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枝系方剂(4)桂枝去芍药类方

 专精一门触类旁 2021-03-14

仍然把桂枝汤放在最前面,方便对比:

桂枝汤

桂枝9g     芍药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4枚

1.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4枚

《伤寒论》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解释:没有芍药,少了往里拉的力量,说明疾病稍微有点内陷,就是条文说的经过下法,病人有胸满了,去掉芍药平衡力量。

宋本还有一句:“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身体寒加附子这个用法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前方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将息如前法。

临床用法:

刘渡舟老师的医案是治疗胸满憋气,越到晚上越严重,同时还有咳嗽,畏寒,脉弦缓而沉,舌质淡嫩。

冯世伦老师的医案是治疗感冒后胸闷、汗出、怕风的病人。

其实直接使用本方的不多,很多都是使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上一篇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也很常用。

2.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桂枝9g     生姜9g     大枣4枚     甘草6g     皂荚(去皮子,炙焦)1枚

上方加了皂荚,去老痰,就是一般吸烟的人会在肺部堆积的不容易咳出的痰。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附方(四):《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痿,吐涎沫。

因为以桂枝汤为底,病人整体还是有虚的,而且不是虚热,不然本方辛燥用剂还是不合适的。

临床用法: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展、慢性鼻炎等有表虚而咳吐涎沫多时可用本方。

本方对于脉促胸满的桂枝去芍药汤证,加皂荚,治疗痰阻滞于咽喉。

总结:从这几个去芍药方(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可以看出芍药的作用有往里拉的力道,像这些或者经过误下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的胸闷、邪气陷入的,就要去掉芍药。

或者是像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相比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补虚劳的,前方去芍药就是再去更表一层把能量抓回来。

综上,桂枝加桂就是治疗心慌,桂枝有补充心阳的力道,去芍药就是再往外发,芍药有往里拉的力道。

本系列是以冯世纶和张长恩老师主编的《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为框架整理,其中的解释和见解也总结了很多其他中医大家的意见,感谢各位中医前辈的经典著作,可以让我们学习进步。

因为本人知识局限,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指出更正。

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