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唐三彩会如此珍贵?

 博搜艺术 2021-03-12

  真品唐三彩马从造型上看,一般都是头小颈长,膘肥体壮,臀部发达,腿部强劲有力,处处都可透出一种内在雄健的美。其眼睛、耳朵、筋骨、肌肉等局部雕琢精细,刀工娴熟,符合“西域大宛洋马”的生理解刨特点。不仅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出土的马也不同。它体现了唐马的造型特点,以静为主,静中带动,你看它“回首顾盼”,极其传神,雕塑家把这一顾盼的瞬间“定格”,使它能生动地展示唐马的内在精神、外在的动感和充满阳刚的肢体韵律。如此精湛传神的技艺,岂是仿品能企及的?

  

  在用途上,不少人印象里,唐三彩主要用作明器。郭爱和则澄清说,实际上三彩作为一种工艺,与明器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唐代三彩是为了适应当时厚葬之风,烧造了不少马匹、骆驼、男女侍俑、文武官俑,以及亭台楼阁、假山水榭模型等明器。而三彩作为一种多彩的陶瓷,它既可以做日用品,也可以做建筑瓷,也可以做生活用品。”

  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史曾经大放异彩,是中国几千陶瓷艺术的魅力瑰宝。自上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便受到中国以及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热,不少专家纷纷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

  

  经过初唐的不断积淀,到了唐代中期,三彩器物在贵 族官吏中已经普遍使用,三彩工艺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李唐衰亡后,宋、辽、明、清等朝代都有三彩工艺传承,但名称各不相同。由于清朝时有“素三彩”的名称,王国维、罗振宇可能是沿用已有的“素三彩”叫法,结合所属朝代命名了“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名气大到不需要过多介绍的文物类别,但你知道唐三彩真的只有“三”种颜色吗?当然不是。“三”只是个虚数,最常见的颜色有黄、白、绿、紫、褐,而黑色比较少见。不过,你知道最“昂贵”颜色是哪一种吗?是蓝色。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三彩的是在民国初期,1905至1909年修筑陇海铁路期间,在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修建而毁损了一批唐代墓葬,施工者发现许多带彩釉的陶马、陶骆驼和陶俑,由于这些陶器上大多数带有黄、绿、白或黄、绿、褐三种颜色,于是人们就给了它们一个形象的名字——唐三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