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休闲农业专业首席职业教育教学平台。由谈再红休闲农业服务工作室发布。关注我们,多赚钱,少走弯路!近期平台计划推出“休闲农业100问”大型系列讲座,为促进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休闲农业是依托自然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经营的一种新型产业,达到让城市消费者休闲度假,体验乡村生活并得到怡情养性的消费目的。其中乡村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怎样营造乡村文化氛围,挖掘当地独特的乡村文化?如何开展乡村文化的创意与设计组织呢?重点是9个方面。 农业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文化之一。其主体内容可分为农业工具、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等。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表现农业文化的方式不能仅仅只有观光,重点应是体验活动创意。如农事体验,就有蔬菜的耕种、浇水、施肥、除草、摘取;农作物的插秧、堆肥、打场、晾晒;果树的修剪、嫁接、采摘;水产的放养、垂钓、捕捞等,都属传统的农事体验,活动过程还包括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等。 中国的美食文化涉及到食物原材料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加工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厅与加工产品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美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挖掘与传承,展示出不同的乡村文化品位,体现出不同的价值。 美食不但要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要体现“滋、养、补”的特点。休闲农业的乡村美食文化要重点围绕吃得鲜、吃得爽、吃得好、吃得廉、吃得健康、吃得养生、吃出品味上下功夫。 ![]()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由于经济生活、文化素养和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的差异,因而民族服饰的多种多样。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吸纳与融合各民族文化的优秀结晶,传承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 居住是人类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每个民族都有关于居住的历史.然而没有一个民族能够像中华民族这样将住宅看得如此神圣,看得如此神秘。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就在这种神圣与神秘之中,代代相传,延续了几千年。 因此,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挖掘当地乡村居住文化时要做到:尽量尊重历史,赋予乡村居住文化新功能,增加一些乡村元素装饰,又具有时代现代感,与消费者生活方式相协调。 ![]() 婚俗是指乡村结婚的风俗,各民族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可根据各地婚姻习俗,创意设计相应的婚庆主题体验活动。 ![]() 在我国广大农村,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农耕文明。作为一种文化集合,其中包含着复杂多元的礼俗制度、文化教育、人际交往理念、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内容。 中国乡村礼仪文化一方面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着中国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乐善好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作为乡民们内心的普遍认可和共识,他们也起着规范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通过挖掘乡村礼仪文化,传承以礼俗为本、以礼俗为依、以礼俗为美、以礼俗为荣的新农村民俗风貌。 ![]() 我国很多地区没有明显的宗教信仰,但人们骨子里有着对中国主流文化的依托。这种主流文化对我们的生活、社会影响不亚于西方宗教信仰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种经过五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持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特别是部分人产生的文化饥渴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引导发展主流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 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 如中国的春节、元旦、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教师节、妇女节等等。每逢重要节日,家人团聚,欢聚一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创意设计与组织各种节庆文化与农事节庆活动。 ![]() 游艺习俗主要包括民间竞技活动、民间游戏娱乐活动等,同时还串入历史典故、传说故事、名人逸事、民俗风情、诗词歌赋、民谣俚语等民间文化。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结合当地游艺习俗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游乐体验活动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总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要从上述九个方面提炼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创意成休闲农业服务产品。通过标识、产品来展现、构建文化景观与服务产品。此外,乡村文化还可以通过建筑、景墙、影壁、景观小品、装饰贴面、围墙、广场、坐凳、道路等多种形式来表达。
谈再红教授最新力作,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适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学习,乡村振兴各类人员培训班用教材,也是相关爱好者学习休闲农业的最新专业书籍。 谈再红,男,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南省休闲农业研究院院长。国家农业职教名师,中国都市农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专家库专家。湖南省社科专家乡村振兴服务团休闲农业首席专家,湖南省级示范农庄,休闲农业集聚村评审专家,海南、四川等省休闲农业协会特聘专家。主持国家级休闲农业专业科研课题项目1项,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科研项目10多项,全国首套休闲农业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系列)教材总主编,主持编写了“十三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休闲农业概论》等教材2部,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训教材2部,发表休闲农业专著1部,2014年获“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大年度人物”称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