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鲁迅化”已10年有余,究竟去的是什么?莫言和余华看法一致

 新用户18548273 2021-03-11

民国时期,国家动荡,民族存亡之际涌现了一批批救亡图存的文人志士,他们以笔作枪抨击着影响社会发展的黑暗势力,留下了许多带有时代特征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揭露着人性黑暗、针砭着各种时弊。

作品流传至今,已经成为铭记历史的重要载体,然而,在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这些作品开始被一些网友攻击。他们以现代人的标准去批判作品中不合潮流的文字,像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等作品都难逃一劫。

鲁迅作为新思想的敢于发声者,自然也成为了部分人的首攻对象,在提倡快乐学习的这队网友中,他们认为鲁迅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不快乐,而且传递了各种黑暗思想,“去鲁派”由此成立。

在不断发酵中,去鲁派真的可以将这些作品“消灭殆尽”吗?鲁迅的作品真的不值得留在教材中吗?

鲁迅对白话文的贡献有目共睹,对新青年的付出不容置疑,伟人曾评价鲁迅:“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这种导向对于一个民族、一代青年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爱国思想在别有用心之人的过分曲解中变了味,“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热血成为了煽动青少年“特立独行”的无用豪言、“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思友之情成为了偏理科学的荒谬诗句……

在各种势力的不断煽动下,去鲁派举起“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大旗对鲁迅的作品毫不留情地批判痛击,他们希望将鲁迅的全部作品移出教科书。

这听起来匪夷所思的行为引发了教育部的深思:现代孩子真的不需要鲁迅晦涩难懂的作品了吗?

去鲁派的声音并非出现在近几年,在2010年年初,这种声音就充斥着网络,他们先拿《风筝》开刀,认为鲁迅的“风筝”内容过于直白黑暗,不宜让学生阅读,某些去鲁派专家集体站队:申请教育部将风筝移出教材。

《风筝》原本是一篇诠释兄弟情深的文章,里面虽然穿插了一些旧时代的事物,但用回忆的角度去看这篇文章,并无不妥之处,鲁迅在文章中还提出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篇文章哪里来的保守和落后呢?

但有人认为这是封建时期的产物,理应被删,这只是众多作品中的一个小插曲,原本符合时代的作品在去鲁派的专业过分解读中成为了别样的“黑暗文章”,为支撑论据,他们找出了三大理由,每个理由都无从挑剔。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是自然界无法更改的规律,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鲁迅的作品固然符合民国时期的潮流,在现代社会中却格格不入。

鲁迅作为新旧交替时期民国文人,在各种势力交错的情况下,他在看到了底层百姓因贫困无知而做出的奴性行为,以“人吃人”的描写直击人性之恶,发出了“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的怒号。

在枪林弹雨中所写的文章更加具有攻击性和批判性,这些文章在繁荣富强的现代社会充满着暴力,去鲁派认为孩子们接受的应该是和谐文明的思想。

而非人性的黑暗,这不利于帮助孩子树立三观。尤其是未成年人,看到这些吃人血馒头的文字时,必然或多或少会增加他们的恐惧心和暴力心。

像“孔乙己、祥林嫂”等文章,在授课过程中很难用温柔的文字表达出来,它会让孩子们感受到世间的冷漠无情,疏远众人距离,不符合“真善美”价值观的培养。

在自由民主的现代社会中,男女平等、人人平等,早就不存在鲁迅先生笔下那些阶级思想的现象。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时代在发展,文章该进步。鲁迅的文章固然是为经典,但不应作为主教材的授课内容,可以作为课外文章让学生选读。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孩子们接受信息的能力远远高出民国时期,一些信息在互联网的不断转载中可能会被无限放大。

譬如鲁迅的呐喊、彷徨,这些是为了唤醒某些毫无民族责任感的国人,但在有些人看来,这就是“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迷惘。

鲁迅选文必然要求会背会默写,“少年闰土、祝福、故乡”等文章的难度系数并不低,这让许多孩子犯了难:不会背得被罚抄。

国家倡导素质教育,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释放天性,在劳逸结合中学到学到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苦读苦背、生搬硬套,鲁迅的文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革命先烈们的英勇,而非以会背会默写为目的。

之前的应试教育是为了提高分数,但在现在社会中,素质教育不提倡背诵披露社会黑暗的文章。这无形中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压力,现在全国都在提倡减压,这样的文章存在于课本不就是违反时代潮流。

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去鲁派更希望孩子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游戏或课外活动上,这样能够拓展他们的综合实力。

相对于只会背诵“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诗句,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不是更有意义吗?

去鲁派认为鲁迅是革命派,他的文章非常偏激极端。尽管对于一些反革命势力毫不留情,但这些文字却会有种震慑力,像他对敌人的态度:“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要让他们那么愉快呢?我要像一个黑色魔鬼那样,站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感到不圆满”。

这种战斗精神非常容易煽动青春期较为冲动的孩子打架斗殴,不要低估文字的力量,这些振聋发聩的文字足以放纵少熟学生心中的恶。

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中,民族意识早已深入人心,思想开化,国民已不是麻木不仁的“吃瓜群众”,这种激烈的革命思想不需存在,应当奉上温和些的教育方式。

莫言余华作为鲁迅的忠实粉丝,他们并不认可这种观点,“去鲁迅”存在已有十余年时间,他们对鲁迅文章各种批判,殊不知,鲁迅的文章并非他们解读的那般极端。

有多少学生背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自认为意气风发。

最后关于三观培养问题,鲁迅不应背锅,如果说一个孩子的三观仅仅靠文章去树立话那这个孩子的三观必定是混乱的,一个孩子的思想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一个思想健全的孩子。

关于素质教育问题,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背诵文章并不冲突,鲁迅不也提国人要有强健嘛,素质教育不是单纯的“游戏”

授课老师应当给予正确引导,那些抨击敌人的语言也激励着许多为国奉献自我的现代人,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就是最好的写照吗?

“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鲁迅作为近代史中最为伟大的作家之一,世界许多作家对其高度认可,如果将其移除课外书,不知道还有怎样的文章能够让下一代铭记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