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曾晓娥 // 五月的断想

 蒋红平诗歌馆 2021-03-14

21世纪散文诗·第20期

五月的断想

【湖北】曾晓娥

1

月,我跌落在自己的情绪里,失语。

据说五月是自然界生命力最强的季节,草长莺飞,果实初成,风和日丽,万物欣欣向荣。可为什么我却在这生机的五月,目光游离,心情寂寥,却说不出理由。

也许世间不是任何现象都有理由。特别是情绪。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种意境,原是要用散淡无为的胸怀和超然豁达的气度去体味的。

我游离的目光常常越过现实的苍茫,探向天空,在那虚无处久久停留。

浮云如花,那飘渺的深处,我其实不知道自己能看到什么。

是心闲到了极处,亦是穷到极处吧?

却没了语言,没有了文字,没有了一种表达的具体形式。

于是,选择沉默。

2

午夜梦回,一些感触涌上心头。写,还是不写,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写,不知道还能写什么,好文字已经不能表达内心。手指已经僵硬到无法调遣那些熟悉的汉字,法与它们协调相伴。它们与我生疏而隔离,触及不到彼此的灵魂。

不写?可为什么内心常常充满一种焦灼。我无意中用了这样一个词,焦灼。是的,焦灼。内心有时真有那种焦灼感,无缘由的,仿佛胸中涌动着一股暗流,却找不到出口,让自己不能平静。

就象欲雨前沉闷的天空,云层厚厚地低低地压着,太阳在云层背后显示着它的威力。那沉闷之中酝酿着一场暴雨,却迟迟不能肆意倾泄。

淋漓尽致的快感,不论是重生还是毁灭,我都期待着。

可是,它们与我,隔了多远?

3

整个五月,我收敛了自己散漫的心,不再在野外闲逛,只喜欢站在窗前,喜欢透过窗口看窗外

看窗外郁郁葱葱的绿。

看那些蓬蓬勃勃的树,高高低低地伫立在春光里

看它们大大小小的叶片,极力地舒展着,铺张着,喧嚣着,在我眼里幻为一片绿海,让我所居的小楼仿佛那绿海上一只漂浮着船,在绿海中若隐若现。

那样的绿啊,一直由天边蔓延到脚下,又从脚下伸展到半空中,与我越来越近。因此,明明是身在闹市,内心却感觉住在了山间。真可谓心远地自偏

五月的山间,王维曾给我们描绘出那春山空寂的意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此刻,正是静夜,虽并非春山,但在寂寥无人的幽境里,我仿佛听得见草叶滋滋生长的声音,溶了幽香的露珠滴落泥土的声响,还有果实成熟坠落的声音,这些细微的声音,在我心中引起空荡的共鸣。

月色如水,思绪如水。那无边如水的浩渺将我淹没。

春夜静如处子,在蒙胧的梦中安恬地睡去。

4

春夜里的这些细微而真实的天簌之音,在我心中久久婉转迂回。

花与果。语言和思想。我忽然觉得这两者是如此相似。

春季里的那些娇艳的繁花,只不过经了短短数日,曾经的盛开就成了故事。那些萎谢的花,尚有一缕芳心挂在枝头,灵魂却不知随风飘到了哪里。但果实却是缄默的,踏实的,不管是青涩还是圆熟,躲藏于叶下,秘而不宣地守着小小的内核,等待着圆满和成熟。哪怕是成熟之后不堪重负,坠落于地下,也是哑然无声,只一声沉沉的闷响,再无声息。

  语言是花吧,它是张扬的,有声有色的,外向的,一句一句从口中出来,就一朵一朵地开放在尘世,开了,留一缕香,却不长久,随风就会飘散;

而思想是果实吧,它是含蓄的,无影无形的,内在的,一丝一丝缜密地积蓄着内力,纵然坠落于泥土,深埋于人心,却依然缄默着,不虚浮不嚣张,成为一颗安祥的种子,等待来年的春风细雨,将它轻抚、滋润。

5

既然那枚思想的坚果羞涩地躲藏在绿叶的间隙里悄悄地孕育之中,那么,就无需以浮躁的语言去惊醒它的梦。

失语就失语吧,缄默也是一种姿态。

在失语的状态里,我多么希望我只是一颗酸涩的果实,将曾经的灿烂珍藏于记忆的深处,远离喧嚣,在静默中等待成熟,内心里充满着宁静的满足和平凡的幸福。

没有焦灼与不安,没有重生或毁灭,有的,只是宁静与安祥。

作者简介:

       曾晓娥,女,笔名晓吾、雪落梅花。党校高级讲师,孝感市作协会员,孝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作协会员。主要从事诗歌和小说的创作,崇尚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朴实之文风。作品刊发于《百花园》《安徽文学》《北方文学》《女性天地》《武汉作家》《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济宁日报》《语文报》等刊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