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昌古城加速改造,涉及农讲所、昙华林片及斗级营等十大片区

 城市文化观察 2021-03-11

武昌古城也有九门的。我们常听到的大东门,小东门都是以前的老城门命名的地名,耳熟能详的司门口就是布政司(门口),中山路就是在被拆的老城墙上修建的。武昌古城以蛇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片区,涉及武昌区滨江管委会、积玉桥街、中华路街、粮道街、黄鹤楼街、紫阳街、首义路街,其中蛇山以南以百年辛亥为契机,已完成辛亥革命博物馆、首义广场、楚望台遗址公园、蛇山透绿等首义文化区重点工程,古城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下一步将围绕城区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沿线景观、配套功能完善等为重点建设内容。

针对古城交通不畅、停车不足、慢行体验差等问题,规划形成畅通有序的车行交通组织效果图,塑造独特具有特色的慢行体验效果。武昌古城特色街巷整治规划设计导则。针对街巷的特色未能体验问题,微改造的体系性不足问题,规划形成特色街巷的设计指引,有序推进街巷的微改造,提升古城魅力。武昌古城文化品牌策略研究。

针对武昌文化旅游产业题材分散。品类庞杂,缺乏主线突出、层次分明的系统化框问题,规划系统建立关于武昌古城品牌策略体系及行动纲领;积极整合古城建设各方面工作,如:城市形象、旅游战略、文化传播等工作,强化古城印象。

旧城改造属于一个无法快速进行的城市建设项目,不光要保障原住民的利益问题,还需要保障旧城改造区域内的经济价值不下跌,不滑落,以及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旧有城市街区的历史风貌不被破坏,保持城市旧有文化调性。脉络互动、故事连片任何一座城市,都沉寂着无数可以发掘的故事,其实这些故事背后都是一条条流动的时间线。将这条线上所出现的人物、事件、物品等因素串联在一起之后就可以将旧城更新后的形象明确,并形成旧城文化的特色,并最终形成有利的传播条件,达成文化财富。

  近两年则主要聚焦昙华林、大黄鹤楼景区为核心的蛇山以北区片。以得胜桥千年古轴,常平仓、戈甲营、青龙巷为三区片,按照分类保护、渐进更新的建设路径,探索“景区+街区+社区”的模式,推进古城建设连点成片。目前已完成中华路城市阳台一期工程建设和户部巷升级改造、启动戈甲营—太平试馆、青龙巷微更新、昙华林核心区一期等项目建设。继续收尾2019年3个项目:完成农讲所片征收验收,力争年内完成农讲所片、昙华林片及斗级营片储备工作。

  大力推进征收项目进度。

  紫阳村东西片:已下达征收决定并启动签约,力争年内完成90%的征收工作。保安街二期片:现已完成规划意见核发、基础设施落后公示、第三服务机构的选定、调查结果的复核及审计、预评等工作,在进行征收补偿方案论证时由于房源问题未通过,项目已停止,现正在筹措安置房源。

  东城壕片:已完成基础设施情况论证公告及征求意见工作,由于区城改局对拟征收范围有不同意见,目前正在研究调整规划方案及征收范围。西城壕片:已下达征收决定并启动签约,力争年内完成90%的征收工作。

  跟进一批项目

  广东商城片、文昌门片以及蛇山北坡片规划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得胜桥千年古轴加紧筹备前期工作(资金和房源)预计2020陆续启动实施。

  推进出让一批

  针对古城核心区项目征收成本高,现实出让资金流难以覆盖项目成本问题,古城中心围绕打造古城“一纵三横”特色空间结构,力求以最小投入、最快速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思考项目出让的可行性,提出财政注资10亿,支持文创公司摘牌,用后期收益返还的方式实施昙华林核心区、斗级营片等项目的开发模式,支持拟进一步优化方案,市场运作,自求平衡方式试水农讲所项目供地。

建立古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议以政府办组织、分管区长为召集人,武昌古城保护发展中心为会议承办平台,定期会商古城规划编制、项目建设、片区综合管理、文保单位及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等工作。汇集社会力量,组建由专家、志愿者、兴趣爱好者组成的古城建设民间团队,征集对古城建设的智慧和建议。加强与院校沟通,把院校学术、人才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融入产业项目。

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古城宣传营销,策划古城城市事件,创办古城文化艺术节等扩大古城的影响力。对近期可实施项目开展研究、规划工作,项目包括武昌古城交通组织专项规划、特色街巷整治规划设计导则、音乐学院片实施性规划。武昌古城交通组织专项规划350万;武昌古城特色街巷整治规划设计导则280万;老城厢片实施性规划104万;农讲所项目用地规划论证45万;斗级营项目用地规划论证30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