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诗:一种“诗歌美学公约数”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1-03-13

■雷格

近期,围绕着现代诗,颇有纷扰。如何读懂一首现代诗?《诗歌的秘密花园:20世纪伟大诗人名作细读》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这是一本关于20世纪现代诗名作的鉴赏读本。编著者雷格以诗人、译者、评论家三合一的身份,精选叶芝、里尔克、艾略特、博尔赫斯、希尼、辛波斯卡等15位20世纪伟大诗人,以文本精读的方式,分享他对名篇佳作的深刻感悟。

当我们在雷格的“导览”下,徜徉于诗歌这座神秘花园中时,或许我们自然地就可以知道什么不是诗歌了。

以下文字摘自本书,有删节。

所谓现代诗,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我们这里所说的现代诗,主要指的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杰出诗人的诗歌实践和成果。不过相对于时间段上的划分,把它理解为一种诗歌美学的公约数,可能更为恰切。

现代诗的历史上星光璀璨、名家辈出,其成就堪与诗歌史上任何一个辉煌时代相媲美。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作一座林深花茂、曲径通幽的秘密花园,探访其中,总有柳暗花明、洞天别开的感触。我在这里所选的15位20世纪伟大诗人,无疑都是公认的诗歌艺术大师,也多少代表了我个人的阅读趣味所在。一方面,现代诗千人千面,横看成岭、侧看成峰,每一位诗人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造诣和美学追求,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现代诗的许多作品艰深复杂,其多义、曲折和晦涩又使不少读者视读诗为畏途,这实在是相当可惜的。所以,我还是不揣谫陋,在这里将现代诗的基本特征总结归纳一二,请读者朋友参详、指正。我希望通过这些基本特征,为你阅读和理解现代诗开启几条可能的通路,至少让你在面对一首诗时,不至于明知它非常美味却“无从下嘴”。

      更具现代性的现代诗

       一、对抒情的节制。诗歌的本质是抒发情感,但现代诗的许多写作者程度不同地抛弃或削弱了直白的线性抒情,而代之以内省式的隐秘抒情或复调抒情。实现节制抒情的手段很丰富,既可以大幅缩减主观抒情的篇幅和比重,也可以让抒情主体隐身或转移,强调抒情的客观化,还可以引入叙事、戏剧等手法。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诗人艾略特。

       二、对意义的消解。也就是说,一首诗的主旨不一定要遵循某种显见的抒情逻辑和必然性,抵达某个确定的预设终点。它可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甚至会发生某种转折;它可能不是被说明的,而是被呈现的,甚至按照我们头脑中思绪纷繁的原初状态,表现为一种实际上更接近真实的“共时性呈现”。在这个方向上走得最远的是美国诗人阿什贝利。

       三、让诗更具有现代性。所谓“现代性”,其本质是和谐让位于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冲突既发生在历史、政治和文化层面,也发生在生活和心理层面。至于原因,当然是现代诗主要写“纠结”的现代人,关注、探询和表现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也为现代人提供所需的慰藉。所以,个体与世界相遇时所感受到的荒谬、孤独与疏离成为常见的诗歌主题,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就是表现这类主题的个中高手。

       四、对时间的回应。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与绘画、雕塑、建筑这些造型艺术依赖空间不同,“时间”是它潜在的永恒主题,其中也包括了时间的变形,像历史的变迁、自然的嬗变、人世的悲欢等。许多诗人都以不同的“音质”和“音高”对时间作了出色的回应,比如爱尔兰诗人叶芝和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

       五、对诗歌形式的传承与变革。同我国的古典诗歌一样,作为世界诗歌主流的欧美诗歌在古典时代也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和限定,节奏、音步、韵脚等均有法度可依。适应于现代生活内容的现代诗讲求创新,不按格律来写的自由体诗歌蔚成大观。但实际上,传统并不是断裂的,现代诗一直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着平衡,即便是一首不押韵的自由体诗,其内在的节奏和韵律也是相当明显的,否则也就不称其为诗了。诗人们的选择各不相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对传统形式彻底继承,英国诗人奥登在继承中加入大量现代性元素,以色列诗人阿米亥则完全使用自由体。

       六、对诗歌语言的净化。传统诗歌总体上倾向于使用典雅的语言,我们在一些词典上见到的带有“〔诗〕”这样标记的单词,就是诗歌专用语言。现代诗基本上不再大面积使用这种“不接地气”的语言了,而代之以日常用语乃至口语,它不求渲染、夸饰,更注重语言的表现力,就是精准和精确。有的诗人甚至在作品中去掉了所有的修饰性成分,比如希腊诗人卡瓦菲斯。

       七、意象的广泛应用。意象不是简单的形象,它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是理性与感性在瞬间的融合。在这样的瞬间,天地于一心,有如佛学中的禅定或顿悟,诗意也最浓郁,比如在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那里。有些意象在部分诗人的作品里反复出现,甚至成为核心意象,希腊诗人埃利蒂斯就是如此。

       八、将个体经验融入普遍情感。在现代诗的写作中,个体的经验和感受已经不仅仅是一首诗走向人类普遍情感的触发点,更完全可以成为它的主体和归宿。这是因为,普遍情感本来就是个体经验的集合与提炼,二者并不“违和”。换句话说,生活就是诗。所以你会产生这样神奇的阅读体验,就是一首诗里写到了你不知道的某个人、某个地点、某件小事,却不让你感到陌生,而令你觉得亲切和感动。这一点,爱尔兰诗人希尼做得最彻底。

读诗最关键的是信任

如何读懂一首诗,我想提几个建议,其中最关键的是信任。

第一,要信任诗人。这些诗人并不是什么异类,他们不写诗的时候和你我一样都要生活,烦恼忧愁一样不少。但他们的诗的确可称为人类文明的奇迹,他们是在和我们一起探寻精神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第二,要信任文本。先把“懂不懂”放到一边,不要纠结于这个问题,因为它很可能是个伪问题。阅读文本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去抠字词,而是找到那种调子。调子对上了,意思就会迎刃而解。可以反复读,今天读不出心得,就改天再读,或者有心情时再读。说不定什么时候你的某种心境就恰好切合了这首诗,你再回头去读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完全理解它了。

第三,要信任你自己。诗写完了印在书上,是死的,只有在你读它的时候,它才有了生命。哪怕是你的误读,也是在让它生长,让它一次次复活。一首诗是一次倾诉,也是一次邀约,它的谈话对象可能是一个知己,可能是诗人自己,可能是大众,可能是上帝,也可能是虚无。无论你在读它的时候变成了其中的哪一个,你都是在经历一次了不起的心灵历险。

第四,要信任诗歌。诗歌显然长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长存于人类的精神中,就像大海,总会捧出珍珠,又总有新的诗人、新的作品像新的河流一样注入了,永远在丰富中。其实在任何时候我们没有诗都能活,但诗总是在那里,教导我们要真诚地、有诗意地生活。

当然,如果你也信任我这个“服务员”,那就太开心了。

鉴赏

卡瓦菲斯:

一个充满启发性的诗人


让我觉得美不胜收的主要是他(指卡瓦菲斯,编者注)的历史类作品。鉴于里面往往充斥着长长的希腊人名、地名,恐怕影响阅读效果,还是先选择流传最广的名作《伊萨卡岛》来作解读。

当你启航前往伊萨卡,

但愿你的旅途漫长,

充满冒险,充满发现。


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好的开头对于全诗的成败至关重要,相当于调匀气息、定下调子。事实上,调子即风格,它决定了这首诗必然是诚恳、清晰、舒缓的,毫不晦涩。对于卡瓦菲斯来讲,晦涩或者朦胧相当于一种诉诸遮遮掩掩的二流技巧,在他这里完全没有必要。可以试着拿这个开头与叶芝的“当你老了,头白了”或艾略特的“四月是残忍的月份”作对照阅读。

《伊萨卡岛》从表面上看像是一首教谕诗,指导读者如何正确对待漫长的人生旅程,实际上还是历史诗,以《奥德赛》英雄、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历尽磨难返归家乡为基本素材。后面还提到港口里“腓尼基人的贸易市场”,也说明诗的场景还是设在特洛伊战争时期,大概是公元前12世纪,古代商贸民族腓尼基的鼎盛期。吃人的莱斯特律戈涅斯巨人、独眼巨人基克洛普斯、海神波塞冬,代表着奥德修斯路上遭逢的种种磨难,在诗里两次提到,形成一个小的变调回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它们其实不过是你自己的心魔,重要的是要“保持高尚的思想”,就是“志存高远”。

说到旅程的“一路所得”,埃及的功能显然与腓尼基人不同,它是泛希腊世界里负责提供知识服务和精神财富的。看来亚历山大后来建成号称“世界知识总汇”的图书馆(即亚历山大图书馆)也不是偶然。

是伊萨卡赋予你如此神奇的旅行,

没有她你可不会启航前来。

现在她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


我们看到,在这一段阐明全诗主旨的诗句中,卡瓦菲斯仅用逻辑串联,而不用比喻增加其中意涵的强度。这就是埃利蒂斯赞扬他的:“从诗歌中消除所有华而不实的东西,达到结构简练和词语精确的完善境界。”那么,是什么构成了卡瓦菲斯诗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呢?英国诗人奥登认为是“一种语调”“一种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

卡瓦菲斯是一个充满启发性的诗人,是那种“诗人中的诗人”。这一点对于诗歌写作者来说更为重要:观照世界的方式,以及由此获得的思想,可以使我们不那么依赖语言、依赖修辞、依赖夸饰,从而避免用力过猛而导致的动作变形,也就是过度抒情。或者说得再直白点:噢,诗原来可以这样写。不过,但愿这种启发或者学习没有奥登说的那么绝望,他说,卡瓦菲斯“只可以被模仿,即是说,被拙劣地模仿或引用”。

叶芝:

是什么造就了他的伟大


应当说,是诸多复杂的背景因素和历史机缘,共同造就了叶芝的伟大。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层:

一是爱尔兰民间文化的滋养,包括神话传说、民歌民谣和历史积淀等。

二是英语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伟大传承,从弥尔顿、布莱克、华兹华斯、雪莱、济慈直至叶芝本人。

三是叶芝自己构建的神秘主义神话象征体系,尽管他一生从未停止追求的通灵术多被视作无甚价值的巫术,与“跳大神”无异。

四是进入20世纪后诗歌的现代主义变革潮流。比如,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主将庞德曾做过叶芝的秘书,他的激进诗歌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对叶芝产生了影响。

五是叶芝充满激情和戏剧性的个人经历。他一生追求民族独立、文艺复兴及爱情甜蜜的梦想,大半在现实中破灭,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成功。茅德·冈就说:“我拒绝了他,将他还给了世界。”而叶芝本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曾放弃这种悲剧英雄式的激情,他在《在本布尔山下》里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就是:

对生活,对死亡

投以冷冷一瞥

骑士啊,向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叶芝非凡的艺术天赋。这种天赋主要表现为一种出色的平衡感与调和能力,或者说从不过分:在浪漫主义时代,他的作品很节制,从未沦为大声疾呼式的廉价抒情;在象征主义阶段,他的作品仍充满了自省和内心挖掘;在现代主义阶段,他的作品依然保持形式上的严整和优雅,该押韵押韵,该抒情抒情。

谢默斯·希尼:

诗就是生活


希尼的诗全部来源于他的生活,甚至精确到每一句话都有生活里的出处。虽然个人经验在他的诗中占比极大,又细腻、充分地糅合了历史、神话和现实,有相当强烈的陌生化效果,但其中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又能够唤起普遍的共鸣,十分耐读。诵读和欣赏希尼这类诗人的作品,有助于帮助我们接近一个关于诗歌的真相:诗不必时时与远方并存,也并非对生活的疏离和诅咒,或许它就存在于对生活的回望、体察与重建中,甚至可以说,诗就是生活本身。

《挖掘》是希尼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的第一首诗,带有个人宣言的意味。在诗中,诗人正在屋里手握钢笔奋笔疾书,听见了窗外传来的父亲挖地的声音,由此想起祖父挖泥炭、父亲挖土豆都是好手,决心自己也要用手中的笔做好自己的工作——写作。

他揭示了农事生活与写作之间的相似性和隐秘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投身文学事业,未尝不是对他的故土、亲人和农民本质的一种传承和传扬。此后,“挖掘”成了希尼诗歌的核心意象,他以一生的诗歌实践完成了对生活的深垦,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