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联合领导全国各族民众共同抗战,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人民也付出了牺牲三千五百万人的惨重代价。英雄和先烈用他们年轻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永济战役,从广义上讲,是指孙蔚如将军三十一军团1938年8月在永济县境内的进行的所有抗日战斗。从狭义讲,仅指王峻旅长(2014年9月1日被民政部公布为308名牺牲的抗日英烈之一)陕西警备第一旅第一团5个连在1938年8月17日下午的进行的惨烈的保卫永济县城保卫战。建于朝邑大寨子村的抗战纪念碑,是1938年12月18日由王峻陕西警备第一旅第一团为纪念永济城血战阵亡的308名将土,由团长张建平率全团官兵敬立。永济战役日军两千多人,在大炮12门,飞机6架的配合下从三面猛攻永济县城。陕军一团守军仅5个连在永济城抗击。这是永济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战。由于双方兵力武器悬殊太大,我军官兵虽英勇顽强战斗,但因永济血战的擎天柱二营营长邓祥云不幸壮烈牺牲,陕军308名官兵以身殉国,永济县城最终沦陷失守。 1938年,为纪念为国捐躯的308名英烈,在原朝邑县大寨子村西南角,国民政府修建了高大巍峨的纪念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纪念碑正面横额上题词“壮烈捐躯”,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佑任在纪念碑背面横额上题词“民族之光”,大、朝、平3县各界在朝邑县东门外大操场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并敬献花圈致敬。西安易俗社编“血战永济”秦腔戏全本,在陕西各县巡回演出,鼓励全省人民抗战之决心。王峻警一旅是参加西安事变的主要武装力量,1938年扼守黄河河防时,3个团长,其中两个团长任耕三和刘威诚都是共产党员。 不少共产党员,都被派到赵寿山将军任军长的第三十八军军作统战工作。毛泽东主席曾说“三十八军在形式上虽是国民党编制,但实质上军内党组织一直是按照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改造建设部队的。广大指战员同日、蒋进行了艰苦卓绝地斗争”,“三十八军是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典范。”(艰《孔从洲回忆录》第553页) 陕西是西安事变的发生地,也是全国的抗战指挥中心,杨虎成将军就生长在陕西蒲城县,八路军办事处就设在西安,抗日军政大学就在延安。陕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我们今天纪念英烈活动,是中华文明的美德,是社会进步的义举,我们要把这种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世世代代永远传承下去。
 原朝邑抗日纪念园是一处珍贵的爱国主义历史文物,应列入重点保护之列。陕军将士为保卫大西北地区和日寇英勇拼搏,阵亡2.1万子弟兵,抗日有功,功过千秋。理应建园立碑勒铭,供后人春秋祭扫,让民族英雄含笑九泉。通过纪念园的恢复重建,将给我县旅游古镇朝邑增加新的景点,爱国意义重大,并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将成为我省、县爱国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我们建议把陕西军民当年抗日修建的地道,防空洞碉堡等做成模型,供游人参观,激励后人不忘国耻,把陕西军民抗日爱国功绩历史精神真实还原给后人,从政治意义上体现我党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朝邑曾是陕西抗战前沿阵地,也是陕军5万将士东征誓师东征出发地,丰图义仓是抗日前线指挥部和河防后勤保障,大寨子村是陕军后方医院所在地,周边地道碉堡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1966年因历史原因抗战纪念园遗迹人为破坏。2014年适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机遇,朝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恢复重建永济抗战纪念园。朝邑镇政协学习组高发俊提议,大寨村党支部、村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无偿为纪念园提供建设用地40亩,并形成书面决议。民革大荔总支主委沈靖、王向阳积极协调朝邑镇党委政府、县政协、统战部,并成立了“文史组”和“实物组”,取得了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的高度重视,亲自接见了解详情,并带领省相关部门先后四次现场调研,2015年3月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由大寨子村有识之士闫友才先生垫资破土动工,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清明节前初成规模。2015年以来重大节日先后接待各社会团体大型纪念活动20余次。陕西省民政厅长赵正才由县委书记王青峰陪同视察并做了重要指示。孔从州将军的孙子,毛主席的外孙孔小毛,朱德元帅的孙子朱和平等亲属多人多次前来祭拜陕军将士。 朝邑抗战纪念园的恢复重建,即配合了美丽乡村旅游事业,又给朝邑增添了新的爱国主义教育景点,配合海峡两岸统一战线要求,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把陕西军民抗日战争用血肉换来的伟大功绩弘扬光大,用民族英雄主义精神激励后人。让牺牲的烈士魂归故里,含笑九泉。昭示后人不忘国耻,奋发向上,使沉睡70年的陕军抗战历史,真实的展现在国人面前,陕西子弟兵为保卫祖国抗战八年,阵亡2.1万将士,抗日有功,功过千秋,理应建园复碑勒铭,供后人春秋祭扫,顺应人民群众多年来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