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 园

 燕鼎文化 2021-03-12
绿园是朋友的一个菜园。
朋友城里生城里长,喜欢舞文弄墨。压根儿不知道黄瓜豆角啥日子下种,也不知道韭菜菠菜是怎么长大的。可她偏偏就痴迷了种菜。前些年工作之余跑去附近的村子里掏钱租人家几个菜畦,撒籽儿种菜。租金加水电费好几大百,忙活一季,收获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小萝卜,一把头发丝儿粗细的韭菜毛儿,然后用萝卜韭菜隆重地蒸了一锅包子,她觉得这包子好香啊,味道不是一般的鲜。
今年退休了,朋友干脆租下了一个园子,然后打电话给我,你抓紧过来一趟。我租了个菜园,电话里兴奋的声音,像是她捡到了一个金元宝。


下了班儿。按照她发的位置,我找到了她新租的园子。说是菜园儿,其实就是人家废弃了的两个大棚,应该有一亩多吧。棚架上一团团破旧的塑料布在晚风中呼呼啦啦的摇摆着,棚架下的荒草能藏得住人,地头上一棵高大的香椿树和银杏树倒是挺茂盛,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以前的热闹。
我问朋友,你打算当愚公哪,还是想做陶渊明?
朋友笑笑说,这地方不赖,空气好,环境好。好好收拾一下,你就瞧好吧。
第二次去那园子,是一个月以后。朋友来电话说:园子收拾得差不多了,你再过来看看吧!


这次走进园子,眼前豁然一亮。一人高的荒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整齐的田垄,香椿树和银杏树下新起了两间房子,一间会客,一间休息。一排木栅栏和几丛翠竹围起了一个整洁的小院子。银杏树下,一方石桌,几个石凳,一壶清茶,一个曲声悠扬的小播放机。朋友夫妇一人一顶大草帽,正在阳光下劳作。朋友老公戴一副近视眼镜正蹲在地上起垄划线。为了看土垄直不直,眼镜几乎贴在了地上。朋友在一旁翻土,大草帽下一张淌着汗水的脸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白嫩。看着她俩认真的样子,我想到了以前一对美国科学家夫妇,阳春和寒早,我的心里生出了一阵阵佩服。
最近一次走进园子,已是初秋。园子里已是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绿的苦瓜,黄瓜,丝瓜,豆角,在竹架上肆意炫耀,青的香菜,白菜,韭菜,犹如一块块碧绿的毯子舒展开来。
我惊叹夫妇两人的努力。两个书生,一对儿白领,竟然把一方泥土玩儿得风生水起。朋友递我一杯茶,慢条斯理地说:怎么样?你现在只看到了表面,其实,我们闹了不少笑话。她指了指先生,你问他。
有一畦菜,我俩计划种菠菜的,打拢,开沟撒籽儿。忙活了一上午,过了几天,露出了小芽儿,再过几天长出了细长的茎,又过了半拉月。越老越不对劲儿,找个老头儿给看了看,人家说:你这是蒿子秆儿,哈哈哈。她说完,我们仨都笑了。
“不过,也无所谓,咱要的是过程,看着种子下地,每天盼着出苗,等绿绿的小芽钻出来,一天天长大。这心情实在太好了!所以,你不要以为我们每天挖地种地很辛苦,其实我们是在享受,是乐趣。当你干活累了,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哇,痛快!这感觉,绝不是你在家里,在茶吧里能体会到的。”
“当累了,烦了,就坐下来听听轻音乐,树上有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叫,身边儿有蝴蝶蜜蜂在飞来飞去。一下子就舒坦了!朋友们来了,你摘点儿黄瓜,她割把韭菜。大家高兴,我心里更美。关键是咱自己种,不打药,用农家肥,吃的是放心菜呀!”

朋友一脸陶醉地说着,我似乎也悟到了什么!
人生的快乐到底是什么?是功成名就?是大把金钱?这应该也都是对的;但留有自己的一片心田,适时抛却自己的繁杂,让自己的身心在清新中沐浴,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开车离开小园的时候,朋友大声告诉我,小园有名字啦!叫“绿园”

作者简介:孙凤春,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追随颖川先生,活跃于当代文坛。


燕鼎文化

北京燕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房山作协 涿州作协合办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 岩

编辑:釗琋  思文

联系电话:13111688191 刘剑新

13501001691 陈玉泉

投稿邮箱:ydwhtg@163.com

请您点击标题下方蓝字“燕鼎文化”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