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BL实用干货丨组建学生合作小组必看的避坑指南

 长沙7喜 2021-03-14

项目式学习丨小组合作丨实战策略


教育创新难吗?

说难,很难,需要我们突破日常,探索未知,拥抱改变;说不难,也不难,一个课堂管理小工具,或者一个有趣的小活动,你就变成了一个阿基米德的支点,从微小的地方,撬动周围的环境。


今天,教育创新天文台第八期,志愿者们为你推荐的是:在项目式学习中,如何避免那些因为小组组队问题而导致的坑。 


【音频推荐文字节选】

大家好,这里是凌云教育创新天文台,我是李喆彦。今天,我为你推荐在项目式学习中组建项目小组的策略指南

在传统教学中,接受知识、完成考试是核心,对于知识的应用则是教育中缺失的,而当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他们不再有那么多的考试来测试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而是一个个的工作项目。因此,学生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的场景中,通过主动学习,学会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项目式学习中,组建小组可以让学生和其他成员相互学习,锻炼领导、沟通的能力。在这个指南中,作者详细地阐释了如何引导学生组成项目小组。虽说在传统教学中小组合作也是很常见的,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常见的坑,比如:小组成员之间水平参差不齐时,“能者多劳”,而其他人则打打下手;有的小组里,大家能力都很强,但是却性格不对付,光处理小组内部纠纷,就花掉了老师好多的精力。

图片

所以,如果要将小组合作的效果最大化,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法和细节,比如,小组规模和小组成员的选择,都需要取决于项目式学习的复杂度和学生的特质,从而建立多样化、均衡发展的小组。作者提供了详细而有创意的小组建立的方法。比如作者提出在学生选择组员的时候,让他们列出几个可以并肩高效学习的同学,以及可能会降低效率的同学,使学生既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分组,又满足了高效合作的需求。作者提出可以在有特定学习任务需求的时候根据特定学习目标来建立“临时小组”,比如预习概念术语、迷你研讨会等等。

这份策略指南告诉我们教师对于学生小组合作的引导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提高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的对象合作。这份策略指南让我们用不同的视角来看项目小组的组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高效合作,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让他们在组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平衡一个小组的多样性。

图片

好了,我的小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内容请查看我们的正文。欢迎你在下面的留言区里和我们互动,分享你的心得,笔记和疑问。教育创新天文台还将持续为你带来实用的干货分享,请你保持关注,我们下期见。

图片


本文翻译自Strategy Guide: Forming Project Teams,为“教育创新天文台共创计划”成果。感谢所有共创计划志愿者,目前,教育创新天文台共创计划已经形成10+篇产出,翻译的文字包括创新教学案例集设计、实用工具/资料、实证研究等,将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选题提报丨李喆彦
推介音频制作丨李喆彦
翻译丨高梓渝 文艺 易鸣 
责任编辑丨璇璇 田文

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有一大好处,就是它能够提供学生与多种不同人群共事合作的机会。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中学会宝贵的技能,例如团队合作、管理小组,甚至学习其他成员的长处。虽然组建学生的项目小组有许多方法,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小组组建过程中你做的决策。


图片

为什么这么有用呢?

有条理的组建学生队伍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做项目时的工作效率,还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锻炼他们的领导能力,平衡他们的能力,在挑战中成长,并与同龄人互相学习。

图片

我应该怎么做?

在你组建学生项目小组时先考虑以下问题

问题 1 :小组规模

小组规模应取决于学生的年龄层项目式学习的体验以及队伍规模复杂度

  • 对于大多数项目来说,一支队伍合理的人数应该为三到四人。因为这样能够合理安排队员的工作,也可以让队员充分的锻炼他们的交际技能,不会让学生负担过重。

  • 对于有的项目,因为成果高度复杂,会对工作内容和技术支持有更高要求,需考虑扩大队伍规模到五人以上。

  • 对于年纪较小或者在与他人合作实践方面较少经验的学生,需考虑将学生们两两配对或直接作为一个班级参与项目合作

问题 2:学生在队友选择上有多少话语权?

这个方面将取决于学生的年龄层以及经验。你会根据学生需求来组建队伍吗?你会以学生输出为根本做决定吗?又或是你会支持学生自己选择队伍的过程吗?(详情请查看资源:自主创建项目小组的优缺点,该链接提供了更多挑选队伍的策略,读者可自行查阅)

问题 3:项目设计的哪些部分可能会影响小组的成立?

需考虑与项目有关的特定技能、经验和观察视角。例如,如果这个项目需要电子游戏设计的部分,或许就需要保证每个队伍至少有一名学生有过参与电子游戏设计的经历。

问题 4:你对学生的优点、兴趣以及需求了解多少?

了解学生的方式有很多,而你对学生的了解(连同他们对自我的了解)应有助于更好的塑造多样化同时均衡发展的小组。在创建小组时,需要考虑如何给学生机会发挥他们已知的优点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去发展和锻炼新的技能以及知识。

图片

小组组队的方法

  • 让学生根据项目内容组成基于兴趣的小组。比如,在解决社区问题的项目中,学生可能会基于对交通、住宅、经济等方面的兴趣组成小组。

  • 让每个学生填写一张调查表,列出最多四个可以并肩高效学习的同学,以及一个会降低他们效率的同学(可以写下好朋友,也可以写一个曾经和他们有私人恩怨的人)。在每个组中至少安排一个“工作效率高”的同学,并且尽量避免将自认为工作效率低的同学都组在一个小组。

  • 根据你理想中小组应该具备的特征去平衡不同组员(例如,顾全大局和注重细节、内向和外向)。先让学生自我识别自己的性格特征,再自行选择或由老师分配具有平衡性格特点的小组。

  • 在计划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项目时,请确保在不同项目中打乱小组,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有机会在这一年中与不同的团队成员合作。

  • 在一个项目内灵活建立“临时小组”。尽管学生做核心任务的小组成员是不变的,但可以在一些短期学习任务时设置一些临时小组,比如随机组队、兴趣组队,或专注于学习目标技能的小组,以此来开展特定学习活动。适用于“临时小组”的学习任务包含:

    • 重新讲授复杂概念
    • 预习术语词汇   
    • 迷你研讨会
    • 挑战/延伸熟识的核心知识
    • 角色扮演
    • 自选研讨会
    • 专家团队 
    • 解决目标技能的研讨会

图片

温馨提示:常见纠纷及解决方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何用技术加持?

· 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一个学年中完成一个简短的电子问卷或兴趣清单。你可以收集关于学生团队的工作风格偏好、他们想要去发展的领域以及他们可以共事或不能共事同学的信息。当你组建项目小组时,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去指引你更好的组建小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