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结婚为什么要“回门”?有三点原因,其中一事新娘回家才能做

 新用户18275766 2021-03-14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国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俗和习惯。而我国自古以来都被称为是礼仪之邦,在礼仪方面,我国传统有很多习俗,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单单婚嫁每个地方就会有不同的风俗。但也有全国统一的习俗,比如在婚礼过后的第二天,新娘就要回娘家,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回门”,但很少有人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按理说,新婚小夫妻刚刚举办完婚礼,第二天应该甜蜜地呆在一起,为什么出嫁第二天就要匆匆回娘家呢?其实这有很多的讲究在其中,能够传承上千年,必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再度走进中国的传统习俗里边,解读这其中蕴含的智慧。为什么要回门,背后有这三点原因。

第一个原因:感激

新娘新郎回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感谢新娘的父母。女子结婚,就等于迈出了娘家门,进到了婆家门,从此之后就是男方家的人了。但是父母养育女儿到这么大真的不容易,所以在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准备厚礼,回到娘家拜见父母。新娘向父母表达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新郎则感谢岳父岳母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女儿,让他得以娶到一个贤惠的妻子。新婚夫妇这样做,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是对父母的感恩和关怀。


第二个原因:断情

俗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然说现在这种思想被质疑,但在古代女子地位很低,嫁出去了就和娘家再也没有关系了,从此之后生是夫家的人,死要入夫家的林。女子一旦结了婚,就不再是娘家的人了,而是男方的妻子,是男方家的儿媳,婚后的回门,就是要和娘家断情 ,以客人的身份回去,从此以后也只能是客人了。

第三个原因:教育

虽然现代社会思想开放了,很多事情大家在婚前就明白了。但是在古代男女之事是不能拿到门面上来说的,古代女子在15岁就可以嫁人了,还是一个处于懵懂期的少女,对于男女之事的知识并不懂。加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婚的两个人或许对彼此都不了解,在新婚之夜的相处更是尴尬生疏。如果新娘刚新婚就和婆婆聊这样的事情,难免会觉得难为情,所以女子的回门,就是要向母亲请教男女之事的知识,这是婚后必须要知道的,母亲也会亲自交代女儿。


除此之外,女子从少女转换为人妻的身份,自然是不适应的,对于很多家庭上的事情都无法很好地掌控,母亲还可以为女儿传授经验,教育女儿今后在婆家应该如何做一个贤妻,如何做一个持家的女人,这样能够让女儿在今后管家的时候比较好上手。如今这个习俗仍旧存在于很多的地方,早已成为了普通百姓婚嫁必备的环节了。

回门是一门礼仪,最早可追溯到2500年前,可见这已经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已经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即便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思想冲击的情况下,这些习俗也没有被抛弃,并一直沿用至今。回门有很多称呼,宋代时叫做拜门,秦朝时叫做归宁,可见从古至今这都是婚嫁事宜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古人规定的一些习俗都是充满了智慧,虽然我们不会全然效仿古人的习俗,但优秀的传统还是要继续发扬的,或许将来回门会被赋予新的原因和意义,但是不管怎样,美好的风俗不会断根,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从来不会停下脚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