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能失调有多恐怖

 谢耳朵馆长 2021-03-15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曾经有提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觉和妄想都是因为个人被压抑的潜意识进行自我抗争的表现。
《美丽心灵》中曾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有一个很贴切的论述:
“疯狂(幻觉、妄想)其实是一种逃避,当事实不那么美好时,在想象里你可以假设它很好。在疯狂的世界里,我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像罗马教皇那样的人,而我的敌人,他们正试图以某种方式迫害我。而我像生活在梦境里,我知道自己在哪里,我正在旁边观察着,但是我当时认为自己是一个阴谋的牺牲品。”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分不清现实和幻想世界,并且经临床表现研究,分裂症患者最先开始丧失的是有关于情感方面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快感的缺乏,社交机制开始闭塞,抗拒与人交流,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丧失自我意识,患者开始变得冷淡和迟钝。
更甚者还有可能幻想出新的人格。
许多假说对精神分裂症进行过大胆的猜想,其中最著名的是Timothy J. Crow在二十多年前提出的“演化假说”。这一假设规定,该疾病是人类心智演化的副产品,即语言与精神病相关。
现阶段可以证明该观点的是,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开始出现类似失语症的情况出现,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忽略与其他人的交流,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无法自行完成一些事务和工作。
而这种现象深层次引发的,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精神状态的关注,对于精神分裂症目前还没有真正很有效果的治疗手段,基本上现在主流的社会心理治疗手段包括个体心理治疗、心理教育和家庭干预。
其实就是接受药物治疗和多与家里人接触,多与朋友接触,多与心理辅导师接触,其实本质上来讲,就是人为的干预患者的精神世界,对其进行抚慰性和治疗性的心理辅导,和抑郁症类似。
也可以说,每一位身患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其实内心更为煎熬。
因为精神类疾病并不像生理上疾病靠药物或者临床医学可以进行完全的治疗和改善,精神类疾病完全是要靠患者自行将自己的精神状态缓过来,这其实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这便引发我们深思,在经济化时代,每个人都扛着从各个方面带来的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甚至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可以说现阶段人们的压力与上个世纪人们的压力截然相反,但精神压力较上个年代呈急速递增。
我们在追求生活更加富裕的情况下,应当对自己的精神状态也进行维护,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有多么美好,未来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精神压力像猛兽一样充斥占据了我们的心灵的时候,多与家里人倾诉,多与爱人倾诉,给自己一个台阶,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我们无法预估未来,甚至于我们无法预估什么人会突然地离开。
精神类患者已经成为医学界重点关注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极端。
当我们处在泥潭的时候,请让别人拉自己一把,不然钻进牛角尖里,甚至可以适当地给自己放放假。
当觉得自己已经撑不下去的时候,转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也不能确定现阶段的生活方式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所以不要过于为难自己。
都请不要遗憾,祝所有人平安。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sychological medicin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