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子艺术】得不偿失的100分

 tnj660630 2021-03-11

作者:王元华

常让有些家长们感到苦恼的是,他们的孩子小学时常考100分,但上了初中后,成绩就开始往下掉,初二时更是掉得厉害。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孩子,往往是从小听父母话、讨老师喜欢的乖乖女。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我说,问题就出在他们的孩子常考100分上,考100分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要解释清这个问题不太容易,我们不妨先打比方。假设我们带孩子到树林里做采蘑菇比赛的游戏:给每个孩子都划定一个圈子,每个圈子里都各有100个蘑菇,并规定只许在规定的区域里采,比谁采得多。一贯听话、循规蹈矩的小丽乖乖地在圈子里好不容易把100个蘑菇都采到了筐子。而比较调皮、有点我行我素的小明,在圈子里采到80个蘑菇后,觉得剩下的20个蘑菇太难找了,看圈子外有那么多白花花的蘑菇,不采太可惜了,就忍不住诱惑到圈子外采。最后小明采到了160个蘑菇,虽然比赛的结果输给了小丽,但你不能不承认,小明的收获远比小丽大得多。

这个采蘑菇的比方说明了一个教育学里学习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规定的学习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投入的时间越多,学习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事实上,假如老师规定学生要会写100个汉字,学生花两个小时能掌握60%,再花两个小时能掌握80%,接着又花两个小时能掌握90%,然后是93%、95%、96%……

如果我们只要求学生把规定的学习内容掌握80%就行了,然后就继续学习新的内容,显然学习的边际效率是最高的。但是,老师和家长却要求学生要考100分,那就意味着要求学生要把老师教学的内容100%掌握,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必要地花在收效甚微的反复背诵和记忆上,学习的边际效率是很低的,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还是以小丽和小明为例。小丽一贯认为只有考100分的小孩才是好小孩,学习非常用功刻苦,凡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都要一点不漏地完全掌握,全部都记住背熟,花在学习功课上的时间自然要数倍于其他同学的时间,功夫不费用功人,小丽也经常能考100分。得到老师表扬和家长夸奖后,更加重了她的100分情结,她只对学习课本知识感兴趣,凡与课本无关的知识,她都不感兴趣。而小明兴趣广泛,觉得只要基本掌握了老师教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课外看了不少小说和科普知识,还放风筝、制作航模,虽然他也学到了不少的课外知识,但被家长和老师认为学的是一些考不到的无用知识,因此,他的考试成绩常常八九十分,他因为贪玩、不认真学习功课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爸妈的责怪。

但升入初中后,小丽渐渐觉得学习有点力不从心了,要记、要背的知识太多,尽管她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12点才睡,但要把老师教的内容一点不漏地完全掌握、记住背熟,仍非常困难,勉强撑过初一,但到初二,她实在无法撑下去,考试成绩直线下降,她尝到了绝望的滋味。相反,小明却感觉轻松了许多,以前学的被老师认为是无用的知识,到初中却派上了用场,虽然他的考试成绩仍是八九十分,但和其他同学的差距明显缩小了许多。到了初二学物理时,他更是感到如鱼得水,他比小丽学得更快,这恐怕要归功于他放过风筝、制作过航模。

初中阶段有个常见的现象:“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开始分化,初三天上地下。”造成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小学阶段要学的知识有限,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把学的知识全部记住。但到初中,特别是初二增加新的课程后,要学的知识不仅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且还需要理解和融会贯通,再沿袭小学里那种死背记硬的学习方法就难以奏效了。

考100分的学习实际是画地为牢的学习,以牺牲学习更多课外知识为代价的。更何况,为考100分,一遍遍地死记硬背,像刻录机一刻录,人脑一旦变成了电脑,还有救吗?

孩子考100分,真的算不上真本事,并不值得我们的家长们骄傲。你说,考95分与考100分有多大的区别吗?也许有的家长不同意我的观念:你到说得轻诮,中考时差一分也进不了重点高中的门。但问题是,小时候胖不算胖,你孩子现在能考100分,就能保证他中考、高考时考高分吗?其实,考100分对孩子是不可承受之重的,他要保住100分,做到每次考试都不失手,就要付数倍于其他孩子的艰辛努力,而且变得更加慎小谨微,甚至患得患失。我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从小就一直考100分的孩子,将来未必有大出息,至少他缺少其他孩子敢闯敢试的勇气。

要把孩子从100分中解放出来,首先做家长的需要淡化100分情结,以更开放、更成熟的心态,鼓励孩子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去探索奥秘,学会游泳的本领。

作者简介

王元华,好读书,不求甚解。廿年俸禄报社编辑、机关公务员,无足道哉。唯教中小学、大学十六七载,而师道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后伴女高考,深味家有学子之无奈、苦涩与辛酸,遂矢志潜心,探求教子之道,得窥堂奥之一二,有拾贝之欣然。

编辑 孔祥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