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一个人发展的最大阻碍就是自己

 小宋老师幸福课 2021-03-12

文/小宋老师

过了30岁以后,我经常会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一股隐隐的担忧。我已经在大学工作六年了,还是小讲师一枚,我觉得自身还有很多瓶颈需要突破。

每当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有的人会埋怨自己怀才不遇,有人会觉得自己时运不济等等。当我感到悲观的时候,这些想法我统统都有。然而我觉得上述归因方式,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消极。作为一名幸福课老是,我应当采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个问题。

有一天在读书的时候,我读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发展的最大阻碍就是自己。

我的心灵被重重的触碰了一下,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接着,我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对于个人发展来说,目前我身上最大的阻碍是什么?

前一阶段利用生病修养的间隙,我对自己的性格特点进行了一个深度分析,总结出了三大阻碍,需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好好突破:

01. 急功近利,不懂休息

我是一个特别急功近利的人,这个特质好像一直都在追随着我,历经岁月沧桑,始终没有改变。我总是希望能够多、快、好、省的去完成一些事情。

记得读高中的时候,我读了一本励志书,书中讲了一个瘦弱的青少年通过不断的突破自我,拼命的锻炼和吃三明治,最终从一个满脸痘痘的瘦弱小子变成了一位英俊潇洒、威猛强壮的橄榄球队队员的故事。

作为一名资深瘦子,对于这种励志故事我表示毫无抵抗力。当天晚上,我就开始了雄心勃勃的增肥计划,在做了N多个仰卧起坐和俯卧撑之后,然后又逼着自己在晚餐之后多吃了两袋方便面和四个鸡蛋。结果,我的胃疼了好长时间,修养了一个月才完全恢复。你来看看,我是有么多着急的想要去实现目标。

当我开始一个读书计划的时候,我就马上希望自己能够一年读一百本书。当我开始在操场上跑步的时候,我就希望自己一抬脚就能跑十圈。

我想,在这急功近利的心态背后,是自卑的心理和不安全感在作怪。根据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一个骨子里感到自卑的人,会拼命的去寻找补偿,变本加厉的去发展自己,从而安慰那颗自卑的心。而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会努力去站在一个比别人都高的位置上,从而发展出一颗病态的野心,表现得急功近利。

因为急功近利,所以我在很多时候就不懂的休息。由于不懂得及时休息,身体就容易出问题。

解药:说实话,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真的很难突破。如果我在这里说一些什么“岁月静好”、“身体最重要”之类的话,我感觉十分脆弱无力,甚至连自己都无法说服。

我想说的是,只要生一次大病,立马就会让一个人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前些日子的我所生的一场不大不小的病(肠梗阻),再稍微严重一点就要开刀动手术了。这次生病,立马让我明白了要懂得放慢前进的脚步,懂得如何去保养自己的身体。

在过去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只要是下班的时间,我都过得很随性,几乎一次没有强迫自己去做一些力不从心的事情。仅仅这一点,就让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要知道,之前的我通常会在一天的繁忙之后,强迫自己坐在书桌前继续写作,结果把身体给搞坏了。从今往后,我会慢慢的发展自己,温柔的坚持下去。

02. 过于敏感,缺少霸气

在人际关系方面,我是一个过于敏感的人。别人的一个否定眼神,就很容易让我胡思乱想上很长一段时间。当我给别人发信息,别人不回复的时候,我就会马上感觉心理很忐忑。

记得有一次快要下班的时候,我刚刚从教室走出来准备回办公室,回去的路上远远的看到一个人,这个人很像之前的一位老领导。但是因为我视力不太好,同时又急着赶班车,所以就匆匆的走了过去,并没有停下来和对方打招呼。

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的心里就马上涌出一股焦虑之情。我开始变得惴惴不安,我开始担心得罪了老领导。后来,我开始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让自己的心情慢慢的平复下来。

但是我的这种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过于敏感的心理倾向,却很难改变。

有人说,人际关系问题是所有烦恼的来源。我对此感觉深信不疑。由于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显得过于敏感,就导致我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总是缺少足够的霸气。例如,害怕拒绝别人,不敢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同时,也容易因为过度考虑对方的感受而委屈了自己。

解药:其实一个人的缺点和优点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换句话说,缺点往往是放置错误的优点。我那过于敏感的神经,如果整天都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那么就很容易把自己搞得紧张兮兮。但是如果用对地方,则会变成金光闪闪的优点。

最近在读王学富老师写的《成为你自己》,在书中我读到了很多精彩的观点,例如:“细腻的感情、敏感的神经,用于写作,就容易写出好看的文学作品。如果阻碍它,抑制它,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敏感的神经里隐藏着一种创造力。但是,如果这种创造力一直处于隐藏状态,受到抑制,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式发挥出来,就会形成神经症。神经症就是资源受到压抑的状态,心理学上真正的医治,就是释放这种被压抑、被禁锢的创造力。”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敏感之人,那么就要学会尝试去发现敏感的好处,多去顺应自己的本性做事情,例如进行写作、或者是进行艺术创作等等。如果能够把“敏感”用对地方,缺点就会变成优点。同时,如果你的时间都被用来做能够发挥优势的事情,那么就没有时间去为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牵肠挂肚了。

03. 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我是一个很容易陷入无边无际思考的人,连睡觉的时候也不例外,通常我会做很多很多的梦。每天早上醒来以后,如果不是强迫自己马上从床上爬起来,我都会躺在床上好长时间用来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别人眼中看似一些无趣的小事情,在我心中都会停留很长的时间。例如,我会去思考某个人的一个下意识的小动作,到底说明了他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还会反反复复品味某个人说的某句话,不停的去揣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想得太多”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我很容易陷入对未来的焦虑当中。例如,周末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就会十分担心周一的一些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由于想得太多,我会在脑海中不自觉的夸大一些任务的难度,很容易感受到各种压力。

“想得太多”其实也就意味着“做得太少”。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当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思考的时候,那么用来做事情的时间就必然会减少。除此之外,当把一件事想得过于困难的时候,做事情之前就会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这一切,都会导致执行力有所欠缺。

解药:“想得太多”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情,因为想得多的人往往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比较有深度。对于我来说,我特别喜欢和别人讨论问题或者是头脑风暴。尤其在轻松的氛围中,我的脑海中很容易迸发出很多不错的点子来。

但是,假如过于沉浸在绵绵无尽的思想世界当中,那么工作和事业都无法取得大的进展。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无论多么深刻的思考都是很难改变现实的,只有具体的行动才能改变客观世界。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克服这种想得太多、做的太少的缺点呢?目前来说,对我最有价值的做法就是——坚持每天列待办清单。清单列好之后,我会按照重要性对这些待办事项进行排序,先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起。通过这种方式,我的执行力提升了不少。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的全面剖析。其实这篇文章更适合放在日记本里,用来提醒自己。而今天拿出来和各位亲们分享,主要是为了完成今天一件待办事项——在订阅号更新一篇文章。希望你能喜欢。

P.S. 上次赠书的获奖名单出来了,感谢大家对活动的支持,获奖的童鞋是(截止到2017-7-1 20:37 点赞数排名前五):【왕용운】【L】【Tony】【Wen】【禅定】。请以上童鞋尽快通过订阅号留言,留下自己的邮寄地址和联系方式,我会尽快安排图书邮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