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蚕到死丝方尽

 昨夜长风无眠 2021-03-12
也是在这样的阳春三月,四十五年前的我作为一名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有幸成为了一名乡中学民办教师,从那以后,从中学老师到大学老师,教过各类学校各种层次的学生,如今桃李满天下。

图片

在乡中学教书时,恰逢身背相机游走乡村的摄影者来给学生拍照,顺便给我拍一张,放照相馆冲洗时黑白照片被老板涂成彩色放在橱窗展示。

图片

从教几十年,有坎坷、有收获,酸甜苦辣咸,尝尽个中滋味。面对一波波从政潮、下海潮,我从来没有迟疑、没有退缩、没有放弃,坚守教学第一线,正所谓“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总结教学经验,感悟点滴体会,简要汇总如图:

图片

在越来越提倡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今天,常常有教师把互动等同于提问。我看来,提问不等于互动。一堂课,有提问不一定有互动,有互动不一定要提问。互动是那一刻教师与学生之间眼神的交流、知识的共享、情感的共融、心灵的共通。如果教师的提问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不成其为互动。

此外,作为一个非典型理工女,我觉得把文科的特点用于理工科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用写侦探小说的方法做教学设计,撰写力学教案。每次课,前有伏笔、后有推理、环环相扣,循着“蛛丝马迹”,一个个“包袱”抖开,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听课学生觉得扣人心弦,自己也每每备课到凌晨三点仍欲罢不能。
在讲《理论力学》“力对轴之矩”时,我走进教室就把自己的包随手挂在门把手上,当课中说到作用力与转动轴共面(即力作用线与轴平行或相交)时力对轴之距为零,就请同学们看看我挂在门把手上已经一节课了的书包,其重力的确不能使门转动,对门轴之距为零。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却是早有预谋。
每次课既要解决上次课的存疑,又要留下新的疑点,吊足口味。常常眼看快要下课,我顺势抛出一个问题,随着疑问句上升的音调,正好下课铃声响起,这时把黑板刷往讲台上一拍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那又是一堂酣畅淋漓的讲课。下课了为内容太专业,此处省略500字,学生们异口同声要求我讲完,还说不着急下课。我说你们坐着我站着,你们不累,我可要回家休息了。下课后仍有几位同学簇拥着我,一直跟着我走出教室走下教学楼,缠着我要听,我却得意地守口如瓶,成功地变“我要讲”为“他想听”。
理工科老师如果用抒情散文般精炼优美的语句讲课,或者加入诗歌、成语、类比等方法,也可以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比如讲到《理论力学》的难点“约束及其约束反力”时,我会用一首“七绝”做一个总结:

柔索受拉连中线,

接触受压垂切线,

铰链约束有五定,

否则反力分两边。

(五定即可动铰支座、二力平衡构件、三力平衡汇交、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情况时铰链约束反力作用线可以确定)

图片

接着再请同学们尝试着将“七绝”改成“五绝”(分别去掉“受拉”“受压”“约束”“反力”),因而把约束的几种类型及其反力方向的确定全部清晰概括,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又如讲到《材料力学》中比较容易混乱的内力(对应拉压、扭转、弯曲变形中的拉力、扭矩、弯矩、剪力)符号时,我又告诉同学们,古有文天祥的“正气歌”,今有老师的“正字歌”,即:

设为正,拉为正,

离开截面扭矩正,

左顺右逆弯矩正,

左上右下剪力正。

扭转内力符号示意图

图片

弯曲内力符号示意图

图片

还可以用比喻的方法使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比如在讲到《理论力学》中的难点“拉格朗日方程”时,同学们对用到的数学知识“求偏导数”不甚理解。当时恰逢“超级女声”节目热播,我告诉同学们求偏导数就是“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即对某一个变量求导时,其他变量均视为常数。短短的一句话,同学们立刻心领神会。

图片

课堂教学中若能够引入一些贴近工程实践和学生生活的实例,总能够拉近看似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的力学概念与同学们的距离。
如在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讲到《理论力学》的“虚位移原理”时,就会引入学生们师兄的创新实践项目,即针对时常遇到台风天而设计的高楼楼顶升降广告牌底座,其底座的受力分析与计算就与此相似。

图片

每次在讲到《材料力学》的“应力集中”内容时,恰好是板栗上市的时间,我就会在前一天请同学们代买5元钱的糖炒栗子带到教室,下课前先请两位学生试剥两颗,往往是一口咬下去变得七零八碎,内皮更是难以分离。接着我再拿起一颗栗子,对其凸起一面沿纹路横向轻轻掐一个裂纹,再沿纹路纵向一挤,由于应力集中,不大之压力迫使裂纹迅速扩展直至断裂,栗子中的气压同时迅速将栗子内皮与栗子肉剥离,从而轻松取出完整的一颗栗子。说完力学原理,把余下的栗子分给同学们试吃,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教室里都是吃栗子、品力学的欢声笑语……

在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讲到提高抗弯强度的措施时,就会请同学们抬头看看教室的矩形截面房梁,弄明白为什么房梁横截面都是竖着布置的。同样道理,我去浙江西塘旅游时看到大门口广场地面的青砖也是侧面竖着布置,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抗弯强度。

图片

我觉得,教学生学会如果做归纳总结也很重要。当初普通化学所学习的元素周期表曾让我深受启发,我记得我的老师说过,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性,后来的科学家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元素。当我们把所学的知识用一张图表归纳时,往往可以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异同,从而有了比较与鉴别、记忆与联想。

《理论力学》运动学总结

图片

《理论力学》动力学普遍定理总结

图片

《材料力学》基本变形、组合变形总结

图片

《流体力学》总结

图片

《气体动力学》总结

图片

曾经有朋友说过,教师是一个讲良心的职业。的确,在旁人眼中,教师是一个自由职业,有大把的寒暑假时间,特别是大学老师还不坐班,似乎下课后就可以游山玩水、休闲娱乐,却不知道想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除了要不断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还要进行横向纵向的科学研究,为国家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助力,并反哺教学,其背后的艰辛和付出的努力是旁人不能想象的。
教师的工作就像一个无底洞,需要一辈子无私奉献、默默耕耘。教师也像一头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了一辈子教师,深深感受到用这句话来形容教师是再贴切不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