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点心理学到底有啥好处?

 小宋老师幸福课 2021-03-12


文/小宋老师

01.

本周六,受当当书店的邀请,去为自己的新书《情绪掌控,决定你的人生格局》做了首场线下读者分享会。

虽然当天下了雨,来到现场的人数受到影响,但是这场读书分享会对我个人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我首次在一家书店做线下分享和签售。

在这次读书分享会上,认真的主持人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学习心理学对你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下面,我想用两个关键词“自助”和“助人”来概括一下心理学知识是让我如何从中受益的。

02.

自助——每个人心理都有病。

很多人学习心理学的一个初衷是觉得自己心理有病,又羞于向别人提起,加之国内心理咨询行业良莠不齐,于是想通过自己学习的方式来治愈自己。

我也有类似的情结,所以我当时在高考结束之后,选择了报考心理学专业。工作之后,我也一直在坚持阅读心理学的书籍。

坦白说,工作之后带着问题和兴趣去阅读心理学的书,比之前在大学当中读心理学专业所学到的知识还要多。

虽然说,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是一个性格内向、多愁善感的人。学习心理学之后,我依然是一个性格内向、多愁善感的人。

但是,学习心理学的经历,可以让我看开很多事情,并且能够从消极情绪当中更快地走出来。

比方说,以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可能一两天的时间都会沉溺其中,深陷消极情绪不能自拔。现在的我,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能把问题想通了。

举个例子,在读书分享会开场的时候,话筒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我在开场的时候讲话显得有些啰哩巴嗦、辞不达意。以前的我,肯定会为这件事难受上好长一段时间。因为我是一个苛求完美的人,我会因此而判定这是一场很糟糕的活动。

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两级思维”,把事情看成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

而当时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影响后面的分享,因为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告诉我,我应当避免类似“两极思维”这样的非理性信念,而应当以事实为依据来评判一件事。

毕竟,开场效果不好,并不意味整个活动都很失败。只要我积极发挥,就依然能够有机会这场读书分享会变成一场成功的活动。

还有一点就是,学习心理学的经历,可以让我更好地接纳自己。

以前我很讨厌自己内向腼腆的性格,恨自己在人群面前总是显得有点消极被动。但是现在的我,已经非常接纳、甚至是非常喜欢自己内向的性格了。

因为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我明白了,内向者是有很多优势的,例如,感情细腻,写作的时候更容易打动人心;追求生命的深度,在专业积累方面更加容易形成优势。

03.

助人——帮助别人,实现自己。

无论是作为一名管理者,教育者,还是心理咨询师,任何一个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用心理学知识来帮助到别人,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自己。

有很多人会觉得,心理咨询师是别人的精神垃圾桶,做心理咨询会让咨询师的心理感觉很累。

职业生涯初期我也有类似的感觉,但是随着咨询技能的提升,当我越来越能够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时候,我得到更多的是一份成就感。

其实,无论是什么工作,哪怕是你十分感兴趣的工作,前期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刻意练习,在达到熟练状态之后,才会找到成就感。

现在做心理咨询,我感觉自己在聆听一个又一个特别真实的故事,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这些故事都反映了真实的人性,好似是天籁之音。

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你自己首先要感到幸福。

我们都知道杯满则溢的道理,一个人只有让自己成长了、幸福了,才能有能力、有意愿给别人带来更多的幸福。

反之,如果自己感到不幸福的话,就很容易去伤害别人。

有一段时间,我感到很累、很疲惫,自己也特别需要别人的安慰,而这个时候我又恰恰被安排去接多个心理咨询个案,这个时候,我发现咨询效果很不理想。

所以,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首先要想办法让自己不断成长,要学会讨好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幸福。

如果自己不幸福,这个时候咨询师就会带着对生活的不满,带着消极的情绪,甚至是带着恨在付出,这样是无法真正的帮助来访者的,咨询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其实,助人的前提是自助,好好爱自己,让幸福从自己的身体当中溢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助人效果。

04.

说了这么多学心理学的益处,下面我们来看看该如何入手,更好地学习心理学知识。

一天晚上,和几位辅修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交流,他们跟我说:“毫无疑问,我们一开始是因为对心理学的兴趣,才辅修心理学专业的。但是,我们很快就失去了对心理学的兴趣。”

原来,如果把心理学当成是一门专业去学习的话,学习之初需要去学习很多枯燥的理论和知识和理论,例如,我记得自己在学习《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去搞明白“感情”和“情感”的区别。

而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还会让你感觉到,很难马上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学着学着,就容易对心理学失去了兴趣。而一旦失去了兴趣,也就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迄今为止,我觉得学习心理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带着问题去读相应的心理学书籍。然后,将书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我并不推荐从那些难啃的心理学教材开始学起,而是建议你从一些更加实用的书籍开始读起。

下面,我想推荐几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洞察人性,同时更加具有“心理学味道”的书籍。这几本书,都是由国内外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所撰写的,他们的文字既有理论功底,又能直指人心:

斯科特.派克 《少有人走的路》

欧文.亚龙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

武志红 《为何家会伤人》

曾奇峰 《幻想即现实》

李雪 《当我遇见一个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