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政区划网—中国历史政区—元朝

 文化龙乡 2021-03-13
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元初置河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           至元十二年(1275)分置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驻真定路;二十八年(1291)改置肃政廉访             司。行政区划网站http://www./为唯一发布网站----------------------------------------------------------------------------------------------------真定路:上。金河北西路总管真定府。元太宗元年(1229)因之为真定路。  录事司:  真定县:中,倚郭。  藁城县:中。元太宗六年(1234)升永安州,割中山府无极、新乐、沃州宁晋、平棘四县来属;七年(1235)复降      藁城县。  栾城县:下。  元氏县:中。  获鹿县:中。金末升镇宁州。元太宗元年(1229)更名西宁州,七年(1236)复降获鹿县。  平山县:下。  灵寿县:下。  阜平县:下。  涉 县①:下。金属潞州,金末升崇州。元初属真定路,后复降涉县。至元二年(1265)省入磁州、黎城县,后       以省入磁州之地复置涉县。 中山府:元初为直隶府,太宗十一年之后改属真定路。  安喜县:中,倚郭。  新乐县:下。  无极县:下。 赵 州:中。金沃州。元太宗六年(1234)废,七年(1235)复置赵州。  平棘县:中,倚郭。  宁晋县:下。  隆平县:下。  临城县:中。  柏乡县:下。  高邑县:下。  赞皇县:下。至元二年(1265)并入高邑县,七年(1270)复置赞皇县。 冀 州:上。金属河北东路。元太宗十年(1238)改属真定路。  信都县:中,倚郭。至元初年与录事司一同省入冀州,后复置录事司、信都县;三年(1266)省录事司入县。  南宫县:上。  枣强县:中。  武邑县:中。  新河县:中。元太宗四年(1232)析南宫县置新河县,属冀州。 深 州:下。金属河北东路。元太宗十年(1238)改属真定路。  静安县:中,倚郭。  衡水县:下。金属冀州。元初改属深州。 晋 州:中。元太祖十年(1215)升鼓城县为晋州,太宗十年(1238)改置鼓城等处军民万户府,改属真定路;中统     二年(1261)复改置晋州。  鼓城县:中,倚郭。金属祁州。中统二年(1261)复置晋州,为倚郭。  饶阳县:中。金属深州。元改属鼓城万户府。  安平县:下,金属深州。元太祖十九年(1224)升南平州,割深州饶阳县来属;太宗七年(1235)复降安平县,仍      属深州,宪宗年间(1251—1259)改属鼓城万户府。  武强县:下。金属深州。元初置东武州,割冀州武邑、深州静安来属;太宗六年(1234)复降武强县,仍属深州,      十一年(1239)改属祁州,中统二年(1261)改属鼓城万户府。 蠡 州:下。金属河北东路,治博野县。元太宗十年(1238)改属真定路,至元三年(1266)省司候司及博野县东境 入蠡州,县西境入蒲阴县;十七年(1280)为直隶州,二十一年(1284)复属真定路。  本 辖:顺德路:下。金邢州属河北西路。元太宗八年(1236)改属邢洺路;宪宗二年(1252)置安抚司,中统三年(1262)升顺 德府,至元二年(1265)升顺德路。  录事司:  邢臺县:中,倚郭。  钜鹿县:中。  内丘县:中。  平乡县:中。  广宗县:中。元宪宗初年析洺水县于道武镇置司,五年(1255)改置广宗县,属洺州;中统三年之后改属顺德府; 至元二年(1265)省入平乡县,寻复置广宗县。  沙河县:下。  南和县:下。至元二年(1265)省入沙河县,寻复置南和县。  唐山县:下。至元二年(1265)省入内丘县,寻复置唐山县。  任 县:下。至元二年(1265)省入邢臺县,寻复置任县。广平路:下。金洺州属河北西路。元太宗八年(1236)升邢洺路,宪宗二年(1252)更名洺磁路,至元十五年(1278)更    名广平路。  录事司:  永年县:中,倚郭。  曲周县:中。  肥乡县:中。  鸡泽县:中。元初省入永年县,后复置鸡泽县。  广平县:下。  新安县:元初省入永年县。 磁 州:中。金属河北西路。元太祖十年(1215)升为滏阳军节度,太宗八年(1236)改属邢洺路。  滏阳县:中,倚郭。至元三年(1266)省录事司入县。元统二年(1334)移石山寨巡司于清水寨。  武安县:中。至元二年(1265)省入邯郸县,后复置武安县。  邯郸县:下。  成安县:下。金属洺州。至元二年(1265)省入滏阳县,后复置成安县,改属磁州。 威 州:中。金属河北西路。元太宗八年(1236)改属邢洺路,宪宗二年(1252)徙治洺水县。  洺水县:中,倚郭。金属洺州。元定宗二年(1247)改属威州;宪宗二年(1252)徙州来治,为倚郭。  井陉县:下。金为威州倚郭。元宪宗二年(1252)徙治洺水县,去倚郭名目;并徙县治天长入镇。  宗城县:金属洺州,元初省入洺水县;并徙洺水县于今治。大名路:上。金大名府路总管大名府。元因之为大名路。  录事司:  元城县:中,倚郭。至元二年(1265)省入大名县,寻复置元城县。  大名县:中,倚郭。元太宗六年(1234)立县治,宪宗二年(1252)徙治路治;九年(1259)复徙故治。  南乐县:中。  魏 县:中。  清河县:中。金属恩州。元太宗七年(1235)改属大名路。 开 州:上。  濮阳县:上,倚郭。  东明县:中。金属曹州。元太宗七年(1235)改属大名路,至元二年(1265)改属开州。  长垣县:中。元初改属大名路,至元二年(1265)复属开州。  清丰县:中。 滑 州:中。金属河北西路。至元二年(1265)改属大名路。  白马县:上,倚郭。  内黄县:中。 濬 州:下。金属河北西路。至元二年(1265)改属大名路。  本 辖:金黎阳县,倚郭。元省入濬州。彰德路:下。金彰德府属河北西路。元太宗四年(1232)改彰德总帅府,宪宗二年(1252)复为彰德府,复属真定路;    至元元年(1264)升彰德路。  录事司:  安阳县:上,倚郭。  汤阴县:中。  临漳县:中。  辅岩县:金属林虑县,金末置辅岩县属林州。元太宗七年(1235)改属彰德府,至元二年(1265)省入林虑县,      四年(1267)复置辅岩县,改属林州;六年(1269)省入安阳县。 林 州:下。金林虑县,金末升林州。元太宗七年(1235)复降林虑县,宪宗二年(1252)复升林州;至元二年(1265)     复降林虑县,六年(1269)复升州。 本 辖:怀庆路:下。金怀州属河东南路。元太宗四年(1232)省孟州入,更名怀孟州,七年(1235)改属彰德府;宪宗二年 (1252)改属真定路,七年(1257)升怀孟路,至元元年(1264)复降怀孟州,属彰德路;至元二年(1265)复升 怀孟路,延佑六年(1319)更名怀庆路。  录事司:  河内县:中,倚郭。  修武县:中。  武陟县:中。 孟 州:下。金属河东南路。元初治故城(下孟州),太宗四年(1232)省入怀州,宪宗八年(1258)于新城(上孟州)     复置孟州,属怀孟路。  河阳县:下,倚郭。元宪宗八年(1258)置司候司,至元三年(1266)省入县。  济源县:下。元太宗六年(1234)升源州,七年(1235)复降济源县。  温 县:下。  王屋县:至元三年(1266)省入济源县。卫辉路:下。金卫州属河北西路,金末徙治胙城县。元太宗四年(1232)改属彰德府,宪宗元年(1251)复徙治汲县,    二年(1251)复属真定路,中统元年(1260)升卫辉路;至元元年(1264)复降卫州,属彰德路;至元二年 (1265)复升卫辉路。  录事司:中统元年(1260)置。  汲 县:下,倚郭。金为倚郭,金末徙治胙城县。元宪宗元年(1251)复徙治县,为倚郭。  新乡县:中。  获嘉县:下。  胙城县:下。金末州徙治县,为倚郭。元宪宗元年(1251)复徙治汲县,去倚郭名目。 辉 州:下。金末于苏门县置辉州属河北西路。元太宗四年(1232)改属彰德府,中统元年(1260)改属卫辉路。  本 辖:金苏门县属卫州,金末置辉州,为倚郭。至元三年(1266)省入辉州。  山阳县:金属修武县,金末置山阳县属辉州。至元三年(1266)省入辉州为镇。 淇 州:下。元宪宗五年(1255)于鹿台乡置淇州,中统元年(1260)属大名路,至元二年(1264)改属怀孟路,三年     (1266)改属卫辉路。  本 辖:金卫县属濬州。元宪宗五年(1255)废卫县,于鹿台乡置临淇县,为倚郭;至元三年(1266)省入州。我们的论坛——行政区划论坛http://www./bbs/欢迎您====================================================================================================元朝部分地名考:宗城县:今威县枣元乡邵固;    辅岩县:今安阳县水治镇;王屋县:今济源市西境;      胙城县:今延津县胙城镇;卫 县:今淇县东境;       兴济县:今沧县兴济镇;沧溟县:[待考]          莫 州/莫亭县:今任丘市鄚州镇;----------------------------------------------------------------------------------------------------注①:一说至元三年由潞州划属真定府。注②:一说金末天兴三年(1233)置青平县。未经允许您不得随意传播以及用于商业用途====================================================================================================行政区划网站 东方血脉版权所有以上内容由本站 东方血脉 整理。您可以用于个人研究,但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传播以及用于商业用途。转载时请您标注整理者名字:东方血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