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城区发展新标杆:看东西湖如此督办重点项目!

 城市文化观察 2021-03-11

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作为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6年,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要点中增加了一项重要工作——制定有关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规定。当年6月,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近期关于重大项目安排情况的报告》,会议要求结合全区实际,尽快出台关于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审议监督的相关办法。

区人大常委会大胆寻求突破,成立了由办公室和财经工委成员组成的调研专班,针对审议门槛、审议方式等方面内容展开专项调研。调研组查阅了大量资料,多次召集委员、专家进行交流、讨论,征求了多方意见,决定尝试改变以往“打包”审查的方式,抓住“关键少数”大项目进行审查。围绕这个思路,调研组制定了“四改进”措施,通过改进调研、表决、报告、监督方式,全面提升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审查监督实效。

  “四改进”措施在区政府2014年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查监督中开始全面实施。审查调研由以往的被动审查改为提前介入;调研方式由走访听汇报变为实质性的深入审查;报告单位由以往区发改委一家,改为由发改委、财政局、单个大项目所在部门轮流汇报;报告内容由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一项变为计划总体编制情况、资金筹措情况、单个大项目情况等三项;项目表决方式由以往所有500万元以上项目“打包”表决变为项目“打包”表决后,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逐个听取报告、逐个表决;监督方式由以往的集中视察改为“年头审查项目,年中跟踪进度,年底检查成效”的跟踪监督。

  改进措施实施后,效果显著,常委会成立的4个调研组,按照“压缩低质项目,归并同质项目,保证急需项目,优先民生项目”的原则认真仔细地梳理、论证当年新增的57个项目,最终提交常委会审议的项目被缩减为39个,其中29个为5000万元以上项目。再由人大常委会对这29个项目进行全面审查、逐个会商、逐个表决。最终,29个项目均高票数通过。

  2015年,在“四改进”措施试水成功以后,常委会“更进一步”,将单项表决线从5000万元提高到了1亿元。

2016年9月,正值金秋,对于东西湖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央网信办正式批复武汉建设国内首个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以下简称网安基地),基地的选址定在了东西湖区。

  依托网安基地建设为契机,建设临空副城,提升区域承载力、促进全区产城融合,成为2017年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计划的重点任务。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将成为临空经济能否在跨越式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的关键。

  “要定期集中督办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形成长效机制。”区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李行杜在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这项建议,得到了委员们的一致赞同。根据该建议,常委会制定了“双月督办”计划,由区人大财经委和区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联合负责落实。

  该计划要求在常委会当年批准的104个政府投资重点项目中,挑选50个投资过亿的项目重点监督,并每两个月进行一次集中督办。

  “每次督办活动,有三项任务,一是集中视察,深入了解项目推进情况;二是召开座谈会,听取各项目责任单位汇报项目推进情况,现场协调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跟踪督办,针对发现问题,印发建议函、督办函,督促政府部门落实解决,并在下次督办活动中听取问题解决情况。”在“双月督办”工作部署会上,城环工委主任张传明向参会人员详细的讲解工作实施细节。

  在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双月督办”工作的推动下,区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建立了项目部、项目主管部门、区政府分管领导三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项目实施全面提质增速。2018年,经常委会批准实施的169个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当年完工35个,当年开工率超过80%,为加快建设中部地区最宜居宜业、独立成市的国家级开发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