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郭冬棉丨散文/酸菜情结

 谭文峰sdqtneyj 2021-03-15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郭冬棉:山西垣曲人,职业教师。喜好文学,作品散见于《中国残疾人》、《山西慈善》、《山西特教》、《黄河晨报》、《舜乡》、《东方散文》、《作家在线》等杂志和微平台。


酸菜情结

郭冬棉

   垣曲话把腌酸菜叫“卧和菜”,就是把芥菜疙瘩攃成丝、芥菜叶切成丁搅拌在一起,一层层码在淘瓷瓮里,用木棒夯实,然后压上一个大石头,第二天再添上适量的水,经过一星期的发酵就可以食用了。这种做法出了垣曲并不多见。别看方法很简单,但操作起来也挺麻烦,要给器具消毒、洗菜、攃丝、切菜、装瓮、添水等等,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过了霜降,正是芥菜成熟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腌一大台瓮酸菜,儿时那腌酸菜的情景回想起来很是温暖,让人记忆犹新。

     我是生在三年困难时期,长在十年动乱时期,小时候生活很是困难,几乎吃不到什么新鲜蔬菜,特别是冬天,除了萝卜白菜,一日三餐就是酸菜。我是地道的山里人,家住北坡村一个叫付家庄的小山庄上,全村不到二十户人家,分布在五个自然庄上,我们付家庄一共有四户人家,除了我家是个外姓,其余都姓付,母亲为人热情厚道,所以和邻居关系都很好。

     那时腌酸菜是一件大事,它关系着一家人整个冬天的生活保障,所以很重视,母亲要挑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前一天就叫我们把水缸和大盆和能存水的地方都蓄满水,我们庄上吃水很困难,要到几里地以外的沟里去挑,由于家里孩子多,我又是家里的老大,且兄弟姊妹年龄小,挑不动,只好由我这个大姐带领大家抬水。由于路途远,抬水的速度慢,光抬水就要花一天时间。

     吃过早饭,天气暖和了就开始洗菜,我们先用碎碗片把一个个芥菜疙瘩上的脏东西刮掉,放到水里泡上半个时辰,然后用清水洗上两三遍,放在洗净的席子上沥干水,再把菜缸、案板、盛菜的盆子、刀具、槎子、夯菜用的杵子、压酸菜用的石头统统清洗干净,然后烧一大锅开水把这些器具都用开水烫一下灭菌,晾干——为了节约用水,再用这些热水还可以洗一筐红薯,晚上当夜宵吃——这个工序就要花一个白天的时间。吃过晚饭,老妈站在门前吆喝一声,邻居每家都来一个人帮忙,窑洞里放着一盏马灯,把屋里照的很温暖,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一边拉家常,一边干活,有的攃丝,有的把叶子切成丁,有的把芥菜丝和切好的叶子丁搅拌在一起,有的则把搅拌好的酸菜倒进缸里用杵子一层一层夯瓷实,母亲则叫我烧火蒸红薯,等红薯蒸熟了,端一盘热气腾腾红薯进屋,整个窑洞就弥漫了红薯的香味,大家一边品尝着热红薯,一边谈笑,干活的劲头就更足了,等全部弄完以后,压上石头,盖上盖子,再把腌菜的器具都洗干净,这时已经半夜了。最后母亲还要做一锅汤面犒劳这些帮忙的人,那氛围很是和谐愉快。第一次吃酸菜,母亲要每家送一碗让邻居们品尝一下味道如何。因陶瓮的颜色不同,每家腌的酸菜味道略有不同。

     酸菜的吃法有多种,但最常见的是不论是吃米祺饭还是玉米篸面,都要从酸菜缸里抄一饭勺酸菜,用盐和葱花腌一下,往煮好饭的锅里一倒,就开吃了,那酸菜把一锅饭都搞得很难吃。条件好一点的话把酸菜放到饭勺里用油烘一下,口感就好一点,偶尔也改善一下,做一顿酸菜干面,那是极好的,最难忘的是酸菜炒牛肉再放点辣椒做的干面,那叫一个爽。能吃上酸菜炒牛肉,还要感激我姨夫,姨家和我相距十多里地,姨夫是个热心人,喜欢屠宰,哪家的牛呀,羊呀从崖上掉下来摔死了,或者摔伤了,都要叫我姨夫帮他帮忙宰杀,最后会得到一条牛腿或者一吊羊肉,姨夫一家不吃牛肉,于是就送到我家来,那时没有冰箱,有多少都炒着吃了,不仅顿顿吃酸菜炒牛肉,还给邻居每家分一碗,就像过大年。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再也不为冬天没有新鲜蔬菜而发愁,然而每年我家都要腌酸菜。每到芥菜成熟,老母亲就念叨:“你们打算啥时候腌酸菜呀?”因为大部分人都要上班,于是周末凑个好天气,妹夫开上车,上街买上两大捆上好的芥菜,妹夫也是个热心肠,也有酸菜情结,加上他家有一个上下六间的庭院,地方宽敞,干什么都方便,于是我们每人买上点吃的,带着攃子、刀具、洗菜盆、水桶,案板等用具,坐上妹妹的车到他家腌酸菜。由于他平时不在“老院子”里住,平时冷冷清清的小院顿时热闹起来,一家人又说又笑,边拉亲情,边干活。有的打扫卫生,有的给器具消毒,有的用碎碗片刮芥菜上的脏东西,有的清洗芥菜,等把洗好的芥菜晾晒的功夫,我们稍作喘息,吃点水果、点心,喝点水。吃饱喝足了,又投入的紧张的腌菜的工作,有的攃丝,有的切菜叶,有的和(huo)菜,(把菜丝和菜叶搅拌均匀) ,有的把和好的菜放在陶瓮里,用木棒夯瓷实,最后压上石头,就大功告成了,经过一天的忙碌,酸菜就腌好了,老妈也熬好了饭菜,大家一起享受着这天伦之乐。

     等酸菜腌好了,老母亲一个电话:“今天来吃酸菜面!”儿女们就像鸟儿一样飞到母亲哪里,吃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酸菜面,品尝着浓浓的亲情。回来时每人还要再拿一小袋,真是连吃带拿。

     腌酸菜的过程成了一种开心的活动,每一道工序都融入了浓浓的亲情与友情。酸菜的发酵过程就是亲情发酵和再现,吃一碗酸菜面,那浓浓的酸菜情,让人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杨志强)



作家新干线】推广团队
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
小说投稿1263482922@qq.com
诗歌投稿8913480@qq.com
散文投稿1549429346@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