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肾化瘀通利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0例疗效观察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21-03-14

第 1752 期

图片

作者 / 1陈国林2张玄思3张耀如1北京国防大学第一门诊部2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西学中班3山西孝义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图片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缠绵难愈,给患者身心造成很大影响。笔者从2000年6月~2003年4月辨治50例慢性前列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整理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制定:(1)具有尿频、尿痛、残尿感,会阴、下腹部及肛门周围疼痛不适;(2)直肠指检:前列腺正常或压痛,或触及不规则的炎性硬结;(3)前列腺液(EPS)镜检: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4)病程3个月以上。参考美国NIH在1999年提出的慢性前列腺症状积分指数量化症状计分。其症状包括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3个方面的13个小项,设立从0~3分4个水平,评价每个症状的程度(无症状: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

1.2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均来自门诊病人,年龄17~58岁,平均37.5岁;未婚16例,占32%;性生活过频(1周3次以上)且有手淫不良习惯28例,占56%;经常坐位工作25例,占50%;有急性前列腺感染史的患者38例,占76%;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例,占10%;有性生活障碍者20例,占40%;大小便滴白和性冲动滴白者15例,占30%;阴茎根部、小腹、会阴部、肛门周围疼痛、不适者43例,占86%;性格改变12例,占24%。病程3~60个月,平均24.26个月。

1.3中医:辨治全部病例符合肾虚夹瘀夹热夹湿型。症见:反复尿频、尿急、尿等待,排尿痛,残尿感,或尿细无力,或尿后滴白,尿道口常有少量粘液,会阴部及直肠部坠胀或疼痛,腰膝酸软,神疲,或阳萎、早泄,或遗精,前列腺触诊多成硬结改变或有压痛,舌淡,苔薄白或腻,脉细弱,弦滑。

2治疗方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制定。临床痊愈:症状评分减少90%以上,EPS白细胞数<10个/HP,直肠指检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显效:症状评分减少70%~89%,EPS白细胞数明显减少,白细胞数值较前减少1/2,或<15个/HP,直肠指检压痛及质地均有所改善;有效:症状评分减少35%~69%,EPS白细胞数有所减少;无效:症状和体征未见明显变化,症状评分减少<35%或无变化,或加重。

3.2治疗结果

临床痊愈25例,占50%;显效13例,占26%;有效8例,占16%;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4讨论

4.1慢性前列腺炎与中医所述的淋浊、劳淋、精浊等病相似。中医认为本病与思欲不遂,或房劳过度,相火妄动,或酒色劳倦脾胃受损,湿热下注,败精瘀阻有关,与心、脾、肾、奇经等脏腑关系密切。本病的发生常见病机有湿、热、瘀、虚四端。但临床上常见证型却是互相兼杂,复杂多变,病程迁延难愈,极易复发。此病急性期湿热之邪由下窍浸淫,留于精室,精浊混淆,精离其位而成本病。

久病必伤脾肾,脾气虚则湿难化,肾气伤则精易下泄,以至血瘀滞。而慢性前列腺炎的本质问题以瘀阻经脉,瘀结成块的血瘀症在临床最为常见,包括重型及顽固性的大部分病例,其病程长,症状以疼痛为主,前列腺腺体硬韧而缩小,不规则,前列腺液不易取出或成堆脓细胞。同时认为此病久治不愈,必损及本元,肾藏精,为水脏,调节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肾虚则封藏能力减弱,膀胱气化不利,产生排尿无力,或尿细,或尿后余沥,尿后滴白,或阳萎,早泄等症。(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由于耗气伤阴,心肾不交,则又见情志变化,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症。《景岳全书·淋浊》云:“淋之初病,则无不由热剧,无容辨矣。但久服寒凉而不愈者,又有淋久不止及涩痛皆去,而膏液不已,淋如白浊者,此为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症也”。总之,肾精亏损、脾失健运、湿热下注、精道瘀滞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几个重要环节,而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结为标,标本相杂为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