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啥都没兴趣?点击了解真相!

 小宋老师幸福课 2021-03-12

/宋晓东

孩子太吵闹,老人出大招

先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老人,家门口有一片公共的草地。原本,老人最喜欢的事就是坐在草地上晒太阳。然而这段宁静的时光很快就被打破,一群孩子发现了这片绿油油的草地,并且开始每天来到这片草地上踢球玩耍,非常吵闹。老人很想把小孩子们赶走,但毕竟这是一片公共草地,于是老人就想了一个办法。一天,老人对玩耍的小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你们明天一定要继续过来玩啊,只要你们过来玩,我就会给你们每人一美元。

第二天,小孩们如约出现,老人给小孩子们一人一美元,小孩子们都很高兴。如此几天之后,老人又对小孩子们说,“以后你们过来玩耍,我不能再给你们1美元了,只能给你们50美分。孩子听完虽然不高兴,但是还是接受了。又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对孩子们说:从今往后,你们过来玩的时候,我最多只能给你们5美分了。孩子们听了之后,生气的对老人说:“5美分太少了,我们以后再也不过来玩了。

老人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掌控小孩子们的行为,在于他聪明的将孩子们踢球玩耍的内部动机(为兴趣而玩)变为了外部动机(为金钱而踢)。虽然小孩子们踢球的内在兴趣是老人无法控制的,但小孩子踢球的外部奖励(给小孩多少钱)是老人可以控制的。最终的结局就是,孩子不再在草地上踢球,老人重享宁静的时光。

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过度的追求外在的奖励会弱化内在兴趣。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开始变得更加在乎外在奖励的时候,这也就同时意味着我们正在逐渐丧失做事情本身所能得到的乐趣.

兴趣到底是怎样被弄丢的?

人们经常会有类似的疑问:他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好像自己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我敢打赌,在漫漫的人生旅途当中,我们都曾经对某一样或某几样事物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过于看重外部的奖励,或者是拥有一颗太强的功利心,最终导致太多的人把自己的兴趣给弄丢了。

比方说,有人曾经对弹钢琴很感兴趣,但是自从决心考个钢琴十级玩玩之后,考证的奖励淡化了他对弹钢琴本身的兴趣。他夜以继日的刻苦练琴,只是为了能够早日考级成功,随之而来的便是考级的压力和一颗急于达成目标的急切心情。从此以后,这个人便丢失了对钢琴的兴趣,很难再一个人坐在钢琴面前,尽情的去享受弹钢琴的乐趣了。

有人对学习英语很感兴趣,但是自从决心考出某个难度超高的口译证书之后,便只学习对考证有用的英语学习材料,一遍又一遍的去做各种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结果对学习英语的乐趣就这样一点点被消耗殆尽。每次学习英语感受到的都是考证的压力,而不是学习英语的纯粹乐趣。

有同学听完幸福课之后,跑过来告诉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所以想考个心理咨询师证书或是考个心理学的研究生玩玩。我告诉过来咨询的同学:如果你真的对心理学感兴趣,那就先由着自己的兴趣去读一些有趣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先慢慢把自己的兴趣养大,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决定是否要继续考证或是考学。如果你一开始就想通过考证或是考学的方式来发展自己的兴趣,那么这种刻意追求外在奖励的方式,只会让兴趣更快的扼杀在萌芽里。

做感兴趣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想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必须先要摆脱自己的功利心,防止过度的追求外在的奖励而侵蚀了自己的内在兴趣。你要知道,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奖励。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太多的人都想做到一石二鸟——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又能尽可能多的得到外在的奖励。但由于过于追求外在的奖励,从而忘记了做事情的初心和原本的兴趣,最终的结局却是丢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没有得到多少外在的奖励,最终把自己原本做事情的兴趣也给弄丢了。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