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酒疯子”效佳

 玄易子920 2021-03-12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酒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发生精神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即通常所谓的“发酒疯”,表现为情绪兴奋、言语增多易激动、失去控制力、并有走路不稳、 口齿不清等,称为普通醉酒,较为常见。另一种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精神障碍称为病理性醉酒,即小量饮酒即引起严重的精神症状,表现为意识模糊,有强烈的兴奋性和攻击行为,或可出现片段的幻觉和妄想,持续数分钟和数小时不等。

慢性酒精中毒时的精神障碍是长期饮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人格改变和智能衰退,并常伴有各种内脏器官的严重病变。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人格改变和智能衰退。病人变得自私、孤僻、迟钝,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关心家人,情绪不稳,易激惹,思维缓慢、记忆减退,智力下降,对饮酒有强烈而不能克制的意向,为了得到酒喝不择手段,可发生震颤和谵妄,出现生动的幻觉或嫉妒妄想,并常伴有各种内脏器官的严重病变。临床中这样病人非常多见,中医通过审因论治,辨证用药,效果良好。今举例示之。

【病案】:孙某某,男,51岁,兰山区。初诊:心惊胆怯4年,有嗜酒史20余年。睡眠不安,时有幻觉,烦躁,常感心里害怕,有时两手震颤,走路不稳,食欲可,有时恶心欲吐,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炒枣仁、 茯苓、龙骨、 牡蛎、当归、 陈皮、 柴胡、 郁金、川芎、知母、大枣、 炙甘草、 远志、白芍、钩藤、 黄连、代赭、 蒲公英 5付 水煎服。 二诊:诸症减轻,睡眠改善,心里已不感觉害怕,有时手稍振颤,有时烦躁,食欲可,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黄腻,脉弦。上方7付 水煎服。

三诊:感觉良好,语言清晰宏亮,家属称患者“知道在家干活了”,食欲可,睡眠安,两手已不振颤,有时仍烦躁,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右薄黄腻,脉弦。上方加栀子 7付 水煎

服。

【按语】:临床观察发现,嗜酒患者若强行戒酒,常出现戒断综合征反复出现,如果病人减少酒量或延长饮酒间隔,即引起体内酒精浓度下降而出现戒断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是手、足、四肢和躯干震颤,共济失调,情绪急躁,易有惊跳反应;还可见多汗、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病人在长期饮酒后骤然减少酒量或停饮可很快产生短暂的意识障碍。发作时患者意识不清,有时间和地点方向障碍,出现生动而鲜明的幻视与被害妄想;在幻觉基础上,亦可出现片断妄想以及相应的紧张恐惧或情绪低落。病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嫉妒妄想与被害妄想,临床上以前者多见。患者无端怀疑配偶不忠,为此常有暴怒反应,也可导致对猜疑对象或配偶进行攻击,有时酿成凶杀恶果,因而表现为极端恐惧不安或冲动行为。同时可见病人四肢粗大震颤和共济失调,并常伴有发热、大汗、心率过速、血压升高以及瞳孔散大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震颤谵妄持续时间不等,一般为3~5天。恢复后患者对病情经过部分或全部遗忘,产生“断片”现象。

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上以戒酒和大量补充维生素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给予保肝治疗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本患者也曾中西医治疗,用过许多药物,但效果不理想。针对病人心惊胆怯,睡眠不安,出现幻觉等精神症状,以酸枣仁汤安神定志,加逍遥散疏肝解郁,益心健脾,更加龙骨、牡蛎、钩藤、等重镇安神,镇肝熄风止痉,因长期饮酒对胃肠均有损伤,故加公英、代赭石、黄连等燥湿健脾,和胃降逆。通过辨证用药,标本兼治,故收效显著。

中医治“酒疯子”效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