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三彩鉴定有多高深,你也可以逐步入门

 新用户99808155 2021-04-06

  唐三彩在造型上融合了传统的国画、雕塑和针织等各种工艺的特点,并在这种基础上和时代紧密相连,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变化和不同的"异色兮纵横,奇光兮灿烂。"

  唐三彩是一种名气大到不需要过多介绍的文物类别,但你知道唐三彩真的只有“三”种颜色吗?当然不是。“三”只是个虚数,最常见的颜色有黄、白、绿、紫、褐,而黑色比较少见。不过,你知道最“昂贵”颜色是哪一种吗?是蓝色。

  唐三彩是唐代五颜六色釉陶的通称。用白色粘土作胎,以含铜、铁、钻、锰等金属元素的矿藏作着色剂,制造低温釉,施于坯体外表,在800℃左右的低温中一次烧成。其五颜六色并不仅 限三色,通常有绿、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但以黄、绿、白为主。迄今已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是河南巩县、陕西铜川、河北内邱。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和埃及等地均有唐三彩出土,阐明其时已输出到各国。日本、朝鲜并由此仿烧,制成了"奈良三彩"和"新罗三彩".

  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史曾经大放异彩,是中国几千陶瓷艺术的魅力瑰宝。自上世纪初唐三彩被发现以来,便受到中国以及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火热,不少专家纷纷把研究成果公诸于众。

  唐三彩的材料主要为白色高岭土和各种矿物质釉料,制作工序大体为,先经过模制、轮制、捏塑、堆塑和雕刻等工艺完成高岭土的制胎,在1100℃左右的的高温下进行素烧,之后再上釉,然后二次入窑,在900℃的低温下烧制而成。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也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