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诗百家作品连播】安徽/潘志远 贞丰里:乡愁袭来,我枕皓月清辉而眠(外二章)

 蒋红平诗歌馆 2021-03-14
21世纪散文诗·第242期

贞丰里:乡愁袭来,我枕皓月清辉而眠(外二章)

安徽/潘志远    

破茧成蛹。

从都市的喧嚣,从田畴的绿浪,从贞丰古老的册页,千年时光深处——化一只周庄之蝶,翩跹江南吴文化的鸟语花香。

鸡鸣三声侵晓梦,晨霭消散,全福寺钟响,登指归阁春望,有东庄琼玉,蒲田残雪,掩一丛丛青青翡翠。

迷楼,阿金当垆,酒客盈门;急水港,有人扬帆晚归;南社四公,赋诗饮酒正酣:百年一弹指。

“摇城”不摇,播君已远。小桥、流水、人家,从元曲里脱颖而出,定格水乡风韵。

因富求安,不再是古人的夙愿,更是今人的祈求和福祉。

周庄外一独圩,香蒲吐穗,芦花泛白,落雁阵阵;端一杯薄酒,听蚬江渔唱。

小憩于粉墙黛瓦间,乡愁袭来,我枕皓月清辉而眠。

风一吹,皎皎乡愁碎于脚下倒影,万点灯光,千盏渔火,融于周庄一湖清澈……

南白荡:舟声欸乃,我打捞静影沉璧

往南,再往南,出南湖,过吴江,直抵青浦商榻,可我无意于舟车劳顿。

一路上茂林修竹,环境清幽,鱼虾丰盛,可我只想载一船星辉,让粼粼波光,荡涤心海深处的焦灼。

“每天有近80个村庄消失”,谁轻轻一叹,蛾眉颦蹙。

眼下,回不去的故乡,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宿命。

进不去的城,是现实,更是一种精神的失约。

在农村长大的城一代,刚抚平旧伤,又添新痛;赴周庄,我找到了希望,找到了暂时的归栖。

想当年,沈佑埋下的契机,戴之杰、戴之仍、戴之佐从嵊县载来的商风,薪火相传,一天天酽浓。

乐山堂、绿天书屋毁于一旦。在陶煦仪一堂流连,我蓬头垢脸,不修边幅。

去钵亭荷池洗心。

洗心不革面。舟声欸乃,我打捞静影沉璧。尽挹江,溯空明,万象为宾客。枫叶红,菊花黄,白发如新;闻丝竹袅袅,一如我袅袅乡愁……

阿婆茶:淡淡春茗,我啜饮红尘三千

渴望诗意栖居。可现实越来越流动漂泊。

家国的尺度转换,成千上万的城市新移民,将情归何处?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早搁置唐诗的平平仄仄。

“稻花香里说丰年”,在宋词的词牌里,已渐行渐远……

吃“戏饭”,喝“戏酒”,玩个畅快,仅此一处;周庄春节习俗虽漫长隆重,毕竟到处年味日浅。

树木葱茏,碧水环秀,在千年玉璧的天富博物馆里,睹旧物,揽旧梦;旧梦醒,商风习习,钱潮拍地。

抽细骨为刀,化险为夷,万三蹄髈解饥馋。

打连厢,挑花篮,水乡舞蹈,何处可看?

母亲的味道越来越少,家乡的情结越理越乱,宛如昨日,又恍若隔世;中市街头,迮厅虽然可以依原样修复,但有更多古迹,永远残缺成断壁残垣,深埋岁月的废墟。

驾秋风,东庄郊外,1300亩农田,稻香氤氲;阿婆茶,淡淡春茗,我啜饮红尘三千;端坐在桥头:听吴侬软语,又一次柔软了我渐行渐远的乡愁!

作者简介:    

  潘志远,男,安徽宣城人。作品散见《散文诗世界》《诗潮》《星星散文诗》《中国诗人》《散文诗》等,收入多种选本,获第五届中国曹植诗歌奖、中国小诗十佳,出版诗文集《心灵的风景》《鸟鸣是一种修辞》《槐花正和衣而眠》。参加第十四届全国散文诗笔会,“中国好散文诗”主持人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