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增岁月【征文】

 冬歌文苑 2021-03-13

天增岁月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贴着韩兄写的春联,特别认真,不像往年从银行要来千家万户都一样的春联,不管写什么内容,一贴完事,好像就是为了完成任务,非常潦草地对待春联,对联上写什么内容,自己都记不住。

前两天,走进韩兄画室,请他为我写一副春联,贴在新家的门上,他问我,写什么好呢?我一脸的蒙圈,只想来写一副,没想写什么内容,于是把想法交给百度,一搜索,数以千计的春联划过手机屏幕,看花了眼,也不知选哪个好?

权衡了一会儿,就选择通俗易懂的一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在奔五的路上,收获的岁月有增无减,悄悄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年月,也许岁月也会压垮我的肩膀,线条烙上我的脸庞,就选这一副。

韩兄为我的春联也够尽心,每一字均很慎重,甚至具体到每一画,写过一遍又写一遍,干嘛呀?韩兄说:“不好看!重写。”好看呀!没看出什么不好呀!韩兄要求高,也许用艺术的眼光察觉,我缺少这方面的天赋。

我贴着这一副春联特用心,先把春联压平,均匀在四周抹上胶水,贴在正门中间,还请爱人在我身后指挥,她说向左就向左,向上就向上,我就像军训时一样,服从命令听指挥。

春联贴上了,年味儿也越浓了。这时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过年的味道。

我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刷着抖音,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处理老大老二看电视的纷争……难得这样闲过。

随着那熟悉的《难忘今宵》,2020年在那一刻向我挥手告别,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微信不停地“咻”着,拜年短信再一次蜂拥而至。这时,外面炮声已漫天,震耳欲聋,禁止燃放了一年的鞭炮全响起来了,我也提着一挂鞭,与周围的鞭炮声混在一起,这声音不属于哪家,它属于新的一年,新的期盼。

我与儿子也甩起鞭炮来,又是蹦又是跳,似乎找回了失落的童年……

小时候过年,父亲也带我们放炮仗,有大拇指一样粗,一拃长,报纸卷起,最外面是红纸缠身。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句中的“爆竹”也许就是我们叫的炮仗。那时我小,父亲不让我放,只允许我拿着,让他一支一支放给我看,嗤的一声,冲到天上,“嘭”的一声,响彻云霄,吓得我直捂耳朵。

现在,各色烟花早已取代炮仗,烟花把天空装扮得如同白昼,“牛气冲天”直冲云霄,“啪”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玫瑰花一样绽放。“烟花”从天空中飘散,变淡,这些烟花卯足了劲,努力的向上喷着,炸着。门上的春联在烟花的盛开中明灭可见,我似乎又读懂了什么,一年又一年,忙是忙点,累是累点,年本无味,是生活在给年加味。

“噼噼啪啪,噼里啪啦”,这震耳欲聋的响声放得那么放肆!那开春的的声音,也足以给我的内心增添许许多多的祈祷。

邻居门前,丢失多年的小龙船又舞了起来,上了年纪的人不亦乐乎,完全沉浸在他们的快乐世界中,妇女撑着小龙船,男人拿着竹竿,忘情地划着跳着,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学习强国上大部分内容已与春节相接,各地的民风民俗尽显屏幕,回家过年,有父母围着,留在外地过年的,有政策关心着。

春联,鞭炮,小龙船……将春节愈演愈烈。

天增岁月,我们在岁月的年轮上又画了一个圈。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郑冬前,高级教师,县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文章曾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育科学》《魅力中国》《名校》《中学生导报》《新课程报》《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响水日报》《灌河文学》等。他喜欢写些习作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坚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记录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