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美名贯古今

 燕鼎文化 2021-03-12

盛夏的淄川,热情地把八方友人紧紧拥在怀中,是暖,是热诚。

蓝天白云下,淄川蒲家庄那座青砖的门楼,越发显得古朴大气。从写有“康平”两字的门洞穿过,人们心里大抵都有了健康与平安的意念,觉得舒坦,精神矍铄。走过门楼,眼前是一条平整的青石板路,宽阔而平坦,一眼望不到巷子的深处。路边几棵高大粗壮的老槐树枝繁叶茂。枝枝挂满淡黄色的槐花,带着清香的槐花调皮地从枝头飘落在地。老槐十几米一棵,竟相飞舞的槐花连成一片,铺满石路,我小心翼翼踏上,软如毯。走到第三棵,便来到了仰望已久的蒲松龄纪念馆……

一位巨匠,一部书。

一步跨过门槛,迎面见到蒲松龄半身汉白玉塑像。我恭恭敬敬站在大师面前,虔诚地鞠躬敬礼,沉默片刻,忽地闪出:身受老槐的荫蔽,脚踏青石板路,自豪之情怀满满,该都是蒲松龄的好后生吧?我是吗?过去没想过,现在也无言以对。因为,我面对的是文学巨匠,世界短篇小说之父啊!

蒲松龄故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蒲松龄当年居住的原貌。这里是典型的北方农村院落,郭沫若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故居大门。虽是我第二次拜谒蒲松龄故居,内心仍不平静,崇拜与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走进纪念馆,跟随讲解员总想靠近些,再靠近些,唯恐落下展示的一本书,一个物件看不仔细。展柜中蒲松龄的手迹赫然在目,一册册刻印的《聊斋志异》有的历经300多年,似乎穿越了时间隧道。眼前忽地呈现蒲松龄的身影,油灯下,窗棂前,埋头疾书,《聂小倩》、《画皮》、《促织》……一篇又一篇,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描写细腻的故事,注入笔端。他就在这简朴的居室内,长年笔耕不辍,创作了491篇短篇小说(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这部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极高,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就在这里诞生。身置文学巨匠故居,内心涌动着不可言状的激动,同为炎黄子孙,深感自豪与骄傲。

此刻,似乎手中捧着厚重的巨作,内心也渐渐沉重起来,不觉自问,读懂文学大师了吗?没有,真的没有。浅薄啊!心里虚着呢。

在纪念馆显著的位置,看到几十册《聊斋志异》各种文字的译本。在那里凝视,不同版本,出自不同国家,但讲着同样的故事。这就是蒲松龄,也只有蒲松龄。早在1784年由海船运到日本《聊斋志异》首次走出国门。之后《聊斋志异》不断被介绍到国外,外文译本的语种就有二十多种,包括英、法、德、意、西、俄、日、韩、越南……这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实属少见,它是拥有外文翻译语种最多的一部小说。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外文版本最多的一部。

《聊斋志异》走向世界,引起国外专家学者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研究的极大兴趣。如果说,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海外主要对《聊斋志异》进行翻译和介绍,那么20世纪以来,随着《聊斋志异》在海外传播的深入,学术研究也逐渐兴起。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等都有学者做深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近年,已在我国召开多次国际蒲松龄学术研讨会,扩大了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在国际文坛的影响。外国研究者为了研究蒲松龄不远万里来中国考察,也有的付出毕生的经历。

我读懂《聊斋志异》了吗?没有,完全没有。我的阅读那么肤浅,简直不值一提。真不如在纪念馆见到的那位少年。面对他,脸有些发烧。

在蒲松龄纪念馆书画巡礼展上,遇到一位胖乎乎的少年,开始我以为他是游客,再看他手中拿着一卷材料,在默默阅读。我好奇地上前询问。原来他是纪念馆的志愿者,少年的姨夫是蒲松龄后人,多次到蒲家庄小住,很早就听过聊斋志异,很喜欢。《墙头记》印象更深,懂得了孝敬父母。现在上8年级,利用暑期到纪念馆,就是为了多了解蒲松龄,更好地阅读聊斋志异。说话间,少年胖乎乎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多么可爱有志气的少年。他才十几岁,文学的起点,从这里开始,那将来呢?后生可畏啊!

刚走出纪念馆,天公为我们送来丝丝凉意,那飘零的雨滴犹如落在我的心上,滋润着我的心田。雨滴把地润湿,把故居点染得更清亮,门前的石榴树和苹果树越发翠绿,挂在枝头上那像涂了胭脂似的小苹果,如红扑扑的小脸蛋。石榴坠弯了枝,虽还青涩,但饱满圆润。

一座名城,一俚曲。

走出蒲家庄不远有座聊斋城。它是淄川蒲家庄投资兴建的是以园林为表现形式,以聊斋故事为主题的组群式的大型名园景区,建有碧湖、青山、曲桥、喷泉、牌坊、亭阁等景点。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这里的柳泉, 聊斋宫、狐仙园、石隐园、满井寺、俚曲茶座、墓园等都与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密切连系。走进它,如同跟随蒲松龄大师在家乡漫步,在《聊斋志异》中徜徉。我们被裹挟在云里雾里。我最感兴趣,深印象的莫过品味聊斋俚曲了。

在纪念馆,我已看到蒲松龄创作的十几册俚曲剧本,有些惊讶,赞叹蒲松龄的才华。想不到,聊斋城里有一处聊斋俚曲茶座。可容纳百人的古色古香剧场,桌椅、灯光既古朴又时尚。舞台的两侧写有一幅对联“聊斋巨著传天下,柳泉美名贯古今”一位老者先简要讲解了俚曲的渊源,接着在乐琴和笙的伴奏下,有板有眼地唱起来,我听不懂,借助桌上备好的油印唱词。老者的激情演唱结束了,让人意犹未尽,我到台前与老者攀谈。老人告诉我,他唱的是【银纽丝】是明清俗曲中出现较早的、非常重要的一支曲牌,也是蒲松龄俚曲中常用且用量较多的一支曲牌。俚曲中的【银纽丝】,继承了早期【银纽丝】的音乐基本模式,蒲松龄的聊斋俚曲流传在山东省淄博市,蒲氏家族及后人是其主要传承者。2006年5月,聊斋俚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我们演唱的这位老者正是蒲松龄第十一世孙蒲章俊。

作为聊斋俚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3岁的蒲章俊与聊斋俚曲相伴60多年。

他说,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汉族民间音乐文学体裁,是蒲松龄用淄川方言创作的说唱戏剧作品,形式类似今天的琴书说唱与地方戏,所用曲调是借用当时流传的几十种曲牌音乐(填词)演唱的(因作品中未附曲谱,仅靠口传,至今只凭录音整理记谱十数首)。因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也有人称"蒲松龄俚曲"。蒲松龄留下完整的剧本14部,有一半是聊斋故事,表现了兄弟情,婆媳关系,百姓关心的社会生活。

蒲章俊从7岁与曾祖父学习俚曲,祖父、父亲都会唱俚曲,他更独有情钟。那年他高中毕业,回家务农,1980年蒲松龄纪念馆恢复,他到纪念馆工作,学习研究聊斋俚曲有了好的环境。2005年退休,他情系俚曲,经常到大学、中小学,宣讲和演唱,传播聊斋俚曲,让青少年一代从中受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他还曾有幸随山东学访团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台湾学者交流聊斋俚曲。现在蒲章俊有四个弟子最大的三四十岁,最小的也有十几岁,不仅教蒲家子弟,还教外姓人。他说:“只要肯学,我就教。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承下去。”多么可敬可爱的老人啊!相信他的愿望会实现的。

我恋恋不舍离开聊斋茶座,走出茶座很远,那优美而悠扬的俚曲在耳畔萦绕……心想,免费为游客演唱聊斋俚曲不就是一种传承的方式吗?是何等的好啊!

聊斋城,这里建的不仅是一座美丽的独具特色的公园,它彰显了淄博人,蒲家庄人对蒲松龄文学巨匠的深厚情感,敬畏之情,对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远见。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努力,再努力,让聊斋美名贯古今,扬中外。

作者简介:李秀云,女、1947年8月生人。大本学历,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杂文研究会会员、河西区作协副秘书长。1981年发表作品。先后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记实文学、散文、诗歌560余篇。两次获天津文化杯、孙犁散文大赛,三等奖、优秀奖。全国散文创作大赛获优秀奖(并获当代华文文学编辑部、当代散文作家文库编委会荣获“2010年度最佳散文奖”。2007年、2010年出版《生活因你而精彩》上下两册。2009年、2014年出版散文集《早秋心语》、《清秋悟语》,2015年出版纪实文学集《天津河西群贤谱》47万字。

公众号编辑部

顾    问:凸   凹       颖  川

主    编:刘泽林

副主编:刘剑新       陈  北

编    辑:张  烨        釗  琋

投稿邮箱:ydwhtg@163.com

请您点击标题下方蓝字“燕鼎文化”或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