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timtxu 2021-03-12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在很多人印象中,上海是直到近代才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大都市。事实上,经过50多年考古研究,上海古海岸线“冈身”地带,已发现一连串的古文化遗址,最早达6000年,其中也包括了位于我们闵行的马桥文化。

你知道马桥文化是如何得名的吗?马桥文化遗址又是在怎样意外的情况下被发掘的?几千年前的马桥先民们如何生活?马桥文化中最珍贵的考古发现又是什么?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桥文化的艺术成就竟还会影响到我国国旗的设计。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对我们本土的马桥文化有更深层的了解,也会更想一睹其神秘面纱下的绝世风采——

“冈身”孕育辉煌的上海古文明

据考证,早在六七千年前,在长江和海水交互作用下,在现今上海地区的西部,发育出上海的古海岸线“冈身”。其纵贯了现在上海的嘉定、青浦、松江、闵行、奉贤五个区。

“冈身”由“西北—东南”走向的贝壳砂堤构成,比附近地面高出几米,走向略似弓形。东西最宽处达10里,最窄为4里,是古海岸线的沉积标志,也是上海滩逐渐成陆的有力佐证。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共计发现了先秦时期文化遗址约30处,其中以上海地名来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就有三处: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它们均位于上海古海岸线“冈身”地带。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三大古文化共同形成上海文化的源头

“如果说崧泽文化是上海之源、广富林文化是上海之根,马桥文化就是上海之本。这三大古文化,好像是构成'沪’字的三点水,缺一不可,共同创造了上海古文化的辉煌。”高蒙河说,这三大古文化的存在,表明上海参与了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共建进程。

考古发现,在距今约4000年以后,相当于中原的夏和商时期,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不断进入到上海西部的“冈身”地带。它们和上海本地留存的良渚文化遗民一起,共同发展了“马桥文化”。马桥遗址坐落于闵行区马桥镇,大体位于上海古海岸线“冈身”文化遗址走廊的中部。

“马桥文化既是远古上海走出历史低谷的起点,也是远古上海开始向近现代国际大城市攀援上升的原点。马桥文化开放、多元文化的融合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代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的源头。”高蒙河说。

据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原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宋健介绍,马桥遗址最早发现于1959年,考古学者先后进行多次发掘,除了有大量的出土遗物和遗迹外,还发现了一些自然遗存,为研究马桥文化的性质和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资料。

马桥遗址竟是发掘粪坑时的“意外收获”!

马桥遗址

马桥遗址位于今闵行区马桥镇俞塘村,现在的北松公路横穿遗址中部。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1959年12月7日,马桥公社联工大队俞家生产队社员在发掘粪坑时,在1.5米左右深处发现鹿角和红色印纹软陶碎片,引起在该队劳动锻炼的提篮桥区粮食系统下放干部的重视,他们认为很可能是一个地下遗址。立即向当地公社、上海县有关部门汇报,同年12月10日,上海重型机器厂在俞塘河北岸推土机取土时,在最深处推至地表1.2米以下时,发现大量的印纹陶泥及少量石器。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1960年,开始了马桥遗址第一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1966年又在第一次发掘区域旁进行了第二次发掘,面积为589平方米。根据第一、二次考古发掘的情况,发掘者认为马桥遗址第四层属于印纹陶文化的一种类型。1978年,考古学者将之命名为“马桥文化”。

1993—1997年,上海考古学者先后四次发掘了马桥遗址,发掘面积达2728平方米,除了有大量的出土遗物和遗迹外,还发现了一些自然遗存,为研究马桥文化的性质和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料。2005年和2012年,又对马桥遗址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探明的遗存可分为五层:第一层是明清时期文化遗存;第二层是唐宋时期文化遗存;第三层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第四层是夏商时期文化遗存;第五层是距今4000余年的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遗存;再向下为南北走向的古海岸遗迹。马桥文化的内涵主要集中在第三期。

可见,马桥遗址从距今5400年左右的崧泽文化晚期开始有人类居住,之后经历良渚文化,到了马桥文化时期聚落规模逐渐发展,之后又积累了许多春秋战国和唐宋时期的文化遗存。这体现了马桥遗址及闵行区源远流长的历史。

“马桥文化”的提出和命名,与庐山召开的这场会议有关

1978年夏,在庐山召开的“南方印纹陶学术讨论会”上因马桥遗址发现较早,文化遗存最丰富,最具典型性,以考古资料积累和认识深化为基础达成共识:将夏商周时期的太湖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区,会上有学者提出了“马桥文化”的命名。1982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命名“马桥文化”,所处时期从3900—3200年。马桥文化的分期以此为基础,根据陶瓷形态的演变速率,挑选鼎、豆、觯、觚、器盖等,将马桥文化分为2 期4段,分别代表马桥文化的早期和中期,晚期比较贫乏,持续发展700 年,并确定马桥文化的主要来源为西安半坡文化、山东莒县文化、浙南闽北的肩头弄文化遗存的影响。马桥文化遗存三期为:第一期为夏商时期,实际就是马桥文化;第二期为西周时期;第三期是春秋至战国早期。还将商代后期延续到西周早期称为“后马桥文化”。

挖井取水、灶台烧饭,马桥先民的生活是这样的

良渚文化时期,居住在马桥遗址的良渚先民以砂堤为自然屏障,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砂堤的西侧。随着海水东去,竹冈砂堤之上和东西两侧都成为人类居住的优良场所,马桥文化先民在这里长期生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堆积。

马桥遗址发掘中发现与人类活动相关的遗迹有柱洞、水井、灰坑、灰沟、陶片堆和灶塘等。

水井:在马桥遗址区域,共发现水井14处。由于马桥先民居住在古冈身海岸线边,受到海潮咸水的侵袭,发明了挖井取水,以改善饮水条件。

灶坑:灶炕一共发现2个,还在灶坑的烧结面上发现了炭灰。灶坑内堆积黑色土,质地比较疏松,夹杂着红烧土颗粒和小块,并含有少量陶片,在东面的小灶坑内填满草木灰。在距灶坑西北大约150厘米处,放置了一块不规则的石块。

居民遗址:马桥文化时期的村落与地理位置相契合,呈宽带状分布。发掘清理出各类生活遗迹,几组柱洞群和灰坑,四周有水井、窖穴、灶坑等。综合马桥文化时期居住遗迹的分析,马桥先民的居住房屋形式以干拱式建筑为主,也有个别浅穴式的房屋。

墓葬:马桥文化也发现了多座墓葬,有单人仰身直肢、 屈肢葬等葬俗,墓葬基本没有随葬品或随葬品极少。

马桥文化的艺术成就竟影响到国旗的设计

马桥文化是因马桥遗址发现而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从长江三角洲地区来看,目前已发现马桥文化遗址四十余处。迄今为止,依然以马桥遗址发掘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

马桥文化特点体现在器物制作方法、器物形制、器物组合等方面。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马桥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褐陶数量最多,夹砂陶次之。另外,马桥文化还发现了少量的原始瓷。马桥文化陶器的主要器形有鼎、甗、罐、盆、 簋、豆、三足盘、觚、觯等。

马桥文化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主要有斧、钺、戚、锛、凿、锄、 刀、镰、戈、矛和镞等。

马桥文化已经发现了青铜器,但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目前发掘出土的有削、斤、镞等。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黑釉原始瓷是马桥文化的一大发明

马桥文化的主要内涵是印纹陶(红褐陶)有颜色和质地软硬的差别。根据考古学者和硅酸盐研究学者的共同探讨,认为马桥文化的陶瓷生产正处于技术创新的转变时期,新出现了烧制火候相当高的硬陶和原始瓷。硬陶的烧成温度已达1100度,其表面有一层光亮的釉,既有青绿釉,也有黑釉,环太湖地区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原始瓷出产地之一,黑釉原始瓷尤为罕见,这可以说是马桥文化的一大发明。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发现最早的陶文甲骨文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马桥遗址一共发现了234 个陶文单字,同形合并后归并为59种六类。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对早于甲骨文、金 文又与文字有关的那部分资料(主要是陶文),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2005年3月16日,文汇报发表了一篇《文化争鸣:上海人的祖先到底是不是河南人》的文章。文章指出:“在闵行马桥遗址出土的阔把杯底的两个刻画陶文,作为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字资料,最先被郭沫若先生引用在《中国史稿》中。”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遗迹如西安半坡出土的陶钵口沿上的符号,山东莒县出土的陶尊(大汶口文化)上的符号,上海马桥遗址下层出土的陶杯(良渚文化)器底符号等,全部是“篆刻”。可以辨认的正式文字“甲骨文”,更是地道的“篆刻”艺术。

最早的五角星纹诞生于此

马桥文化的艺术成就,在出土的陶瓷容器中几乎随处可见。如在出土的泥质黑衣灰陶上,在盒外底细刻内旋纹的中间,浅刻一五角星纹。专家断言,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五角星纹。同样在马桥出土的马桥文化泥陶器皿中,出现了菱形、波浪形、S形、云雷纹等其他形式的花纹图案。艺术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3900年后的今天,五角星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已被美国、前苏联、朝鲜、越南等许多国家作为国家标志的象征。马桥遗址出土的大量艺术花纹、云雷纹已经成为众多国内外艺术家收集的艺术珍宝和创作素材来源。

打卡了解上海远古文化第一站——马桥文化展示馆

为了让更多市民群众了解马桥文化,结合马桥镇新型城市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在马桥古文化遗址总体规划了一个面积很大的公园,其中的“马桥文化展示馆”已建成并对外开放,同时为周边居民打造了一个远古文化氛围深厚的休闲场所。

马桥文化展示馆位于北松公路858号,就在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内。展示馆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据了解,展示馆是以“天”、“地”、“人”为创作理念,以“马桥文化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以“让文物说话,再现马桥远古人居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基础,运用高科技新媒体手段,打造的一座新概念远古文化展示馆。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展示馆入口的一处背景墙,以贝壳沙堤为底色,带我们瞬间穿越回数千年前的马桥。

浩渺星河,时光旖旎。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美好的事物,总要在时光里沉淀。展示墙上勾勒了一脉相承的上海古文化源流。

马家浜文化 距今大约7000-6000年

崧泽文化 距今大约6000-5300年

良渚文化 距今大约5300-4300年

钱山漾文化 距今大约4300-4100年

广富林文化 距今大约4100-3900年

马桥文化 距今大约3900-3200年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灰底的墙面上印有大小不一的数字,难道是什么神奇的密码吗?这面数字墙记录的就是马桥古文化遗址的大事记。比如,1977年12月7日,马桥古文化遗址,被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确立为“上海市古文化遗址保护地点”。2013年3月5日上海马桥遗址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在展示馆最中间位置,展现了当年马桥遗址发掘场景,一组大型雕塑生动再现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情形。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而且这里使用了高科技互动展示技术哦~这个技术叫做混合显示技术,通过转动屏幕,对实景场景进行扫描拍摄,在显示屏上可以看见现实场景与虚拟影像叠加的画面,看,马桥先民的房子原来长这样!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移步来看一段影片,在震撼视听声中,感受因发掘马桥遗址而取得了宝贵文化遗存和自然遗存。

广袤沃土,文明演进。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万物皆尘土,广袤的沃土既生长万物,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演变。在这个空间,我们可以看到马桥遗址挖掘的意义、马桥文化的释义,在上海地图上找到马桥遗址所处的位置。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图片说明:'竹冈'地层堆积示意图

据考证,马桥遗址坐落在一道被称为'竹冈'的贝沙堤之上,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宽带形状。'竹冈'的地层堆积主要形成于良渚文化、马桥文化、马桥文化以后三个阶段。以沙堤西侧的I区T1011为例,共分成现代耕土层、马桥文化以后各个时期的堆积、马桥文化时期堆积的人类文化遗存等8层区域,展现了该片区域的文化遗存和自然物质积淀,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地貌特征。

应时器物,恬淡生活。

马桥古先民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要知道,长江带来的冲击泥沙和海潮带来的贝壳砂共同沉积作用,形成了一条“贝壳砂堤”,马桥文化时期先民就是在砂堤之上及两侧依水而居的。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他们用木板、树干、树枝、竹竿、芦苇、茅草等材料搭建房屋,住房类型既有呈直线排列的干栏式建筑,也有个别浅穴式的房屋,在房屋一面立柱架还设有木梯以供上下出入居室。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展示了马桥先民平时使用的劳动工具,有斧、锄、刀、镰等石器,少量的镞、镖、珠等骨角器。还有大量的生活器具,其中食器有豆、簋、盘、三足盘,饮器有觯、觚、尊、鸭形壶等。无论是劳动工具还是生活器具,都反映了当时马桥先民生活富足的状态以及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图片说明:鸭形壶

要追溯闵行乃至上海的“源头”,这个地方不可不看

图片说明:马桥文化层出土各类器物实景

马桥文化展示馆的建成开放,为我们近距离认识学习、传承发扬马桥文化提供平台。长假里,不妨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穿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与先民对话,循着他们的足迹,在上海大地变迁的沧桑岁月中,感受人类文化进程中的时代精神和对远古文化的追忆。

展馆地址:北松公路858号(近花王路)

交通指引:闵行5路、莘金专线、881路、闵行37路 

预约电话:64090122

部分资料:《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张建松所著篇目《马桥文化,海纳百川的源头》

编辑:姚炯实习编辑:郑晶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