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的进化是削足适履吗?

 嘟嘟7284 2021-03-11
      造字初,象形为“文”,指事、会意、形声为“字”。当“文”满足不了表达时,“字”便产生,“字”的产生迫使文字在篇章中保持个个独立,否则,形近的部件和错落的结构混杂在一起便会引起误读或不能识读。


       为了防止混淆,在特殊的使用场景中使用了界格,在秦朝之前的印章中大量出现,直到完全成熟的汉代成为方块儿字后,界格才慢慢淡去。

秦印


      再者,汉字的格局和中国人最早的宇宙观的形成也不无关系,那就是天和地,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形成的各种思想,如后来对宇宙的定义,四方上下为宇,古今为宙的概念。此框架概念的形成,专注并丰富其内部成为先人们的视点。继而出现五位、九宫、八个方位,同时先人们又建立了配数、配物的原则,就是我们今天听到的、看到的八卦、四时、十二时辰。再比如四大名著、四大发明、八大胡同、三大巨头、字体宋、黑、仿、楷四大经典设计。古今的各个行业不整个数字好像不厉害似的。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请分享到朋友圈,再继续往下阅读。

      还有最早的井田制度等这些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汉字的不断进化发展中润物无声。


      慢慢过渡到写字用的九宫格和米字格等各种对汉字有辅助功能的发明创造,还有各种名词,天覆地载、纵横、分间布白、均匀等等对汉字的进一步描述,都是为了给字立规矩。

 
      从甲骨、鼎上面的文字篇章上看,先民们对字的布局还没有更好的掌控能力,呈现乱石铺街式、有行无列式,字间、行间满气周流。再夹杂远古的神秘而变得更加神秘。


      秦碑小篆是对古文字一次革命性的整理,开辟性的指向方块外形,也许是法家李斯给文字以统一的规矩而显得郑重(也许只是也许),规矩也意味着机械,更多请参考 字体设计的两端----人文与机械。到汉代,隶书也变得非常规矩,有行有列,还有界格书写的魏碑。这几百年用字习惯、形式追求、社会影响、官府倡导等因素让中国汉字偏向大小均匀的审美角度。
      请问学过书法的朋友,谁没用过米字格,无一幸免。
 

      即使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比赛,多字正书十有八九都是界格书写,甚至十件作品十件都界格。此说明界格对字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在字体库设计中字与框的关系更是密切。
      有人说艺术是表达天性,汉字在框格里不是削足适履吗?今天的电脑字库中汉字不也是继承了格子基因吗?其实这些问题就是今天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试问做变宽中文,为何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人的习惯是要被尊重的。真不如大大方方设计书写一款饱满的字体。
 

      其实,在动手写字之前,心里就应该有字的预期形状,或者有好的立意,如分量、圆润可亲,之后尽可能的体现它、表达它。所谓设计就是先假一个结果,千方百达到这个结果。我就是这么做的,要写很多、写很久。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设计后面还有两个字被大多数人所忽略,那就是“陷害”,如果这么理解,这个问题不再是问题。把这篇文章发给你认为较厉害的设计师,可能是一个有聊头儿的话题。但是,我也看过别的对设计的解释,很难再让我想起来它们都说了些什么。总之很绕,绕的让你感觉他们很厉害。


      至于应用,比如要做一个包装,为达到最醒目的效果,运用高反差、高对比,字体能调多大就调多大,能选多粗就选多粗。问题来了,放大字体并不能体现更加粗壮,所谓没有最粗,只有更粗。这些所有的设计都是基于方块儿字,正文好像垒墙,标题好比门上牌匾。哪些信息第一重要,一目了然。这就是用恰当的粗体做标题是智慧性的设计师。


      咱们看看上面这款字体,是大方字型最新推出的手写风格的字体,其粗度有不可替代性,是目前市面上能看到最粗的一款字,是表达醒目属性的利器,书写难度很高,为表达分量并给人以提示性视觉记忆,故名吨楷。目前对平面设计师个人免费使用,为社会提供各种帮助的公益组织免费使用,关于新冠疫情的宣传免费使用。商业使用电话:1324115918,或把”使用需求“发送邮件到dfzx@qq.com,我们及时和您联系。
 
 


      话说回来,世界上的文字进化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整齐。无论横排还是竖排。怎么排的更加整齐,我们用字证明,等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