众所周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源头活水。上海市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专任教师交流轮岗,有助于区域内师资力量的双向流动,有助于城乡、强弱校协同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发展。

但就现实来看,教师流动呈现出单向上位的趋势,即师资大多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由弱校到强校流动,优秀教师自发向更优秀的团队集聚。笔者认为,要实现教师流动制度的期许,关键要铲除“下”的障碍,建立“用”的保障,达到“教”的实效。

一是铲除“下得去”的障碍。优秀的教师团队代表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声誉,在教师交流轮岗的过程中,会出现“学校不让下、教师不愿下”的情况,进而出现“迫于压力下、应付制度下”的现象。妥善解决好“下得去”的障碍,一方面,学校、教师要提升站位、胸怀全局,切实认识办教育和教书育人的初衷;另一方面,政府要从培训进修、职称晋升、生活保障、工资待遇、人才回流等方面入手,为流动教师做好全方位服务,解决好优秀教师“下去”的后顾之忧。

二是建立“用得上”的机制。教师流动的初衷在于提升教学质量,城市向乡村、强校向弱校流动尤其如此。为此,教师交流轮岗,不能仅满足于让教师动起来,更不能止步于“只下不用”,而是要从完善监督、激励、考核机制等方面为流动教师搭台子、压担子、铺路子,发挥流动教师的知识优势、理念优势、教学优势、教研优势,让流动教师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建设和教研提升等方面有足够的空间。

三是实现“教得好”的目标。流动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经验能有效提升所带班级、学科的教学质量,要实现全校“教得好”的目标,还要发挥流动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管理方式在基层生根,进而推动基层师资力量的全面提升,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队伍双向常态化流动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下位”交流则是教师队伍健康流动的关键。实现“下得去”“用得上”“教得好”,既要有全面周到的制度保障,还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只有解决好“下”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交流的目标,进而推动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作者程亚博,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