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子: 阳早寒春的精神

 温馨微语 2021-03-11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去农场不久,在知青聚集的大会上来了两个美国人,高鼻子蓝眼睛,淡黄色的头发,穿着和我们一样的中式衣服,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他们曾经是同白求恩、柯棣华等一道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抗战的外国友好人士,一生一世就扎根在这一片黄土地上,怀着炽热的情感,坚守为中国人民服务的信仰。阳早先生原名欧文恩格斯特,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农牧业专家;寒春女士原名琼辛顿,来中国之前,是美国曼哈顿计划(研制原子弹保密机构)中少有的女科学家,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两颗原子弹,就是由她所在的小组研制成功,十几万人的生命让她心存内疚,看了斯诺先生《红星照耀下的中国》一书,他们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这让人很难理解两国的环境有天壤之别,人的气质相差甚远,从生活到语言更谈不上教育的水平,他们不怕路途遥远,辗转来到延安,在简朴的窑洞里结为夫妻。

当时延安的条件十分艰苦,缺衣少食,没有水电,没有牛奶面包,没有白皮肤蓝眼睛的亲朋好友,面对如此残酷的生存条件他们没有退缩,这两个美国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中国人民也能喝上鲜牛奶。他们在陕北白手起家建起三边农场,没有办公桌,就用木板土坯砖搭起一个台子看书写字,从十几头奶牛开始,逐步走上正规的道路,这在三十年代的中国,没有一个人能想到做到,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先生盛赞阳早、寒春是爱情与真理的结合,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什么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解放以后,在渭河南岸的盐碱摊上,他们又自力更生,自主研发设备,改良奶牛的品种,为陕西省建起第一座现代化的奶牛场,西安市草滩农场一共有三个奶牛场,那上千头健硕的奶牛,无不浸透着这两个美国人的心血,处处可以看到他们勤奋的身影,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谁惭愧脸红,怎么就不如两个外国人有创业的革命精神?

两年以后,我们知青面临转点、转正两条路,农场的领导为了挽留这两千多名知青,特意请来阳早、寒春作报告,要求我们学习他们扎根农场的精神。很多知青包括我都是为这两个外国人留下来,还是有一部分知青选择退出。几十年后,再想起阳早、寒春,让人害臊,我们挣扎着混到老年,靠一份菲薄的退休金苟延残喘,只有在聚会时提及知青的岁月恍如隔世,我们的思想和现代人是那么不合时宜,如今说起过去,仿佛就是一个落后的标志,就像贴在墙上的旧标语,空洞破碎没有新意,我好想伸手把它撕去,重新写一份贴在历史的墙柱上,让我们的后代好好记住,曾经有两个外国人,放着好日子不过,在贫困的黄土地上为我们卖命,我不忍无知的人们嘲笑这两个伟大的灵魂。

从五十年代起,这两个外国人拒绝五斗米的俸禄,拒绝住进北京的专家楼,拒绝在科研所的高薪诱惑,牺牲亲情、友情和青春,让陕西人民喝上了无视多年的鲜牛奶,2003年阳早先生去世,,他的遗言是要埋在奶场能看见奶牛的地方,2010年寒春女士去世,她要求和阳早先生的骨灰,一同洒在他们为中国建起的第一座奶牛场——三边,我为之流泪了,这又是怎样的精神?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啊,我们常常喊叫对工作对国家要有奉献的精神,很多时候我们却把奉献的意义弄错了,他们不是英雄的英雄,为中国人民做了伟大而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求任何回报,曾经有人请寒春女士加入我国的核试验,她一口回绝,来到中国他们拒绝享受,自甘清贫,真正体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阳早和寒春对中国人民的博爱和虔诚,也是中国少数科学家们所缺少的一种精神。

几十年后我们回农场已是满头白发,面对过去插队的地方,说不清是爱是恨,我们所有知青都没有阳早和寒春的觉悟高啊,她们回到北京,住进专家楼感到极不舒服,,坚决要求再回到农场,重新过那单调朴素的生活,周恩来总理多次接见他们夫妇,每次都不忘说那句话:对不起,您们辛苦了!说出一个大国总理对这两位外国人,一生坚持扎根农村,不贪图享受的赞扬和崇敬。现在的农场已开发成旅游胜地,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早已荡然无存,我想阳早、寒春要哭了,从踏上中国的土地以后,他们活得认真、纯粹、高尚,对工作一丝不苟,不弄虚作假,几十年他们严把质量关,坚决不允许往牛奶里掺水。阳早、寒春对中国到处盖别墅、高尔夫球场,占用大片农田、怒长、果园很不理解,他们留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如果活到现在,看到牛奶的质量每况愈下,我想他们真的会嚎啕大哭......

想起农场我就忘不了这两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看到渐渐消失的徒弟,他们肯定要比我们同痛心,想起他们把一生奉献给中国的奶牛事业。英雄总是被人怀念的,不要奢谈什么豪言壮语,那一桶桶高质量的鲜牛奶,正是阳早、寒春不休的精神再现,他们为穷苦的中国,承担起提高国民健康的责任,而有些奸商又是怎样无耻的坑害百姓。当一拨又一拨的人,跨洋过海到海外去镀金,明明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却要伪装成有文化的洋鬼子,用权威的口气和范儿出现在杂志和电视上,不如低头看看自己的黄皮肤,又有几个华人可以获得养人贵族式的尊重,相比阳早、寒春的精神,请自律吧,不要企图从骨子里融进西方的世界,不管过去和现在有多么贫穷,我们都要忠于自己的民族,忠于自己的血统,当岁月的风,把这两个外国人的骨灰,吹落在三边奶场,也吹落在我的心里,但愿中国人民不要忘记他们!

(注:文中插图照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平子,实名张慧平,女,汉族,1956年4月生,中共党员,从1980年起,在《陕西工人报》《陕西建筑报》《华商报》多次发表通讯报道和散文。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