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焕武:一个女人的遭遇........

 温馨微语 2021-03-11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张焕武

   人,这一辈子啊,总会遇到岔路,稍有不慎就会选错人,选错前进的方向,错过属于自己的幸福、安康。  ——题记

1.一段失败的婚姻

齐峰,中等个儿,扎两小辫,步态轻盈而欢快,初中毕业就来到三原的一家工厂,心里充满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她出生在西安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做梦都羡慕在大工厂工作,上班下班,夹上饭盒去职工食堂吃饭,幸福而浪漫,再不用窝居在城里小巷的狭小房内,听着父亲无言的叹息和母亲没完没了的抱怨与唠叨。如今天随人愿,她感到生活是美好而甜蜜的。

几年过去,她结了婚,有了可爱的儿子,分了房。丈夫华多思,高大英俊,是同厂青工。随着最初甜蜜的激情逐渐消退,便是日复一日无趣的油盐酱醋和没完没了的争吵。她觉得越来越不了解丈夫了:他毫无家庭责任感,根本不管她和儿子,性格怪异,满脑奇思怪想,瞎折腾,曾想养白窝牛,一夜暴富,又欲造机器人。他常常几天毫无征兆地消失无踪,不顾家庭经济买来大堆五金零件和工具,满脑充满着莫明奇妙的幻想,他画了无数草图,计算了大量公式数据,昼思夜想,废寝忘餐,殚精竭虑,穷尽财力达到走火入魔程度-。他要发明永动机,梦想解决全世界的科学界都认为迄今还没有发明出来的,不需要任何能源的“永动机”。如果能创造出来,则再也不会存在什么“能源危机”,不仅为人类带来无穷幸福,而且永远为人类所敬仰,一举成名天下知,联合国给自己塑金像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没有科学基础的人,想造出全世界科学家都没有突破的成果,真是痴人说梦,谈何容易。

她的规劝使他意志更坚,执拗和偏执是他最大动力。他可以不吃不喝,可以不修边幅,但不可以停止秘密研制与折腾。

争吵,冷战,没有赞美的婚姻犹如一潭死水。家无宁日,婚姻陈旧,毫无生趣,除了吵架还是吵架,她能叫醒一个睡着的人,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日子是过不下去了。她深悔婚前不慎,正如西方谚语所说,因为不了解而结婚,因为了解看清了而分离。于是伤透心的她,下决心离了婚,儿子归了男方。

2.迷茫与进取

改革开放以后,厂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厂长走马灯似的更换,决策一再失误,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每况愈下,终至倒闭,工人下岗。于是她设法调回西安,开始在粮油部门上班。但随着粮油市场的开放,很快又下岗了,生活似乎又回到原点。她象一只爬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只能整天待在家里,默默地忍受着孤独和屈辱的煎熬。

她怕迈进家门,怕母亲悠悠地絮怨,怕孤独的身影引出父亲微微的叹息。她经常无言地溜出家门,漫无目的地徘徊,懒懒地躺在公园枯黄的草地上,听着苍凉地风声,看着空寂的天穹,于静寂里倾听万籁,仿佛芸芸众生都在低声诉说着自己的孤独。

家庭解体了,工作下岗了,她异常苦恼,心情灰暗低沉到极点,今后出路在哪里?该怎么办?经亲戚介绍她和一个在教育系统的职员匆匆结了婚。他叫莫春生,大她六岁,矮矮的个儿,黑黑的皮肤,瘦瘦的身材,老气横秋的神态。他也是二婚,齐凤对这次婚姻丝毫没有当年初恋的激情,没有疯狂地心跳,没有撕心裂肺地思念,没有恨爱交替的缠绵。都是二婚,犹如两碗剩饭倒在锅里烩烩罢了。

婚后日子不咸不淡的过着,女儿的出生带给她些许欢乐,她简直成了一个家庭妇女,买菜、做饭、洗尿布,把大好年华消耗在没完没了锁碎家务之中。她常想她再也不能无所事事,就这样不死不活地混着?她还年轻,精力充沛,老有干些啥的冲动。有天,她无意间转到小寨路西一个叫培才路的背街,说是背街其实人来人往不断,东西长街南北两旁店铺、网吧、饭馆鳞次栉比,一家紧挨一家。很是热闹繁华。有家经营葫芦头、粉汤羊血小饭馆门上贴有“因有急事,转让”。进去攀谈,方知老板陕南安康人,前几天夏暴雨,老家房子全被泥石流淹没,老母还在医院抢救,急需回家处理善后。尽管生意尚好,也只得忍痛关门,停业转让。灶具、桌凳、空调、碗盘及一切设施只需六万便愿转让。这一契机触动了她一颗浮躁的心,不由心动。她仔细盘算,下决心要接手开饭馆作生意,挣钱是一方面,既改变家庭经济拮据局面,又有个事干,心里也踏实,总不能老闲着,靠人养活啊。

晚饭后,在和丈夫老莫商量时却遭到激烈反对。莫春生一改平时唯唯诺诺、随和谦恭神态,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以至那撮遮盖歇顶头皮的长发耷拉下来,使干痩地面貌显得滑稽可笑,他板着指头大发议论表情凝重地说:“齐峰啊,这事绝不可为,社会是复杂的,现实是残酷的,你和我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常言无奸不商,第一,咱们不奸不滑,第二,不工于算计。拿我来说,生性简约清静,低调淡泊,不善交游,既无求财问利之经营,亦少觥筹交错之应酬,小职员一个,所从事者无非写写画画,不求大富大贵,但能平安足矣!你还是安贫乐道,把咱小女儿幼儿园接送照顾好,再不要没事寻事,自寻烦恼吧。”

“春生,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政策允许,作生意的到处都有,人家能做,咱为啥就不能作呢,不会?学么。谁也不是生而知之,娃也大了,总之,这次我主意拿定了。非干不可”。齐凤掰开揉碎地解释,希望得到丈夫支持和鼓励,表情激动,语气坚定地说。

莫春生见好歹说服不了,他摇头叹息,动情地规劝,心里象扎了根刺,不拔痛,拔了更痛,脸上写满了无奈、紧张、着急。一再告诫她开饭馆又苦又累,非常人能坚持下来,设想许多难题,说到动情处,竟泣不成声。见仍不为所动,只好决绝地表明了态度,对开饭馆他采取三不主义:不闻,不问,不管。

3.创业开饭馆

经紧锣密鼓准备,多日忙碌,借贷筹凑了六万元,雇了炉头和小工,重修了门头,终于开张了。饭馆在培才路口不远处,座北向南,比路面高出不到两米,上四五阶台阶即达门口,不大的餐馆收拾的干净利落,玻璃柜台里的雪白托盘盛放着勾人食欲的凉菜,惹人眼馋。水煮五香花生米、凉拌腐竹西芹、凉拌豆腐干豇豆、炝莲菜、芥末粉丝、酸棘土豆丝、红油耳片、冻肉、酱牛肉,啤酒饮料,以及主食葫芦头、粉汤羊血,一味俱全。

凌晨五点,客厅传来座钟“当当”的响声,窗外还一片漆黑。齐风一骨噜爬起,匆匆下床,洗漱毕,快步进入厨房,把昨晚买来洗好的豆角、芹菜等蔬菜收拾停当,提着大包小包,快步来到友谊东路14路公交车站。

14路公交战线长、站点多、车又少,等了很久,远处一辆14路车钻出雾霾駛来。齐峰迎着车跨步到道沿下,做好上车准备。但车只是在站牌处象征性弯靠一下又加速驶去,根本没停。西北风含着湿气籁籁刮着,直往脖颈里灌,天气干泠干冷的,不一会儿鼻子冻的通红。她裹裹厚厚的棉衣,望眼欲穿地张望着来车方向,焦急地算着时间。等了很久,一辆14路车终于停靠,车里满满当当塞了一车人。她拼命挤上去,前胸后背都被挤得实实在在,上边人头黑压压一片,下边分不清谁踩了谁的脚。整个车象装满沙丁鱼罐头,经推、搡、拉、挤全方位折腾,终于好不容易关上车门,车又象来时那样如射出子弹似的玩命颠簸前去,冲向下一个停车站。

车上拥挤不堪,饱闻各种污秽气味和巅簸煎熬终于到了。她被拥下车,顾不得伸伸酸困的腰。揉揉发麻的双腿,大步向饭馆走去。
天渐渐亮了,她叫起在饭馆睡觉的小王,赶制凉菜,擦桌抹凳,生火熬骨汤。9.30分左右,顾客开始陆续进来,到中午一两点时,座无虚席。小丽、小王和她都忙的象陀螺,开票收钱、收拾碗筷、操送凉菜、招呼应答,来回不停。鼓风机呼呼响着,热气腾腾大锅前,炉头师傅顾不上擦去额头汗珠,手执露勺,忙的不亦乐乎。生意很是火爆。

很晚她才回到家,经算账,全天除去各项开销成本,净赚850元。她一下子兴奋起来,虽说累得够呛,但收益可观,她把钱连数两遍,忍不住对一旁看书的老公扬扬钞票,乐不可支,激动地说:“你猜怎么样?告诉你,情况好得很。你说的千难万难,还不是开张了,收获不小,大出我预料,照这样下去一天800多,一月,一年,五年.......

“打住,我说过对于餐馆事不闻、不问、不管,你们这小餐馆再红火,能跟人家南院门的'春发生’、土门的'陕西第一碗’葫芦头比吗?一点蝇头小利就兴奋成这样,可笑,无聊”。老莫不屑地撇嘴讽刺挖苦道。

满腔兴奋遭遇劈头冷水,本来对老公接送照顾女儿心存内疚和感激之情顿被冷言冷语冲的荡然无存。老莫是事业单位,上班也是喝茶、看报、聊天,倒还闲得慌,接送照顾娃一点也不碍事。

4.复杂多变的遭遇

日复一日,深秋将尽,天气一天比一天泠,这葫芦头、粉汤羊血正适合初冬寒天,驱寒暧胃,可口耐饥,生意愈发红火。她经这一阶段奔走忙碌,逐渐适应下来,感觉自己当初选对了方向,虽然累,但心里很踏实,对前景充满信心。

她的饭馆左右临居都是开饭馆的,卖的是兰州拉面和肉夹馍、丸子汤、包子、馄饨之类小吃,生意清淡。见她生意红火,心生羡慕嫉妒恨,便来个邯郸学步,也改为卖葫芦头了,服务员甚至迎到路口招揽顾客,且价格较她便宜,成恶性竞争局面。她的生意一下子清淡许多。

这天,天气阴沉沉的,潮湿的寒风满街刮着,到十字路口就变成旋风,把广告牌刮的哗哗乱响,混浊的土灰从地上结群的飞起,杂着许多烂纸碎片在门前盘旋,行人都低着头,翅着屁股,弯着腰,掩着臉,侧身挣扎困难地迈步,平时颇热闹的街道显得更萧条泠落了。

锅里骨头汤骨嘟嗗嘟滚着浪花,冒着热气,可店里没有一个顾客。炉头歪着头,吸着烟,小王、小丽在一旁打闹说笑,齐峰无聊地摆弄着指甲刀。

门忽被推开,一个四十上下的干部模样人,气势傲然,腋下夹个黑亮皮包走了进来。小丽忙上前招呼坐定,来人脱下呢子大衣,搭在椅背上,然后摘下眼镜用绒布认真地擦好戴上,末了点了一盘酱牛肉,一盘腐竹西芹,小瓶二锅头酒,慢慢地喝着,吃着,一双狡黠地目光在室内扫视着,一大碗葫芦头端上来汤汪味香,粉丝洁白如雪,香菜、葱花、红油漂荡,色香味俱全。那人大口吃着,喝着,天气虽冷,这碗饭吃的他额头冒出细密地汗珠,惬意极了。来人伸手看看腕上劳力士表说,老板算账。齐峰送上票单,共计45元。那人慢腾腾在皮包里拿出街道办事处工作证,说:“我是办事处的,今天走得急,忘带钱了,先欠着,改天来检查工作时补上,好吧”。

“那不行,我又不认识你,我们是小本生意,不佘账的,再说又没有多少钱,你还是清了吧”。看那人语气作派不像没钱的人,她不敢也不愿被愚弄,坚持不让。那人气恼地从皮包里抽出钱摔在桌上,哼道:死脑筋,不会活人。披上大衣气呼呼摔门而去。

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三个身着市容制服的人员猛推门进来,其中一大头黑脸人大声嚷道:“老板出来,怎么搞的,门前卫生搞得一塌糊涂。简直是脏、乱、差,全市整顿治理,力争评上全国卫生模范城市运动之际,你看看,你们简直给咱市脸上抹黑嘛”。说着拿出罚单刷刷写上罚款200元,停业整顿,并交代明天来办事处接受教育。一行人虎视眈眈店内转一圈,末了,拆提走鼓风机,扔在门前停放印有市容管理字样的客货车上,绝尘而去。

隔天她去街道办事处,市容办大办公室里人声糟杂,几个工作人员不知为啥在争吵喧哗,黑脸大头把她领到旁边一办公室,进门后只见办公桌后坐着被称为朱主任的领导,他放下手中的报纸,摘下眼镜,用绒布认真擦好戴上。她已认出朱主任即那天想吃白食之人,至此她明白了盐打哪咸,醋打哪酸。

朱主任从镜片后瞥一眼齐凤,揶揄道:“咦!老板娘,你来了,听汇报说你饭馆门前卫生脏、乱、差。那怎么成呢,咱们口号是'古城卫生靠大家,其中就有你,我,他’'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你去过宝鸡市吗?它们已获卫生城市光荣称号,那叫一个干净!你给咱拖后腿了,念你初犯,罚款,停业整顿,要从心里重视。把罚款交了后,这里有份门前三自一包责任书,你填写好,按指印盖章生效。回去自纠自查,以观后效。”他一努嘴,黑脸大头把鼓风机提来交给她。

真是黄鼠狼专咬病鸭子。一星期来各种遭扰不断,工商税务来收定税,食品卫生检查要求重办健康证,派出所收取治安费,并要求小王、炉头他们办理暂住证,公安消防要求购置干粉灭火器5......总之,哪路神仙来都需花钱的,也都惹不起。停业整顿两天后,越发生意清淡,老顾客如黄鹤一去不复返,新顾客似孔雀东南不回头。

5.命运致命地一击.

又是冷泠清清的一天,顾客少的可怜。天快黑时,齐峰推开门,望着阴沉沉的天空,只見阴云密佈,象口黑锅压下来,己有零星雨点落下,雨星间还夹杂着雪粒。不一会儿,纷纷扬扬飘起漫天雪花。街道上行人匆匆,车少人稀,只有对面路南建筑工地上,那伙民工还在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框架,忙碌地操作着搅拌机,震动器发出呜呜低鸣声。

她叹息这一天又虚过了。冬天黑的早,晚上8.30左右就关门打烊了。就在她打算关门时,门被推开,呼啦啦进来十几个人,带头的是个方脸大汉,络腮胡子,板寸头,眼充红丝,声如洪钟,他伸手拨下头发,对她大声说:“老板娘,眼熟吧,我叫扬聚财,是个包工头。我们就是对面建筑工地的民工,整天在你眼前晃悠”,他挥手一指大家:“都是下苦人,从今开始每晚加班后来你饭馆吃饭,麻烦给弄好些。谢谢啊!”

见十五六个民工把几张桌子拼齐围圈坐好,他大手一挥,拨下寸头大声说:“乡党们,大家最近辛苦了。他妈的为了赶工,老是天天加班。炊事员老孟一到晚上就跑回去了,刚好甲方老总要给大家发赶工奖。钱是王八旦,天气又冷,干脆先吃了它娘的。”说罢,点了所有的凉菜,并给大家一一倒上酒,大家欢腾鼓掌。不一会给,四瓶酒已见了底,竟有人醉了,一个叫小河南的少年民工则手舞足滔,敲着碗边唱起自编河南曲剧:

俺河南人但愿

首都放到洛阳

联合国设在许昌

上海是驻馬店一个乡

国语中原腔

国酒喝杜康。

国宴胡棘汤.......

工头扬聚财劈面给小河南一个大咀巴,放屁,快吃饭。小河南不敢再唱。凉菜早已凤卷残云,吃个净光。海碗葫芦头一碗碗端上来,大家低头有嗞有味吃起来。这顿饭大家都很满意,饭后久久不愿离去,谈天说地,嬉笑怒骂,气氛十分活跃。

齐峰又累又困,瞌睡的两眼直打架,小王、小丽靠墙站着都直打盹。难得民工来照顾生意,一扫多日生意清淡,落寞衰败不景气局面。顾客不走只得坚持硬撑着。一算账共计635元,包工头扬聚财豪爽的掏出650元拍在桌上。拨下板寸头发大声说:老板娘,谢谢啊!零钱不用找了,只要加班我们还来。回头瞪一眼小河南,交代说:“你明天把水泥袋子收集起来一卖,把钱全押在老板娘这儿,办不好的话,看我咋收拾你驴日的碎怂。”

第二天晚上,民工照旧加班后齐坐饭馆,吃菜喝酒,其间一个满脸沧桑的中年人酒后哇哇大哭,他想起彬县老家患病的老娘,催要学费的子女,不禁悲从中来。经劝说中年人停了哭泣,却说起了顺口溜:

民工,民工,可怜地球疼

吃的 冷馍,就的生葱

喝水用的罐头瓶瓶

盖的楼房,住的棚棚

听的流行歌, 睡的象猪窝

吃的瞎,给的扎

提起要钱耍麻达

远看是个逃难的   

近看象个要飯的

仔细一看原是搞基建的.......

对面高楼拔地而起,快到封顶,抬眼望去,工地一片忙碌景象。民工天天加班,照旧晚上来饭馆吃菜喝酒。吃饭,齐峰告诉包工头,小河南交來那点钱(83元)不够一顿开销,早已用完。扬聚财习惯地拨下寸头发,大咧咧地说:“老板娘,别怕,放你一百二十个心,我们绝不赖账,先欠着,老总马上就要给大家结工资款,钱一到手,先来给你立马结清,就几天的事,每天你一睁眼就能看见我们工地和人,难道还能人间蒸发不成?跑去外星不成?快了,放心!放心!”

尽管资金已很紧张,旧账未还,齐凤怀着矛盾心理,不愿丢弃这些顾客,狠狠心又在亲戚处借款2万,用以购买粉丝、黄花、木耳、半成品肠子、猪肉及各种菜蔬、煤炭。

一个星期过去,每天熬到很晚,民工散去,她打的士回到家,累得腰酸腿痛,洗洗睡下,再也不用强撑硬拼。唉,不吃苦中苦,难成人上人,没办法,天不亮还得挣扎爬起,又开始一天的拼搏。

这天一大早,地上已结冰,她照例提着大包小包,下车后一步一滑艰难地来到飯馆,生火烧锅、调制菜肴。天已大亮,太阳难得地冲出云层,把软弱无力的阳光吝啬地撒向白茫茫大地。齐峰下意识地抬眼望去,奇怪,对面建筑工地上静悄悄的,沒有了往日的喧哗,没有了机器的轰鸣,一个人也没有。一种不详预感袭上心头,她放下提包发疯似的冲进工地,经询问,该工地因气温低停工,彬县的那些民工巳解除合同,连夜赶赴其它工地,去向不知,工钱己全结清。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心象被掏空,浑身象被抽了筋,瘫软在地上……

天寒地冻,西北风象刀子一样刮着,人们大多围在炉旁,轻易不愿出门。齐峰的饭馆已关门停业。营业以来不但没挣钱,反倒落了一屁股债。她心实不甘,一千个想不通,一万个想不通。她可怜起了自己,几多操劳辛苦、起早贪黑,无言的辛酸谁又能体会。更主要是这突然打击,筒直是对她精神世界致命一击,它击碎了她满腔热情和希望,浇灭了她对人生美好的憧憬。她每天褢紧大衣,不顾寒冷,顶凤冒雪,在西安大街小巷,东郊、西郊、南郊、北郊,只要有建筑工地她都要去打听,寻找那伙吃白食丧良心的失信骗子......

她成了寻人专业户.......

作者简

张焕武,男,195011月生,西安市政一公司退休干部,已在网络上陆续发表六十多篇小说、散文。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