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2017年西方左翼思想译介 | 福柯篇

 欧陆思想联萌 2021-03-12

这一篇是2017年是西方左翼思想译介系列的第二篇文章。

下面是已发布文章的链接,可点击蓝字跳转▼

【连载】2017年西方左翼思想译介 | 大卫·哈维篇

Michel Foucault

米歇尔·福柯

 -1- 

这一次要介绍的是,在诸多学科极具影响力的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译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拜德雅人文丛书”出版了他晚年的两篇演讲《什么是批判?自我的文化:两次演讲及问答录》。

第一篇《什么是批判?》是1978年福柯在法国哲学学会所作的演讲,主要讨论了康德的批判任务和“作为一般德性的批判态度”,希望为批判寻找一种统一性。

福柯认为,自15世纪起,社会的“治理”成为一种使个人臣服于机制的运动,而所谓批判就是要“质疑真理的权力效应,质疑权力的真理话语;批判就是自愿不臣服(inservitude volontaire)的艺术,就是深思熟虑不顺从的艺术”。这种对权力的深刻质疑体现出福柯的批判是一种从内部入手的、义无反顾的、持久的批判。

-《什么是批判?》-

福柯对康德提出的“我们的现实是什么?”、“我们是谁?”和“我们哲学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等思想史问题很感兴趣,198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福柯的演讲《自我的文化》以此为契机讨论“我们自己的历史本体论”问题。

福柯的研究对象“自我的文化”关乎的是自我关系的形成和构成,其中,“自我”不是先在的或被给予的,而是一种和自我的关系,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的相关物,“文化”则是具有个人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福柯考虑的是自我的构型。

在希腊—罗马文明中,“关怀自己”、“关心自己”曾是非常重要的伦理原则,甚至比“认识自己”更为重要。福柯抓住这一阶段社会中出现的关乎自身的普遍的实践和体验,并以此为出发点,区分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最初两个世纪“自我文化”的差异,最后给出“自我文化”在现代社会逐渐失势的原因。

-福柯-

总起说来,演讲和问答讨论的内容同样精彩,而且这两次演讲都受到康德《什么是启蒙?》一文的影响,尽管在这间隔的五年中福柯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但是福柯对康德批判观念的参照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福柯考》一书中,作者弗雷德里克·格霍还专门用一篇论文来阐述福柯对康德文本中启蒙与批判态度的探索。

 -2- 

弗雷德里克·格霍是法国年轻一代学者中研究福柯的代表人物,也是福柯法兰西学院课程讲稿的整理人。在《福柯考》中,格霍为福柯的生平作了一个小传,将福柯思想勾勒为知识、权力、主体三个阶段。

根据对福柯著作和讲稿的研究以及福柯晚年提及的三轴心说,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人文科学考古学时期、权力与治理术分析时期,以及主体化之实践时期。此书的附录收录了作者研究福柯晚期课程的论文,即《启蒙与批判态度:福柯论康德》与《哲学生命与艺术作品》。

同时,格霍还从不同侧面描绘了福柯对政治、宗教和同性恋的态度以及如何反抗那些大写的观念,福柯“说真话”的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福柯考》结构简洁、内容充实,非常适合作为了解和研究福柯思想的导读性作品。

 -3-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轻与重”文丛翻译出版了《福柯看电影》,也是西方学者为透视福柯思想而作。福柯的著作中涉及电影的内容并不多,研究“福柯与电影相遇”的学者也为数甚少,《福柯看电影》就是这样一部以填补空白为目的、研究哲学与电影对话的作品。

-福柯-

全书包括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20世纪70、80年代福柯讨论电影的访谈录,这些或源于真实故事、或探索新时代问题的现实主义影片与福柯思想颇有契合之处,也触动福柯有更多的“别样思考”。

一方面,福柯谈论了有关拍摄手法、叙事内容和电影机制等内容,诸如电影能否重现萨德主义(《索多玛的120天》)、用影片展现精神病院机制(《保罗的故事》)、拍摄农民电影、创作农民文学以及电影与历史的关系(《皮埃尔·里维埃》);

另一方面,访谈还涉及了如何为记忆而斗争(《悲哀与怜悯》《拉孔布·吕西安》)、爱情与激情的差别(《玛利亚·玛丽布朗之死》《柳春》)等现实问题。

该书的后半部分是两篇关于福柯如何看待电影的研究论文,即道尔·扎班扬的《电影能做什么:福柯与电影知识》和帕特里斯·马尼利耶的《现在的解释:福柯用电影揭示他眼中事件的形而上学》。


-福柯-

涉及如下问题:“电影在什么意义上可以别样地书写历史?电影是否可能评判和揭示构成福柯称之为'权力技术论’齿轮的那些既意外有必然的微小元素?电影是否有助于我们对现在的批判?”

两位作者强调的是福柯看电影的批判态度和考古学方法,读罢福柯著作和访谈中有关电影的部分,阐述自身作为读者所受到的影响:其一,对电影评论的影响;其二,对电影理论与美学的影响;其三,对哲学实践的影响;其四,对历史调查的影响;其五,福柯之言论对导演的潜在影响。

阅读这类作品,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学者的研究方法、问题视域以及西方学者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与自觉。

激进阵线联萌

-jijiinzhenxian-

制图/排版:朴正敏

-跳转链接-

进入激萌活动群

赞赏入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