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着丹田球体运转,做切线运动

 太行森林 2021-03-11

太极拳练功札记 

一江水白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过桃花下,

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比丘尼

图片

1、“大丹田”的形成途径——

胸锁关节处凸显起来,其连接处胸锁乳突肌下端放松(从经络上来就,就是任脉线上的天突穴打开了)。与此同时,脖颈后两侧肩胛提肌与肩胛骨内上角连接处肌筋着意放松;还有深入锁骨上窝深处的斜角肌以及冈上肌肌筋也着意松开。如此这般,两肩关节两膀跟着就能松下来了。

图片

此时再运功,心意由两肩井穴处往下松沉,沉至两肩胛骨里侧横突与肋骨连接处。再把第七肋骨折进去,其以上胸背肋骨犹如撑开的伞骨在胸腔里向上升起,而肩胛骨则顺着后背肋沉沉的降下去。

与此同时再从胯骨后上缘处把腰肌折进去,腰腹肌筋在腹腔内下松,骨盆则上升。如此上下相合(横膈肌以下上腹亦下沉,与中间腰隙、小腹合成球状)一起并运,形成一个大丹田。

再根据丹田运转原理,习练丹田内转。

腰腹丹田的范围是上至横膈膜,下至盆底肌,前至肚脐,后至命门腰隙。

图片

再依据中医气机左升右降原理,进行由偏右下后角向左上斜角、再向右前向右下角旋转。向左上旋转为阴转阳,向右下旋转为阳变阴,中空圆点在肚脐深处。

两肩胳膊就挂在丹田的上后外沿,随着丹田球体运转,做切线运动。切线点可在球体外沿上选择任意一个切点。切点就是劲点发生角度变化的地方。

图片

2、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下对正,处于一个竖向的水平线上。坐骨结节也同时竖立起来。如此,两胯骨也就竖正了,不再前倾或后倾。

3、手与肩胛骨相吸相系,同步运转。有点像悠跳绳,手与肩胛骨是绳子的两端,两头先悠起来,中间肘节随动。

图片

在此基础上,肱骨与肩关节与肩胛骨之间走一个曲轴运动,胳膊会出整劲。

而后,俩胳膊的曲轴状运动在肩胛骨中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曲轴状运动。这个曲轴有几个点加以固定,意劲不至滑出曲轴外面,即肱骨头前端肘节、肱骨头上端大小结节、喙突及肩胛骨内侧缘,左右各点对上劲,再由中间脊骨调控,两膊运转时劲就不会散了。这叫“两膊相系”。

图片

4、左右大转子与两胯轴各练出四个点(实为股骨颈两端),形成一个完整的横向曲轴状体,所谓两胯∞形运转就是用意顺着这个曲轴的四个点做回环缠转。再与脚大趾说上话,腿上的缠丝劲就完整了。

再由尾骨做中轴主导运转,这叫“两胯互为其根”。

图片

5、形曲力直(曲中求直)——

两膝极力欲曲,膝窝极力要直。 

身欲曲臀半蹲,胯骨极力欲直。

心意同时用功,是锻炼胯腿的好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