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英【全球艺术家编码087-002】 (本文发表于2017年7月14日《金融时报》) 常常有朋友问我:街边摆摊的几十、几百元的画,跟美术馆里几万,几十万的画比,有什么不同?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我只有苦笑。我虽也说不明白,但心底知道:很多艺术家,穷其一生,追求的是真善美的艺术,头悬梁锥刺股,只为进入艺术圣殿,窥见艺术女神面纱,探索艺术极致的奥秘。用汗水,用青春,用生命,表现生活中美丽的事物和情感;他们的心灵,他们的灵魂融进了艺术作品,迸发出光华四射的人文情怀和生命呼唤。 (2016年12月10日,吴国英老师工作室,左起:吴国英,赵梅阳) 面对一幅艺术作品时,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温煦人性光彩和艺术感染力,能从浅吟低唱、浓墨重彩中,看到灵魂的模样,会不由自主一起呼吸,一起悲喜徘徊。 艺术作品是有灵魂的,艺术作品的“魂儿”是能够被感知的,它自己是会说话的。当一幅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后,就脱离艺术家独立存在了,就像是艺术家怀胎十月生出来的孩子,这个孩子是不是可爱,迷人,有灵性,一看便知。 而街边那些涂抹在画布上的东西则可能是另外的故事:近些年艺术市场火爆,大家忽然发现,画是可以卖钱,画画的人可以挣大钱。于是,一大批各式各样的“有识之士”就奋不顾身跳进这个圈子。他们或者临摹一些已经功成名就画家的作品,或者剽窃国外的某些画作,敷衍成图,甚至大量复制生产。这些东西乍一看,也是由颜色、线条、图像构成,却如同一个来历不明的实验室植物人的肌体一般,没有眼睛,没有鼻孔,没有神,没有魂儿,唯有张着的血盆大口,对人叫嚷着:快来买我吧! 当然这种现象远远不止于街头摆摊,现在很多画廊,很多艺术展览,也几近被这种无生命、无灵魂的僵尸挤满,挂在那里的东西基本与艺术无关,只不过张着嘴叫喊“快来买我吧”的垃圾。 近年来,艺术被金钱包围,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艺术这件事,最讲真和诚。真实,诚恳,自然,单纯;艺术家养浩然之气,俯仰天地,吐气如虹,把所思,所感,把赞美,向往,感恩,祈祷,浓情厚谊,情怀诗思,融入笔墨,汇入色彩,挥洒在画布上,创造出纯净的,和煦的,感人心灵的图画。这是多么美好,多么崇高的追求! 在西方传统观念中,画家和诗人是站在上帝身边的。可见,艺术家的地位以及艺术对于心灵的教化作用。 而经济大潮下的艺术圈,就会变成一个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名利场,由金钱驱使的圈钱、造神运动。随着孔方兄、赵公明的指挥棒起舞,什么好卖画什么,哪种画买得人多就画哪种,趋炎附势,不一而足。 艺术来不得投机取巧的,考虑的金钱因素多了,艺术的成分就少了。穷尽一生努力追求,尚未必能得缪斯女神垂青。一味投机取巧,愚弄的还是自己。 再过五十年、一百年,人们回头审视今天的艺术作品,会为艺术品的艺术性稀薄,深感失望。 我曾在美国、加拿大接触过不少艺术家,他们也许并不富有,但他们单纯,真挚,他们一心一意画自己喜爱的画,在精神层次上他们真的很富有;我也在日本、韩国、泰国等地考察过当地画廊和美术馆,这里的艺术家也都孜孜不倦追求艺术之梦,艺术和美是他们心中永远仰望的女神。而在中国,能够如此守护艺术灵魂的艺术家少之又少。赵公明财神爷的魅力遮挡了缪斯女神的光芒,许多“搞艺术”的人在其中摸爬滚打,翻滚沉浮,甚至根本不知道艺术作品需要美和灵魂这回事儿。 其实,安于内心,在艺术之路上,默默地耕耘,开拓,不张扬,不做作,不膨胀,不卑躬屈膝,不人云亦云,忠实追求,总会有一天,艺术女神会厚爱他们! 作者系当代超现实画家吴国英【全球艺术家编码087-002】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宋庄,左起:赵梅阳,郝亭,吴国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