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要勤于翻开的书本,是土地

 素心人的事 2021-03-12

最要勤于翻开的书本,是土地

周末的清晨照旧早早醒来,因为、菜市在呼唤。我越发像他身后的影子了,我辨不出野鱼是否新鲜,同样的农家土菜哪一种更土得有味道。然后,我既不会为鱼开膛破肚收拾杂碎,也不知本已清理切割利索的鸭子还要怎么弄得更干净——哎呀,所有这些,书上都没有写过啊。在灵动泼辣的生活面前,我越发觉得自己是个劣等生了。好在,有导师愿意带我——快来看,这是鸭子的淋巴,要去掉;来,跟我去庭院种黄瓜;认识了吧,这是香瓜,那是菜瓜。不稼不穑,懵懂无知了大半辈子呀,最鲜活有味的课堂,最要勤于开卷的书本,其实,就是土地。

灶上文火炖着老鸭煲,菜篮子里满是丝瓜苦瓜脆藕青菜,还有西红柿。卖鸭子的姑娘嗓音很响亮,为了招徕生意,手脚勤快,嘴更勤快。她一边帮我们切割称好的鸭子,一边与其他买主热情搭讪。听她连珠炮似的应答,加上身边挤挤擦擦的人流,我突然感到头昏脑胀,赶紧躲到一边人少的空地喘息一阵子。跑过半年多的菜场,第一次看见管理流动的农家摊位的税吏。卖丝瓜的老妪正打点我们的生意,不知怎的,停了下来,用我们听不大懂的松江土话喊“老板”,这位老板颈上挂着很粗的金项链,年岁估计比老妪的儿子还要小。几位老妇人嫌摊小贩多,赶上雨季,诸多不便。那位老板真的是板着面孔,不管三四位老妇人用近似讨饶的语气怎样与他理论,最后撂下一句话扭头走了:你可以去找更合适的地方。然后,给我们称丝瓜的老妪也不做生意了,跨出菜摊,追着税吏交摊位费。我急着要走,不买她的丝瓜了。就他的耐心好,等老妪回来。

九十点钟的一场大雨足足下了两三个小时。听着雨声午睡,也是很惬意的。温度总算降下来了,穿堂风带着丝丝凉爽。吹不到风,只看布帘子殷勤地摆动,都觉得凉快不少。桌面柜头窗台的灰尘用干布擦拭一遍,连带地面也用拖把粗略走过几遍。书房的桌子蒙了厚厚一层灰,上一次坐在这里还是岁末天寒时节。长假近在眼前,又到了该用心读书的时候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