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星走进教科书,历史名人“退出舞台”

 谢耳朵馆长 2021-03-12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毫无疑问,孩子们的学习用书里,陆续出现娱乐明星这一社会现象,是值得讨论的。
因为,就在明星陆续呈现的同时,此前大家熟悉的一些历史人物名篇,正逐渐从孩子的学习用书里消失。两相对比之下,公众舆论有些不安;而对此现象的态度与意见,也分为了明显的两派。
有家长认为,明星进入学生教学用书,是很正常的事。时代在变化,内容更新换代原本就应该,与时俱进才是求真务实的态度。死守老旧历史,而对当代人物的精彩毫不关注,是一种守旧心理。
但是,也有家长忧心忡忡:给孩子学习用的教学用书,其内容选材理应严谨,必须是经得起时间长河考验过的经典和大家。
因为,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书本里的人物与故事承担着传递美好信念,树立精神榜样,彰显普世认同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重要的精神意识作用。
相较于如今活跃在以虚幻、制假、夸张、自娱为特征的娱乐圈中的影视明星事迹而言,经过历史演化和考证过的历史人物与故事,可能比当下真假难辨的明星事迹要靠谱得多。
并且,明星以及明星事迹在传播价值和事实真相程度上,是否经得起公众与时间的考验也非常难说。所以,这种内容选择上的进与退,真的对孩子好吗?
显然,家长和社会舆论中的分歧在于:公众无法确认明星事迹,是否具备真实性,以及永久价值。

争论背后的心理诉求

每一个人都是时代中的一粒沙,随巨浪翻滚而下,磨砺出属于自己的时代光芒。
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了从历史人物和故事中,去寻找心灵启发,去寻找行为准则与精神高标,并理所当然的认可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真实性。
这种普世常识与心理共识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从小就开始接受的书本教育,另一方面则深受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
家庭教育兼社会时代影响,是一个人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条件。而根据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的观点,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然拥有健康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包含了三个方面: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作为人格结构中最为原始的部分,它主要体现在饥、渴、性三个方面。本我需求产生时,需要立即被满足,所以,本我的原则是快活原则,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超我——人格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它包括社会道德规范、个体良知、自我理想三大部分。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自我——是现实生活中由本我和超我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本我产生的各种身体需求,由于受到超我的约束而不能立刻实现,所以人需要在现实中学习如何满足需求。
而学习的过程,不仅始终受制于历史、社会和周围环境(既包括物质上的约束,又包括精神意识上的约束),还被所处时代的精神意识所塑造。
也就是说,自我会促使人们自动遵循社会规范与要求,从而获得社会认可与接纳;所以,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日常生活中,无论本我如何放纵和希望吃喝玩乐,都无法通过超我的封锁与打压。所以,人们必须寻找的出路,此刻,因适应现实规范而产生的自我,就充当起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协调者。所以,一个人适应社会成为一个正常人,其自我发挥着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自我健康发展呢?
前提条件自然就是,在个体的家庭教养中,满足个体的本我(饥、渴、性发育)需求;其次,由于超我的形成来自于外部环境,尤其受道德规范、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因此,超我这种“本性得到满足,现实能够允许,自我高度赞扬”的心理状态集合,就成为了健康自我形成的重要源头。
既然外在道德规范、社会价值取向对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养成起到了不可取代与回避的作用,那么,在家庭教育到位的基础上,全社会的道德观、价值体系、精神意识等外在因素的塑造与传播就变得格外重要。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孩子就是在塑造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而孩子的教科书,以及选入其中的内容,自然就需要承担起塑造健康人格、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责任,起到正人心、塑正念的作用。因此,历来教师和学校里给孩子教授的内容,不仅仅是一国之教育部门的重中之重,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因为,人们都知道,在培养人才,塑造孩子未来这件事情上,我们谁也输不起,更不能容易出现错误、扭曲的内容和方式。
鉴于此,商品社会中,秉持商品经济原则和规则出现的明星,是否有资格进入教科书,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全社会都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前文说过,本次讨论的焦点和分歧,关键在于明星本人的事迹和经历,是否经得起时间与社会公众的检验。本质而言,进入课本的明星及其事迹,表面来看是合理而励志的;但如果打开天窗说亮话,明星,尤其是仍活跃的明星,最不适宜选入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这是因为:商品社会,自身一言一行皆为商品运作结果的明星,其人的行为、经历、品质很难说白璧无瑕;有些甚至是捏造、塑造、人设打造而已,经不起时间与时代的淬炼。
本质上,明星这种经济产物,其本人的经历(尤其以励志、向上为信息点选入课本的内容)往往不是单一个个体的能力,而是商品经济社会下,机构运作,以经济推动为目的的“夸大”与“塑造”,其真实性基本存疑。
在此,有人一定会说,此言偏颇,你看赵丽颖不就是自我奋斗和努力的最好例子吗?怎么就不能入选教材作为正能量了?
赵丽颖成名前的个人奋斗历程,的确有过,发生过,但倘若没有运营机构的选中与助推,成名后各种商业营销与助推,其“明星”光环恐怕难以坐实。而哪怕是坐实和延续下去“丑小鸭变天鹅”的客观事实,有朝一日也有翻船翻车的可能性存在。
因为,明星们的自我奋斗和积极向上,仅仅出现在最初很小的一个阶段,一旦成名,就会陷入各种过度包装与过度营销中,而逐渐失去最初短暂的质朴与真实。
而网络上明星人设翻车的例子比比皆是,将有可能不是事实真相的明星励志故事选入课本教材,显然不妥。
因此,明星进入教科书,不是好事。毕竟,明星都有人设,人设翻车也屡屡发生。
不是因为好事者嫉妒而落井下石,而是因为明星面向公众展示的,所谓的“真实的”那一部分,往往实在太弱小太微妙,经不起任何火眼金睛式的考验与锤炼。
倒不如好好做自己的明星,承担起为时代造势,助推经济内循环的经济人责任,来得更实在。育人上进,发人深省的部分,还是得交给冷静做学问,冷静求真务实的群体,比如正直的学者,或价值底线的,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们。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arner, M. (2018, December 12). Still Have Your Childhood Teddy? The Psychological Power of The Toys We Keep. The Guardi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