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忙,有好一段时间没研究出有用的新策略,所以去了翻了翻以前研究,但没投入使用的一些策略。 翻了一会,发现2019年3月22日在公众号分享的一个次新股策略非常有意思 这个策略是某个读者和我交流的时候,提供的一个炒股思路,核心的逻辑:选出流通值小的超跌次新股,然后买入博反抽。 他说他平时就喜欢用这种方法选股,所以我就根据他的描述做成了量化策略。 当时测了一下,2015年9月---2019年3月的收益是这样的: 看起来非常不错,3年半的时间总共有12倍的收益,平均年化111%,胜率为62.5%,最大回撤22.8%。 时隔2年,这个策略还行不行呢? 于是,我翻出以前写的代码,又测了一下2015年9月---2021年3月的收益: 真是让我感到惊讶,竟然还是非常有效,收益达到了2522%,年化84%。 这个策略的思路其实特别简单: 选股方式: 就是在上市天数小于180天的次新股里挑选出跌幅大于60%的股票,然后按照流通市值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序 买入方式: 买入流通市值最小的1只 卖出方式: 5天内涨幅超过20%就止盈,或者4天内跌幅超过10%就止损 仓位管理: 全仓买卖 我当时根本没把这个策略当回事,认为这个策略的选股条件过于苛刻,选出来的票也不多,且买卖次数也很少,有很大的过拟合嫌疑。所以也就没考虑用这个策略来实盘。 但今天我很仔细了研究了一下这个策略历史交易过的股票,发现还有点意思。 这策略6年里就交易过22次,盈利12次,亏损10次。正确率不低,当然它成功的地方在于它选对的那12只,基本都非常强劲。 比如,2015年9月16日买入了易尚展示 看K线图,基本买在了最底部,且买入后就一飞冲天 再比如2018年2月8日买入的盛弘股份 看K线,也是一个非常低的位置,且买入后直接反弹 还有2018年9月19日买入的锋龙股份 也是一样的买在低点,然后突然暴起 2020年9月11日买入的卡倍亿 也是买在了起飞前的最低点 最新的是2021年2月8日买入的圣元环保 也是恰恰好买在了最低点 还有好几只也都买中了最低点,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 仔细一研究,感觉这个策略有那么点意思,并不像我之前理解的那么没用。就是真的很神奇,竟然有这么大概率能买中最低点,且马上就能起飞的次新股。 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策略,竟然这么神奇,我目前确实想不到底层的逻辑是什么,只能用之前想的那个理由强行解释:次新股一般很少有业绩风险和黑天鹅,在暴跌之后一般都有反弹的空间。 这个策略的问题确实也很明显,即不是任何时候都有跌幅超过60%的次新股,所以收益曲线上有走出一条横线的情况。并且在市场整体上涨的时候,也不会有大跌的次新股。这个时候如果你只是一股脑的使用这个策略,最后肯定错过了大行情。 所以我想到的用法是,把这个次新股大跌策略当成是一个辅助策略,就是平时还是正常用其他策略,一旦发现市场上有符合次新股大跌策略的股票,就分出一点仓位买入。 就我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个策略确实值得尝试,但我也是抛砖引玉,把这个思路分享给大家,至于之后能不能继续神奇,这我也不敢打保票。 我的公众号叫 豆瓜的投资笔记,文章主要发在公众号,雪球更新较少,可以在微信搜索豆瓜的投资笔记,有很多股票策略和干货 几点补充: 1、如果同时选出多只符合条件的次新股,那就选流通市值最小的那一只。 2、关于卖出方式我是这么表述的“5天内涨幅超过20%就止盈,或者4天内跌幅超过10%就止损”。很多读者以为是买入后的5天内涨了20%就卖出,或买入后的4天内跌了10%就卖出,这样理解就错了 这个5天是动态的,就是每天都会去算一下,当前股价和前5天的最低价相比,是否涨了20%。例如,股票A每天都涨1%,那这只票永远不会被卖掉。4天下跌10%这个逻辑也一样,也是动态的。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动态止盈止损。 3、还有一条隐藏的卖出逻辑我忘记说了,遇到涨停股,一直涨停一直不卖,直到不涨停才会卖。也就是说对于涨停的票,就算5天内涨幅超过20%,策略也会继续持有,直到哪天不涨停了。 其实第2、3条石非常非常实用的卖出逻辑,不过是用在这个次新股策略,还是其他册罗,亦或是你们自己主观选股,都是极佳的操作方式。 还记得我当时说过无数次的趋势卖出法吧,那套操作方式适合用于卖出趋势股,而这次说的第2条卖出法师,极度适合反转、反弹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